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59167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政治 2.5.2 新时代的劳动者(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维权的途径。2、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就业形势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择业、就业和维权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国家观念,创业和就业都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有利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学难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 预习导学(一)劳动和就业1.劳动和劳动者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2.劳动光荣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

2、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光荣属于劳动者。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3.就业的意义(1)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3)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就业措施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5.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

3、业观。(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原因(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劳动者享有各项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实现平等就业、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保证。2.劳动者的权利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3.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1)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是互为前提的;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2)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4、。(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一)合作探究一第一回 傍老一族 从小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的阿“傍” ,大学毕业后,总嫌工作太苦太累,于是就赋闲在家,整日打麻将、上网,成了“傍老一族”。问题:如何看待“傍老一族”?提示:不愿意劳动,不能自给自足。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劳动的含义: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者的地位: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光荣属于劳动者。(二) 合作探究二第二回 艰难求职 后来,家庭生活出现危机,

5、在多方劝诫之下,阿“傍” 决定从家乡江西来温州,但是都三个月了,至今仍未找到工作,他去温州之前并不知道温州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是听朋友说温州不错就盲目跟来了。后来还是回到江西去参加了招聘会,定位是“工资一定要高、工作一定要体面”。可是阿“傍” 一到招聘会现场他就愣住了,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并且阿“傍”大学的专业成绩并不突出,在学校也很少参加实践活动,简历上空空如也。每次阿“傍”鼓起勇气投出的简历都犹如石沉大海,音讯杳无。问题1:阿“傍”为什么要找工作呢?提示:取得报酬,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问题2:阿“傍”为什么这么难找到工作?提示:劳动者总量越来越大,信息不通畅,劳动者素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6、 1、 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个人角度。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角度: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 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客观原因:人口总量与劳动力总量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就业信息不通畅等。主观原因:劳动者就业观念不合理3、 解决就业难的措施对党和政府来说: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对劳动者个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7、,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三) 合作探究三问题1:上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在哪里?误区何在?提示: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要有竞争意识;就业主要靠自己,不能一味依赖政府;职业都是平等的,应树立职业平等观;工作不一定能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问题2:如果就业期望与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应该怎么办?提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可以先就业再择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A.要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选择职业B.要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技能和素质,积极主动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C、树立职业平等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D.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要多方式、多渠道地选择就业,实现就业练习内化1xx

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创新高,达700万左右!“就业难”成为毕业生心头的一块大石。据此完成第13题。1.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大学生要就业是因为()就业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可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就业可以获得劳动报酬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是大学生的唯一出路A.B.C.D.答案:C2.有些大学生认为,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要让人看不起。这种观点错在()A.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B.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C.没有竞争就业的意识D.没有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答案:B3.根据对往届大学毕业生的抽样研究,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就业歧视侵

9、犯了劳动者()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答案:A(四) 合作探究四第三回 频频受欺 数月后,经朋友介绍,阿“傍”在一家私营机械厂上班了,但是不久,阿“傍”的母亲病了,他向单位提出休假探亲,单位以他在本地结婚为由,不批探亲假;阿“傍”工作的工厂既有刺耳的噪音,又有刺眼的电焊强光,阿“傍”向工厂要求发放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遭到厂长拒绝,有时还恶意扣发阿“傍” 的工资;单位只给资格老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阿“傍”等不在其中。问题1:该厂厂长侵犯了阿“傍”哪些权利?提示: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10、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问题2:为什么要维护阿“傍”的这些权利? 提示: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为什么要维护劳动者权益(1)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国家)(2)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劳动者个人)(五)合作探

11、究五第四回 结 局 阿“傍”在多次找老板协商无果的情况下,采取了以下手段:唆使人爬到该厂新建筑的吊塔上扬言跳塔,纠集工友罢工,在厂门打出标语,将老板从办公室揪出到街上游行。问题1:你认为阿“傍”这样做对吗?提示:不对。出谋划策,如何维护阿“傍”的权益?提示:运用法律武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用人单位(企业):应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劳动法,自觉维护劳动者的权益。(2)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施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并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权益的 行为 (3) 劳动者: 基础:自觉履行劳动

12、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依据:签订劳动合同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途径: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加以维护。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练习内化2 北京大学发布的一份关于城市建筑工人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0%的工人曾遭遇工资拖欠,另外还有24.2%的受调查者见到过别人遭遇工资拖欠。报告还显示:有75.6%的受调查建筑工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受访者中,63.6%的工人自己手上没有劳动合同。这一事件启示我们()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签订劳动合同奠定和保障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劳动者要增加权利意识和法

13、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是对企业的一种约束,不利于资源的配置A.B.C.D.答案:B解析:错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错误,劳动合同是约束劳资双方如实、全面履行劳动权利与义务的保证。四、 目标检测1.就业对劳动者来说是()依法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获得劳动报酬的重要手段从事与个人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A.B.C.D.答案:C解析:解好此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在现实生活中,完全从事与个人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是不可能的,排除。2.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企业应不断创造就业岗位B.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C.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D.劳动者要提

14、高自身素质答案:D3.xx年2月,上海出现节后“用工荒”,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A.B.C.D.答案:C解析:在市场条件下,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不能由政府直接安排,不正确;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入选;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都可以促进农民工的上岗就业,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问题,入选。五、 分层套餐A组1.下图是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和文化构成情况,这启发我们,劳动者在实现就业时必须()(1)我国技术工人的技术构成(2)我国技术工人的文化构成A.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B.树立自主择业观C.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竞争就业观D.树立职业平等观答案:C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享有()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休息休假的权利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D.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