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59672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l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施工现场的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作业包括:电焊作业、油漆作业、装饰装修作业和临时用电等。具体表现在:现场工棚(宿舍)、仓库、办公用房、食堂多是临时性易燃建筑,场地面积狭小,多棚屋相连,防火间距小,容易火火;现场易燃,可燃材料多,比如油毡、木料、草袋、油料、一些装修材料等可燃物品,且施工期间用火多,电气焊、喷灯、锅炉等明火作业极易引燃各种可燃材料造成火灾事故;施工地临时线路多,电气设备使用多,临时性的电气线路纵横交错,容易跑电或漏电,导致电火花引燃物品形成火灾:施工中交叉作业多,人员素质低,缺乏应有的防火常识,不正确操作电气设备,使施工中的火

2、险隐患逐步增加。以上情况一旦引发火灾,可能引起人员灼烧、窒息、建筑物跨塌、逃生慌乱中踩踏、高处逃生引起高坠等伤亡,严重时极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事件,会给企业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危害较大。2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原则2.1救人重于救火: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人员解救出来;2.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2.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2.4处置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物体是重点:2.5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是重点:2.6保护和抢救贵承物资是重点:2.7重点火灾区域依靠专业队伍; 2.8火

3、场的下风方向是火场上的重点。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 各项目部结合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图示如下:3.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3. 2.1机构组成现场指挥: 项目经理副 指 挥: 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下设四个工作组通信联络组: 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成员山综合办人员为主组成;技 术 组: 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技术部门人员为主组成; 抢险救援组: 组长由工程部主任担任,成员由工程、安全、质量等部门人员组成; 后勤保障组:组长由物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物资部、计划部等部门人员组成。 、3.3工作职责 3. 3.1现场指挥:事故发生时,启动和解除应急预案,

4、指挥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或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救援工作,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3.3.2 副指挥: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组织协调各小组成员实施具体的救援上作,当现场指挥不在时临时担负起现场指挥的职责。3.3.3通信联络组:负责收集、分析和传递现场信息,确保与现场指挥和各小组之间的联系、沟通。负责与外部医疗、救援等机构的联系。3.3.4技术组:现场为应急救援上作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应急方案和各项救助措施的实施,扩人应急后向上级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技术资料。3.3.5抢险救援组:组织落实应急救援的方案和措施,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在专业医护末到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护理(如人工

5、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做好救援现场的安全防护,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3.3.6后勤保障组: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及设备,保证救援人员必要的安全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维护现场治安秩序;负责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临控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容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危险源包括焊接作业过程、油漆作业工程、装饰装修作业过程、施工临时用电等。各单位、项目部必须提前制定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加强监控,防止引发火灾事故。4.2预防控制措施4.2.1建立动火审批制度施工过程中如果需要进行明火作业,必须由动火单位的安全(消防保卫)部门人员提出意见,填写动火

6、审批单,经本单位或甲方有关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后实施。4.2.2建立临时设施防火制度临时设施应远离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使用不燃材料搭建围蔽和骨架门窗除外),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单独设置,用砖墙围蔽;临时设施必须建立宽度不小于1. 2m的消防通道,不得修建在高压架空线下面,并距离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离小少于6m。4.2.3建立日常防火教育制度新职工、外来工上岗前必须进行防火知识、防火安全教育,并做好签证登记;每周根据生产特点对职工、外来工进行小少于一次的防火教育;定期组织消防知识培训;施工现场设立防火宣传栏和防火标语。4.2.4建立消防检查登记制度班组实行班前、班后防火检查;每月由现场防火责任人带队,组

7、织有关部门人员,对现场或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公司、指挥部每季进行抽查;认真做好动火后的安全检查:认证落实整改隐患的跟踪、复查。4.2.5建立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量不准超过3天的使用量;易燃易爆物品设专人看管,严格收发、回仓手续;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露天存放;要按规定设置乙炔和氧气瓶的库房,气瓶储室通风要良好,在库房门口张挂醒目的放火警示标志。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应符合有关规定。易燃易爆物品仓照明使用防火、防爆装置的电气设备: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焊、割作业,须经施工现场防火责任人批准;严禁携带火种、手机、对讲机及非防爆装置的照明灯具进入易燃易爆物品仓和具有瓦斯的隧道。4.2.6建立安

8、全用电管理制度施工现场一切电气安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执行;施工现场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由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进行安装管理,认真做好班前班后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并做好每日检查登记;电线残旧要及时更换,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不准使用铜丝和其他不合规范的金属丝作照明电路保险丝;加强对碘钨丝、卤化物灯的使用管理;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线管。4.2.7建立动火作业制度现场焊、割作业必须由有证焊工操作;严格执行临时动火作业“二级”审批制度;动火

9、作业必须做剑“八不”、“四要”、“一清理”;严禁对盛装过有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接。高处动火作业要专人监焊,落实防止焊渣、切割物下跌的安全措施;动火作业后要立即告知防火检查员或值班人员。 4.2.8其防火措施办公场所、集体宿舍、设备、材料堆放、仓库等等场所按规定配置充足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不得借故移作它用。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水源、管道;集体宿舍的用电要由持证电工安装,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在电线上凉挂衣物,不准在宿舍内使用电炉,不准在宿舍烧香拜神,严禁躺在床上吸烟。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和油炉;禁止在施工现场周围草场、林场区域中进行明火作业和明火取暖等;夏季天气炎热,车内温度高,为防止车辆

10、和运输易燃物品辆自燃现象的发生,应尽量对车辆洒水降温。4.3预警 4.3.1预警范围 (1)当现场办公、生活和作业场所发生火情; (2)易燃易爆材料堆放点及其仓库、瓦斯隧道内出现明火,以及易着火危险场所出现雷电;(3)易燃易爆材料堆放点、仓库、生活区、办公区、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突然冒烟或其周边发生火灾、出现火情等。(4)其他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征兆及周边场所突发性火情。当现场发现以上情况后,现场人员应方即将情况报告给项目部负责人,负责人针对现场情况发布停工或转移人员等预警信息。 4.3.2预警行动任何人发现火险后,都要及时、准确地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准确做出判断,并采取果断措施安排人员进行

11、扑救,力争在火灾事故发生之初就控制住火势;当火情有扩人趋势时,现场指挥要立即启动预案,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力量,投入扑救,并请求消防机构(火警电话119)和上一级救援机构支援。5信息报告 5.1做好班组、项目部、业主方、公司、和当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联系;火灾发生后或有可能发生时,目击者、操作人员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指挥)接到报告后,一方面要组织好应急工作, 一方面要按照程序和时问要求将事故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2报警方式及内容5.2.1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及周围群众采用口头、警报器、喊话器、喇叭等报警方式。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火灾事件发生时,在安全地带的人员几可通过手机、对讲机向楼下

12、施工人员传递火火发生信息、和位置。5.2.2对上级单位和当地政府、供电部门、外部救援机构采用固定值班电话、手机、传真等报警方式。火警电话:119;急救中心电话:120。 5.2.3报警内容:发生时间、发生单位、发生地点、人员伤亡情况、火势控制情况等。6应急处置6.1事故响应分级按照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建设公司将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分为三级:红色预警:I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较大事故):橙色预警:II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一般事故):黄色预警:III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事故);6.1.1 出现下列情况之的为I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l) 一次造成1人死亡,或者1人以上

13、3人以上重伤,或者1 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事故发生的、项目部能够在半小时内通报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所在地相关单位和部门,并肩动项目部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督导,项目部的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指挥,完成事故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直至解除警戒。6.1.2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级施工安全生产事故: (1) 一次造成1人重伤,或者1人以上3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事故发生的作业班组、分包队伍能够在半小时内向项目部报告,并启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由项日部向所在地相关单位和部门通报情况。项目部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督导作业班组、分包队伍,帮助其完成事故

14、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直至解除警戒。6.1.3 出现下列情况的为III级预防安全生产事故:(1)存在安全隐忠,还未造成人员及直接经济损失。(2)分公司、项日部、分包队伍能在2小时内做出预防事故发生措施,编制现场处置方案。由二级单位、项目部的安环部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监督,完成施工现场的隐患整改工作。达到安全施工标准后,解除警戒。6.2分级响应的程序6.2.1 I级响应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达到I级应急响应标准时,项目应急指挥部要立即启动项目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按如下程序进行响应: (l)施工班组首先向项日部负责人报告,项日部负责人(现场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通知剐指挥和各工作组到

15、位,并按照应急报告程序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和所在地相关部门速报事故情况。(2)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组织研究制定救援方案。指挥各救援小组并利用项日部和作业班组的一切有效资源进行事故应急处置。(3)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报后,常务副组长要立即召集相关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提出应急救援指导性意见提供给现场指挥;用以指导现场救援活动。常务副组长应和现场应急指挥部保持不间断联系,及时掌握事故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督促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必要时调动公司其它应急资源赶赴现场,予以支援和帮助。6.2.2 II级响应当施工安全生产事故达到II级应急响应标准时,事故发生的施工班组和分包队伍应立即启动现场应急措施,停止施工,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按照如下程序进行响应:(l)事故发生后,现扬人员要立即撤离危险区域,报告施工班组长;班组长接到报告后马上召集人员准备救援,同时向项目部应急指挥部报告情况;项目部急指挥部按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将事故情况向各相关部汇报。(2)施工班组和分包队伍负责组织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指挥现场救援活动,调配班组的救援资源,如果班组救援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实施救援活动,事故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局势时,应果断决策请求启动项目部的专项救援预案,利用项目部的应急资源,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事故发生项目部的应急指挥部接到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