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60204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先励志 资助重育人 淮南师范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探索 淮南师范学院地处安徽省淮南市,属于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60%的本科学生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和城市下岗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2010年统计,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4581人,占全体在校学生的29%,其中特困生643人,占在校学生的近6%,资助管理工作任务艰巨。多年来,淮南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实践中确立了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有效地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的健康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强化引导教育,着眼贫寒学子全面发展重视思想道德教育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服务

2、之目的在“济困”更在“育人”,育人成才是高校助学工作的核心。多年来,淮南师范学院高度重视并建立思想教育引导机制,扶贫不忘扶志,帮困重在育人。以助学为载体,将资助作为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与良好契机,利用资助这个有利抓手,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把对他们的“经济解困”与“精神解困”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如学校对受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做到物质扶助和精神扶助相结合、实施解困和回报教育相结合、经济资助与表现考核相结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助学与育人全过程,引导受助学生树

3、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积极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活动,养成独立面对和解决困难的习惯,推进其自身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资助工作既需要社会的关注、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更需要在资助的基础上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心理帮扶。对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他们是承载着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中不乏奋发求知、顽强拼搏、改变自己并感动社会的自强不息者,但也不罕见苦闷偏执、焦虑脆弱者。对这类心理问题学生,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预防和疏导,给予更多的关爱,遏制和减少心理危机的产生,帮助和教育他们走出贫困的阴影,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我校通过多年的努力,

4、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一是建立了专业队伍。学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该中心配备专业的咨询人员,各学院设置了心理教育专干,在班级设有心理委员;学校拥有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心理健康教师30人、心理咨询专家18人、心理专干18人、宿舍心理指导老师28人、学生心理委员近800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学生解难答疑。二是开设课程和专题讲座。学校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六门课程、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为主要载体,邀请大学生心理、就业等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开设心理辅导和择业讲座,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援助,予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

5、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对于不愿抛头露面、自尊感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则利用我校网上心理咨询中心这个网络平台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有效地给予他们心灵的抚慰与关爱,帮助他们心理解困,确保他们心理健康。三是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活动,让受助学生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升华自己,在学会处理与社会及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励志成才报告会、文体活动以及有利于提高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使学生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形成健康心理。近年来,我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8名同志先后被评为全

6、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2010年学校获得省级合格心理咨询室立项建设。加强诚信感恩教育 随着社会对诚信的需求程度日益加深,范围日益扩大,加强诚信感恩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在我国,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的情况下,不少高校存在因毕业学生还款率较低造成银行贷款风险大的状况。要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除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外,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道德素质。我校近年在加大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营造浓厚的诚信教育氛围,强化学生的信用意识和诚信品质的培养,大力增强学生及时还贷的诚信意识,提高贷款学生的还贷率。我校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大学生诚信教育教研室,开设

7、了大学生诚信选修课程,要求凡是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的在校学生须选修这门课程。2011年第二学期开课6个大班1000多名学生选课,不仅受助学生选课踊跃,其他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积极选修,教室座无虚席。学校以文化为传承,积极营造校园诚信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通过多载体、多形式活动,如开展“诚信教育月”、定期举办“诚信与感恩讲座”等活动在学生中普及诚信教育,形成了由会议、课堂、讲座、演出、网络及观看影片、建立贷款学生QQ群等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模式。通过严谨有序的第一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自觉按照明礼诚

8、信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培养他们感恩奉献、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他们对国家、社会、母校的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诚实守信、自立自强、按时还贷的信念已深入到南华每一个贫困学子心中。四年来,学校通过许多努力,包括加强贷后检查、学生监管、贷款学生档案管理、问题贷款处理等,学生按期还款率明显提高,也真正实现了“应贷尽贷”。我校以诚信的工作作风和卓有成效的诚信教育活动树立了学校“诚信”品牌,赢得了银行的高度评价,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淮南师范学院4年来共有11561名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总额达到6532.45万元,贷款金额和人数均居安徽省高校前列。学校为此得到了

9、省教育厅和贷款银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并获得了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一等奖。二、强化能力培养,促进贫寒学子成长成才成长成才能力培育 培育学生成长成才始终是淮南师范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最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搭建了多层面、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平台,弥补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足,在成长道路上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一是开展的勤工助学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实践和专业发展计划,将实践内容与专业训练相结合,增强了实践活动效果。如学校开设的勤工助学基地之一的学生生活超市,兼有教学实习基地功能,这就将助学与能力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上一届已毕业的学市场营销的超市店长就被广州沃尔玛超市录用

10、;又如勤工助学电器维修队,其成员大都是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获得了同样效果。目前,学校勤工助学形式由过去的相对单一型岗位拓展到现在的助教型、智力型、劳务型、管理型、社会型和自主创业型等多种形式的助学岗位,参与勤工助学学生累计达10481人次,开拓创业与社会实践机会1433个。目前学校长期勤工助学岗位设有:教学助理、实验室助理、各办公室管理员、网络维护、教学楼教室卫生、宿舍门位、实验室、机房安排值班人员等,还与学校周边企业联合开发科技创业平台、超市假期百人助学岗位、火车站春运助学岗位等。这些活动使受助学生不仅树立了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社会综

11、合能力得到提升,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业规划指导 当前在高校毕业人数呈大幅上升趋势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这无疑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尽管大学生就业有着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但是作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发现并开发自我潜能与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大学生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淮南师范学院有目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就业素质拓展教育,形成了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为平台,就业指导教师为主要教学力量的专业教学队伍,其中正副教授29名,讲师、政工师23人,助教2人,85%的教师获得了“

12、国家就业指导师”二级证书。同时,资助管理中心联合就业指导中心正式设立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实现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全程化、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教育,要求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必须选修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这两门课程,每个学期参加两次以上就业指导专家讲座、参加三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观看5次以上求职电视节目,从而确保对其就业教育质量。据统计,当前该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离校前就业率达到83.6%,年底就业率达到95.1%,与非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基本相同。近年来,淮南师范学院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至今,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有78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有1097人,获社会奖学金的有1608人,获校级奖励的有12240人,获省级以上奖励的有300多人。2009年淮南师范学院荣获安徽省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该校“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内高校纷纷组织人员到淮南师范学院交流学习,其资助育人工作得到同行专家的充分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