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592590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高中数学高考真题分类:考点34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3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选择题1. (20xx广东高考文科8)设为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空间推力论证能力,应熟练运用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还要能举出反例.【解析】选B. 对于选项A,若,则平面可能相交,此时交线与l平行,故A错误;对于选项B,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直线是公垂线);对于选项C,能推出两个平面相交且两个平面垂直;对于选项D,都可能.2.(20xx广东

2、高考理科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空间推力论证能力,应熟练运用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解析】选D.对于选项A,分别在两个垂直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异面都可能,但未必垂直;对于选项B,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异面都可能;对于选项C,两个平面分别经过两垂直直线中的一条,不能保证两个平面垂直;对于选项D,则;又因为,则内存在与平行的直线,因为,则,由于,所以.3.(20xx江西高考理科8)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且AB/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

3、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n,那么m+n=( )A.8B.9C.10D.11【解析】选A.取CD中点G,连接EG,FG,可知CD平面EFG,因为AB/CD,所以AB平面EFG,容易知道平面EFG与正方体的左右两个侧面平行,所以EF与正方体的两个侧面平行,观察可知n=4;又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共面,所以过点A可作AH/CE,易知CE与正方体的上下两个底面平行,与其他四个面相交,所以m=4,即得m+n=8. 4.(20xx安徽高考理科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 )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B.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

4、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解析】选A.B,C,D是经过人类长期反复的实践检验是真实的,不需要由其他判断加以证明的命题和原理,是公理.而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是定理而不是公理.5.(20xx北京高考文科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对角线BD1的三等分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的不同取值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解题指南】根据几何体的特点,分别求出点P到各顶点的距离。【解析】选B.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PA=PC=, PB=, ,=。二、填空题6.(2

5、0xx江西高考文科15)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且AB/CD,则直线EF与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相交的平面个数为 .【解题指南】先利用线面位置关系判断与EF平行的面的个数.【解析】取CD的中点G,可知面EFG,因为AB与正方体的两侧面垂直,AB/CD,所以面EFG与正方体的两侧面平行,故EF与正方体的两侧面平行,所以答案为4个.【答案】47.(20xx安徽高考文科15)与(20xx安徽高考理科15)相同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当时,S为四边

6、形当时,S为等腰梯形当时,S与的交点R满足当时,S为六边形当时,S的面积为【解题指南】根据各选项分别作图判断.【解析】(1)当时,截面如图1所示,截面是四边形APQM,故正确;(2) 当时,截面如图2所示,易知PQ/且,S是等腰梯形,故正确;(3)当时,如图3所示,作BFPQ交CC1的延长线于点F,则C1F=.作AEBF,交DD1的延长线于点E,D1E=,AEPQ,连接EQ交C1D1于点R,由于RtRC1QRtRD1E,所以C1QD1E=C1RRD1=12,所以C1R=.(4)当时,如图3连接RM(点M为AE与A1D1交点),显然S为五边形APQRM.当CQ=1时,如图4.同可作AEPQ交DD1的延长线于点E,交A1D1于点M,显然点M为A1D1的中点,所以S为菱形APQM,其面积为 【答案】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