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598576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对舒曼梦幻曲的音乐分析摘要:梦幻曲选自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第七首,是全套作品中最为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乐曲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如诗如画的意境。舒曼是 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曲家,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是用心构造,用灵魂创作的,所 以在对舒曼梦幻曲进行诠释时,要必须与作曲家的心路息息相关。只有用心 与之沟通,才能发现他的作品中鲜明的主题性格、 清晰的曲式条理和独特而优美 的演奏风格。关键词:舒曼 梦幻曲 曲式 演奏一、舒曼的生平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 1810-1856)德国人,是19世纪浪漫派 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评论家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舒曼是第一个将独 立的钢琴

2、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一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就是他创作 的钢琴套曲中的一首。舒曼短暂的一生都在为争取幸福而进行斗争, 经历了许多 的坎坷,他的生平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简单介绍一下。(一)舒曼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舒曼于1810年6月8日出生在德国萨克逊州茨维考小镇的一个书香家庭, 父亲从事编辑出版文艺书籍工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舒曼从小爱好文学、诗 歌、音乐。7岁学习作曲,11岁创作了合唱以及管弦乐作品,13岁指挥中学的 管弦乐队和合唱队演唱自己创作的赞美诗。 之后,他接触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 芬等人的作品,并拜弗里德里希维克为师,学习钢琴,正式开始他的专业音乐 生涯。并在跟维克学习期间,

3、结识了维克当时只有9岁的女儿克拉拉,因此舒曼 感到非常的欣喜,他说:“我的灵魂和精神焕然一新,我周围的生活就像是成千 的喷泉在喷涌、沸腾。”(二)舒曼的创作前期一一三十年代1830年,舒曼20岁的时候,听到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奏,激动万 分,使他对演奏艺术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决意要当一名钢琴家。由于迫切地想完 善自己的演奏技术,导致练习不当损伤了手指,造成终生遗憾,打破了他要当一 个钢琴家的愿望。他的精神也因此受到极大打击,开始出现了精神疾病的征兆。因此,舒曼的兴趣转向了作曲,爆发出了无人能及的创造力。三十年代是他 的钢琴创作的高峰期,这段期间他只写作钢琴作品,他的一些最重要的钢琴作品

4、都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1834年舒曼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报,并在该报上发表了大量的理论和 音乐评论文章,一方面极力宣扬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另一方面大力 发现和推荐新的音乐人才。在他的努力下,这份期刊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刊物 之一。并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织了 “大卫同盟”,为音乐评论活动增添了 不少人文内涵。(三)舒曼的创作活跃期一一四十年代可以说四十年代是舒曼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时期。 1840年经过诸多艰难阻 碍,舒曼与克拉拉在乡村教堂举行了婚礼。 舒曼的幸福洋溢在他的作品中,他不 断扩大音乐创作的范围,写出很多声乐曲、交响曲、室内乐等,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舒曼最杰出的钢琴作

5、品就写于这个时期,如狂欢节、大卫同盟舞 曲、童年情景等,并在1843年,应门德尔松的邀请,在当时刚成立的莱比 锡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和钢琴等课程。(四)四十年代后期一一舒曼的精神衰退期从四十年代末开始,舒曼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糟糕。由于他长年为音乐事 业而奋斗,辛勤工作,所有的烦恼和劳累,造成了他的忧郁心情和神经严重衰竭, 最终患得严重的精神病。他在养病期间仍然坚持创作,并教克拉拉学习对位法。 1849年后舒曼的精神开始出现混乱,在此间谱写了弥撒曲、安魂曲等一 些宗教作品。从1852年起,舒曼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已经不能从事自己所喜爱 的作曲和指挥事业,在崩溃的边缘,他给约阿希姆写了最后一封信:“现

6、在音乐是寂静的,我将结束了。天已经越来越黑了。”这是他对艺术的诀别。舒曼遭受着幻听的折磨,1854年的一天,他的忧郁症突发,投莱茵河自杀, 被渔民救起送入疗养院,1856年7月病逝,终年四十六岁。二、梦幻曲的曲式分析舒曼的音乐创作注重灵感和诗化,富有文学性和自传性的特色。钢琴音乐 在舒曼的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富于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气质体现得最为鲜 明。他第一个将若干首独立的钢琴小品贯穿成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创立了新的音乐体裁 钢琴套曲。童年情景就是这一体裁的经典之作,完成于 1838 年,主要表达了舒曼对幼年克拉拉的回忆。全套作品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很逼真, 欢快动人,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因为童

7、年的逝去而产生的惆怅感。全曲共十三首个性鲜明的小曲连缀而成,把儿时的生活画面一幕幕串联起来,再现了童年的情 景,目的是唤起爱妻克拉拉对童年时代幸福的美好回忆。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的第七首,舒曼喜欢在幻想的天地中遨游,他 写过很多表现梦幻的曲子,这是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童年情景整 部套曲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常单独演奏。乐曲用优美如歌的旋律及色彩分明 的和声与丰富的对位技巧,揭示了儿童纯净的梦幻意境。其结构图示如下:这是一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全曲开始于F大调,运用了一系列的转调,调ABA丿 aala 2a3aa 4444444FCFgbBdF-# -5式很丰富,4/4拍子,不太快的行板。全

8、曲结构简单明了,三个乐段各包含两个-# -5乐句,都属方整型的乐句。A (1 8)是呈示段,是本曲的主题,缓慢抒情,带有沉思、幻想的味道。 分为两个乐句(4+4),前乐句是开放性乐句,由属音经行,结束到属和弦上,中 间出现了复调因素织体语言。后乐句结束在主和弦上,是收拢性乐句,左手伴奏 变为和弦式。该乐段是一个调性开放的转调乐段,从F大调转向C大调。B( 916)材料来源于A乐段,使用旋律发展手法,运用主题中抑扬格的 上行四度的属音进行到主音的旋律动机来展开,没有出现新的主题。其结构形态依然是4+4的方整型结构。但调式调性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对比发展,其调性布 局为 F (9 小节)一g( 10

9、-12 小节)一bB( 13-14 小节)一d( 14-16 小节)。正是由于调式调性的不断变化,而使得旋律增加了新的色彩。A( 17 24)是A乐段的原样再现,使用了节奏重复的变化,改变了节奏的 单调性,丰富了乐曲的和声,最后终止在主和弦上。这一写法可以确保单三部曲 式作为整体结构的调性稳定和结构的完整统一性。梦幻曲的整个调性布局与和声的运用都体现了作曲家的悉心布置。在声部进行中,主旋律不但富于歌唱性,而且材料运用的很有技巧,一个主旋律用在 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意味。全曲从一而终的贯穿着作曲家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舒曼的用微妙细腻的情感生动地再现了童年时代如诗如画的境界,并藉此表达了对爱妻克拉

10、拉如梦的情愫。三、梦幻曲的演奏风格这首小曲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曲子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样的 意境。旋律线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就像孩子脑海里美丽的幻想和梦境。这 首作品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尤其是我们会经常听到大提琴低沉宽厚 如歌般的演奏,让人着迷。曲子从谱面上看,有长长短短的旋律线条,声部多达四个。主题非常简洁, 却经过了八次变化。这首小曲从演奏技巧上来说并不难,但是要弹好也不容易。 主要是要控制手指的力度,在音乐处理方面要注意音色的多层次变化。第一段主题缓缓如歌,带有沉思的意蕴。弱起右手那个音虽然有一个弱音的 标示,但是也要清晰的弹出来,不能太轻。它是梦幻的开始,轻柔却

11、要坚定。第 一小节第二拍上左手和右手有一个同时的双音组成的一个和弦要准确弹奏的整 齐,但是音量不要太大。第三拍的后半拍开始的乐句线条虽然短, 但一定要弹的 连贯,一气呵成。整片曲子中的连线很多,都是一样,都要很连贯的弹奏。第二 小节第二拍上又是左右手组合起来的一个和弦, 音色上要亮出来,但是要控制住, 不必太强。每个和弦之后的第一个音都要弹出来, 不能淹没在和弦里。第三小节的第四拍开始有三组左右手都是双音的和弦, 一定要弹奏的整齐连贯,但不要太 强。第四小节的第二怕开始左手下行的音节要突出来。另外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之间有一个渐强的标示,一定不能忽略,一定要强起来。后面也有这中记号,要注意。第

12、一段旋律反复一遍之后是乐曲的中段, 它是第一段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速 度和情感都没有变化,只是将旋律在调性上做了一些丰富,FgbBdo-# -5-# -5这段里面有很多变化音,所以在弹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弹准,不能弹错音,而且对位要准确。在第十三小节上有一个踏板的处理, 踏板不要踏的太实,不然 后面的音会跟着泛音一起回响,听起来会很混。后面踏板的处理亦要如此。这一 段的旋律因为转调太多,是乐曲显得有点不稳定,像是梦幻人很惆怅,遇到了挫 折和不幸,但是在最后倒数第三小节第二拍,随着左右手都是和弦的组成的重属 九和弦,来战胜了挫折和不幸。这个重属九和弦可以用琶音方式来演奏。-# -5-# -5最后,第

13、一段主题再现,在最后两小节用下行音和渐慢处理的手法终止在属珈I和弦上。这首乐曲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舒曼是浪漫主义时代的创新者,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文学、幻想和心灵这三 者巧妙融合并用音乐将它们表现出来, 在心灵上扩大了音乐的表现范围。 舒曼用 多变的调式调性、完美的和声连接、复杂而连贯的节奏和浪漫而充满想象的旋律 及织体将梦幻曲创作成一首流传千古的名曲。四、参考文献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2冯志平主编.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年版3李慧 走近大师的心灵舒曼 梦幻曲浅析D温州大学4刘璇 舒曼钢琴套曲 童年情景演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吴祖强编译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