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59516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之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和“物”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今年以来,我部管内发生了三起调车一般事故,我们虽然也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事故始终还是无情地“光临”了我们,有人说运气不好,有人说工作抓的不严、不细、不实,到底是什么促使事故爆发了呢?本文着重从人和物的状态来分析事故发生的诱因。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故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事故与安全生产也就是相对的事件了。“有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就会有不安全的隐患,就可能演绎出安全事故”。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

2、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人的安全心理分析 安全心理分析是指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对事故的原因进行的心理活动分析。它包括心理定势,即心理的准备状态。一旦客观条件破坏了人的心理定势就极易产生懊丧的心情,使行为表现异常,不顾安全;环境与心理因素,环境影响心理形成不舒适或不能忍受感觉,从而导致事故;社会心理因素,包括人际关系、家事、业余活动需要等;情景气氛因素。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一定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出现事故必然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一定违章。主要有一下几方面: 1、盲目自信,迷信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忽视工作的动态性和

3、不确定性; 2、认为问题不大,图省事,麻痹大意的思想往往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3、没有预感到危险,盲目作业,对于安全培训过程中的再三强调置之不理,粗干、蛮干,从而导致事故; 4、受情绪影响,未考虑到危险; 5、认为作业太简单不会出问题; 、有依赖思想,包括对于安全器械和管理机制的依赖,如安全卡控制度、各种防护设备等,对于安全用器的老化与工作动态性的忽视以及安全管理方式的相对落后都是导致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二、物的安全状态分析 人机系统把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统称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

4、释放引起事故的状态,称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如果从发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状态看作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状态。 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质和人的决策水平。 目前运输事业部管内行车设备“五花八门”,28个车站中,3个站是微机联锁,个站是电气集中,17个站是电锁器,设备的参差不齐给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我们的车站经常有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需要打磨,我们的设备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我们的作业过程由于设备的原因需要制定无数的互控、卡控措施! 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运动轨迹,一旦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运动轨迹交叉,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所以,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判断物的具体不安全状态,控制其发展,对预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针对生产中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生产活动进行之前,或引发为事故之前,这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消除生产活动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生产活动所必须的,又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生产组织者的素质状况和工作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