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60726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题 原创 资格证 笔试 美术 高中教学设计 工艺设计模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题30分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要求:1.写出一篇规X、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雕塑艺术的奇葩民间彩塑赵飞一、课题:雕塑艺术的奇葩民间彩塑二、课时:1课时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作品,初步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及创作手法,学习彩塑制作中泥塑与彩绘的技法,尝试制作富有民间特色的彩塑作品。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比拟、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与造型表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

2、值观目标:学生彩陶制作过程中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增强热爱传统民间艺术的情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民间彩塑的表现特征并学习技法,尝试进展制作。教学难点:泥塑时如何通过概括、简化、夸X等手法对对象进展造型,彩绘时如何通过色彩安排表达民间美术的特征。六、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敦煌莫高窟纪录片片段,请学生欣赏彩塑巨大的艺术魅力,除了遥不可及的敦煌莫高窟,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彩塑作品,我们自己也可以来制作彩塑作品,进而引出课题民间彩塑。二讲授新知1背景介绍请学生自由谈谈彩塑的概念,教师总结: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

3、然后彩绘而成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教师结合PPT展示的彩塑图片,介绍彩塑背景。自宋代以后,随寺庙兴建的兴盛,社会经济,商业活动的日臻兴旺,“彩塑的小型雕塑得到开展,在民国广为流传。清代晚期出现有南方XXXX的“惠山泥人和北方XX的“泥人X两大民间彩塑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XX凤翔、XX白沟、XX高密、XX浚县、淮阳以及等地。2特点分析1.教师PPT展示XX惠山泥人、兔儿爷、与XX泥人X等不同地区的民间彩塑作品请学生欣赏并答复下列问题:你见过那些彩塑作品.这些彩塑表现的是什么题材.引导学生总结:多是以民间生活为题材。2.教师PPT展示XX惠山泥人“大阿福与XX泥人X“惜春作画请学生比照欣赏,小组讨论的

4、形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大阿福:造型概括、简练单纯泥人X:造型写实、生动传神教师总结:不同地区的彩塑风格具有不同的特征,但也有共性。3.组织竞赛“猜含义。PPT展示大阿福、兔儿爷“马上封侯、“麒麟送子等民间彩塑,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猜彩塑作品的桔祥寓意。紧接着请学生分析民间蔡所的色彩特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民间彩塑的审美特征。寓意:驱灾辟邪、桔祥美好色彩:浓重、艳丽、单纯、明快3塑造工艺组织游戏“火眼金睛。教师PPT呈现以下泥塑素胎造型与绘制完成的彩塑作品,请学生以两两对应的形式进展连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气氛中感受彩绘的艺术魅力。教师顺势引出彩塑制作中“三分塑,七分彩

5、的说法,学生谈体会,从而了解在泥塑上彩绘的重要性。(三) 教师示X由于泥塑黏土枯燥时间过长,教师采用软陶黏土进展示X1.设计草图2.塑成泥型3.刻画脸部4.拍压滚光5.阴处晾干软陶采用烘干机烘干6.彩绘着色土掸干净全涂白色由浅到深、由上及下刻画细节四学生练习教师出示作业要求:1.采用软陶黏土仿制或创作一件彩塑作品;2.造型简练概括,生动有趣;3.色彩搭配艳丽和谐,作品寓意桔祥美好。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五展示评价作品完成后放到展示台、师生共同欣赏交流,以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评价彩塑作品,共同评选出最正确造型奖与最正确彩绘奖。最后教师秉承人人都有闪光点的原那么对全班同学的表现给予肯定,并提出整改意见。六小结拓展学生自主总结,谈课堂收获。教师总结拓展:生活中哪些工艺品用到了彩塑的形式,课下可以收集一下,并思考民间彩塑还可以用来制作成具有哪些造型和功能的工艺品来装饰和方便我们的生活。.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