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60727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语文一模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卷 2013.5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

2、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蓓蕾(bi) 轩敞(xun) 负载(zi) 耳濡目染(r)B.淡薄(b) 濒临(bn) 颠簸(b) 既往不咎(ji)C.胚胎(pi) 邮购(yu) 剔透(t) 言简意赅(h)D.差使(chi) 绮丽(q) 联袂(ju) 栩栩如生(x)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A.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个社会、一个团体,口号是不可少的,它具有凝聚人心、指明方向、 (振、震)作精神等积极作用。“振”有“奋起”的意思,“震”有情绪过分激动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振”。B.李清照的词作,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

3、尽而情不尽”的 (婉、惋)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婉”有“委婉”的意思,“惋”有“同情”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婉”。C.服装师采用了“复古”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传统服装设计的智慧,其中自由和流畅的线条设计,又与西方现代服装的很多理念不谋而(合、和) 。 “合”有“符合,一致”的意思,“和”有“和谐”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填“和”。D.没有牢固的安全屏障,网络就永无宁日。他决心为信息网络构筑一道 (艰、坚)不可摧的“网上长城”,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艰”有“困难”的意思,“坚”有牢固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坚”。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物质文化遗产中“故”与“新”的关系是一脉

4、相承,相生相融的关系,“新”以“故”为基础,“故”以“新”为方向,不断地向前发展。B.他们,虽然有不同的信念与性格,但面对战争,却有了一份同样的人性坚守。战争,就是这样让不同的灵魂殊途同归。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过二十年不懈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实现了“上天入海”的梦想。D.学生应该有独立的见解,不要总是事事附和老师,要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勇气与见识。4.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素有“明代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国宝级画卷南都繁会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明朝永乐年间都城的繁盛景象。据悉,该图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国家博物院馆藏,从未正式整体亮相过。1699桃花扇剧组辗转得到了

5、南都繁会图的图片使用权,从而得以把南都繁会图作为舞台背景。通过灯光变化,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的展示,美轮美奂。A.使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B.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C.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再度得以全面展示D.画中明代秦淮两岸、南京城内的风光得以充分展示5.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月亮缓缓爬了出来。平日里粗糙的山峦似乎被月亮擦拭着,呈现出白玉般的优雅。那山峰的积雪流淌的亮光,像水银,又像岩浆, ,越来越大,仿佛有一片无限大的白色丝绸,要把高原之夜全部遮盖。高原的夜之灯啊, 。A.慢慢向下涌动 不是积雪而

6、是月亮B.迅速漫延开来 不是月亮而是积雪C.慢慢向下涌动 不是月亮而是积雪D.迅速漫延开来 不是积雪而是月亮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对大自然生动而沉静的书写,是一种善待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抒发。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韵致,闲适的意境,优美的意象,给人一种心闲气自华的牧歌般的轻快情味,从中你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亲近;普列什文,是一个大自然的歌者,在他的笔下,那些自然生灵,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你的身边,牵手于你的衣袖;而从梭罗远离尘嚣,在湖畔的轻唱微吟中,不是还可以感悟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A.文段中“清闲的韵致,闲适的

7、意境,优美的意象”,运用排比,突出了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所蕴含的丰富、美好的韵味。B.文段中“有如亲人似的悠游于,牵手于”,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自然生灵与人的亲近与和谐。C.文段中“不是还可以看到人生的旷达与疏放吗?”运用了反问的句式,强调梭罗作品中表现了人类旷达和疏放的精神。D.文章结尾“这些唯美的颂歌是人类诗意的栖息于大地的亮丽风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那些唯美的颂歌比喻成诗,表达了赞美之情。二、填空(共8分)7.默写(5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2)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桃花源记中,写出桃花源入口处

8、特点的句子是: , 。8.名著阅读(3分)孟子的文章感情强烈,气势充沛,说理充分。比如,在鱼我所欲也中,以三个“乡为身死而不受”领起,表达了对贪求富贵,舍弃 的强烈谴责。又如,在 中,文章开头列举了以 为首的六位历史人物奋起于苦难之中的事例,阐述了艰难困苦对于人才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为配合北京市开展的中小学生“减负”活动,班级准备出一期以“减轻负担,快乐学习”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阅读材料,提取关于中小学生课业情况的主要信息,并根据两则材料得出关于中国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结论。(4分)【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与日本、韩

9、国、美国相关机构共同对四个国家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国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的比例为86.6%,日本为69.0%,韩国为74.8%,美国为67.1%。中国学生的学业压力高居四国之首。【材料二】主要信息: 结论: 10. 如何“减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此也成为各方讨论的热点。请从下面的材料中概括两条相同的具体意见。(4分)老师:我们迫切希望减负要做系列改革。如教材枯燥、内容过多,教学大纲要求过高等等都需要改变。“减负”要提质,要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作业,提高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减负”之后,课余时间增多了,学校的其它设施要上去,充实孩子们的课外活动。 学生:特别希

10、望作业少一点,精一点,不留简单的惩罚性的抄写类作业;希望老师上课幽默、生动;还希望中队在课余时间多开展有趣的活动;每天有锻炼的时间,能痛痛快快地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和伙伴聊天家长:减负是对的,孩子和家长都有强烈要求。但是,减负要统筹规划。首先就要减轻升学压力,小升初,中、高考就是孩子们的一道道坎儿,我们的压力很大。作业方面,能不能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布置一些个性化的作业。再如,放学时间提前,孩子回到家中的这段时间怎么安排?相同的具体意见: 11. 宣传委员为本期黑板报拟出标题,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上句:课业繁重 中小学生难

11、觅快乐踪影下句: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核舟记,完成第1214题。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12、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高可二黍许 可:

13、 (2)其人视端容寂 端: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罔不因势象形 翻译: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翻译: 14.说说第段中,作者写小窗上雕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何作用。(3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1518题。(共15分)回家过年真好林少华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

14、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回家过年真好!能回家过年真好!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