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磁州窑艺术街区讲解词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96KB
约9页
文档ID:492588334
磁州窑艺术街区讲解词_第1页
1/9

磁州窑艺术街区讲解词彭城镇文化产业推进办 线路:磁地无垠牌坊—七厂球磨遗址—七厂隧道窑遗址—(孝廉馆)—异品坊—七厂—创客中心 —东阁—步行街—盐店北门进南门出(叶氏雕塑)大家好,欢迎大家从民国风格的“水街”穿越到我们宋代的磁州窑,大家现 在驻足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磁州窑”艺术街区,在进去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 二位:“叶氏老哥俩,一对陶瓷痴”,他们是我们峰峰人永远的好朋友:叶麟趾和 叶麟祥,他们并非我们当地人却对磁州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创举他们是八旗子弟叶赫那拉氏家族1904 年,叶麟趾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 校学习陶瓷专业回国后他潜心研学,期间,在曲阳县发现了已经消失近千年的 宋代五大官窑的定窑遗址,奠定了叶麟趾先生在陶瓷考古界的地位1934 年,46 岁的叶麟趾先生出版了《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填补了当时陶瓷学术研究的 空白,至今这本书还被陶瓷学者广泛引用,他可是我国陶瓷界的泰斗人物五十 年代初,叶麟趾先生被他的老朋友刘雨辰邀请来到了彭城镇,指导研制细瓷的开 发和窑炉的改进他的成果受到业界的重视,并被轻工部、故宫博物院等部门聘 为顾问他的弟弟叶麟祥深受哥哥影响对陶瓷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1952 年,知道哥哥 身体欠佳的叶麟祥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彭城,继续开展细瓷的研究他到彭城后率 人到周边山野寻找陶瓷原料,在苏村发现了优质瓷土碱石,通过数十次试验终于 研制出了质地白润的细瓷,从此结束了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粗瓷历史此外,叶麟 祥还在当地发现了高级耐火粘土,开辟了彭城耐火材料的新型工业,建造了峰峰 耐火厂他在进行新技术改造的同时,没有忘记对磁州窑传统工艺和技法的继承 和发展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数十种濒临灭绝的仿宋瓷产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一 时间,轻工部、美术界哗然,在国际展览上更是令外国人惊诧1956 年,终因积 劳过度诱发心脏病而去世,年仅 66 岁他的遗骨就安葬在他热爱和眷恋的这片 热土上,我们彭城河泉村大坡头地七年后,也就是 1963 年他的哥哥叶麟趾因 患肺心病在北京离世,享年 75 岁我们特意在这里塑造了二位先生的塑像,以 此铭记他们为磁州窑做出的贡献磁地无银)好,咱们再抬头看这牌坊上的四个大字:“磁地无垠”,磁,是磁州窑的磁, 垠,是无边际的意思,不是银两的银哦,此垠非彼银,不过我们同样将最美好的 祝福送给大家“穿过磁地无垠牌坊 让您一生财运大涨”过牌坊进街区)各位领导(各位游客) 请随我一起走进“磁州窑”街区,领略这千年不息 的窑火为我们锻造出来的精彩:磁州窑一名源于宋代,古代历史上此地称为“磁州”,故而称为“磁州窑”。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民窑的杰出代表,是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有十七个产区, 上千个窑场,遍布黄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大部分省区,方圆几 千里,形成了庞大的磁州窑系,建国以后,我们峰峰陶瓷公司的产品也是远销世 界各地,所以称之为“磁地无垠”一点也不为过转向去七厂路上)“陶瓷”其实是两种材质,由陶到瓷经历了近万年的时间,现在大家看到的 陶瓷都很精美,五颜六色的,殊不知,这在陶瓷器皿上进行绘彩我们磁州窑可是 鼻祖,红绿彩开创了中国陶瓷彩绘的先河,祖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财富,还 有智慧和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烧倒焰窑”正是我们后一辈人的发明和创造, 它是我国的首创,为彭城陶瓷乃至全国陶瓷烧成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街区的核心—陶瓷七厂,它建于 1976 年说到陶瓷厂 近代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我国近代陶瓷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彭城半个多世 纪的“工业记忆”过去数千年来,陶瓷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技术从事生产由 于陶瓷窑场工作环境恶劣,机械设备少,工作条件差,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不是 很高我们以前形容窑工:“驴拉耙,天晒泥;脚踩泥,手拉坯;点油灯,人绞 轮;旧窑洞,黑洞洞;馒头窑,烟腾腾。

所以很累也很苦,窑工被叫做“窑作 子”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球磨遗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 速度加快,从此彭城的陶瓷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告别了千百年来古老与传 统的局面,通过技术革新,使生产突飞猛进,迎来了一个新纪元原料的加工生 产实现了机械化与半机械化的改进,由驴拉耙改进为电动式拉耙,后又进步为电 动粉碎、球磨机细粉碎、练泥机练泥球磨机主要用于物料的混合、研磨、产品 的细度均匀、节省动力既可干磨、也可湿磨球磨机是物料被破碎之后,再 进行粉碎的关键设备成型方面由手拉坯到半机械化的机轮成型,又进步到滚压 成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陶艺体验室,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进行现代陶艺体验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现代陶瓷烧成车间,我们当地有句谚语称陶瓷是“火里求 财”,陶瓷产品的烧成是生产出精美瓷器的关键传统的磁州窑馒头窑属于半倒焰式燃烧方式,由于窑室前后之间及窑内上下 温差较大,最大可达 50 摄氏度以上,产品优品率很低,烧成周期也很长煤炭 消耗不仅多,且环境污染严重及劳动强度也很大,严重制约着磁州窑烧成技术的 发展70 年代中期,开始采用与推广烧成技术更加先进的隧道窑设施,大大提高 了我们的成品的质量和数量,有句老话叫“三分捏碗,三分釉,还有四分靠火候”, 我们的馒头窑固然很美很好看,但是他不如我们的燃气窑炉。

现代科技改变了我 们最终的出品的质量和数量隧道窑燃烧设备设在隧道窑的中部两侧,构成了固定的高温带 --烧成带,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隧道窑前端烟囱或引风机的作用下,沿着隧道向窑头方向 流动,同时逐步地预热进入窑内的制品,这一段构成了隧道窑的预热带在隧道 窑的窑尾鼓入冷风,冷却隧道窑内后一段的制品,鼓入的冷风流经制品而被加热 后,再抽出送入干燥器作为干燥生坯的热源,这一段便构成了隧道窑的冷却带在台车上放置装入陶瓷制品的匣钵,连续地由预热带的入口慢慢地推入,而 载有烧成品的台车,就由冷却带的出口渐次被推出来 (七厂办公楼内出来去孝廉馆路上)“彭城七十二行,再大大不过瓷行”早在 1978年时,彭城就已经形成一厂、 二厂、三厂、四厂等几大出口瓷厂拥有白瓷、象牙瓷等诸多品种1979 年,彭 城瓷区开始步入专业化生产阶段,先后组建了十个生产厂家,拥有职工1.8万人 各类陶瓷产品包括出口细瓷、碗、盆、缸、工业瓷等,年产量达到 8500 多万件 其中出口 3800多万件创汇730万美元彭城出口细瓷畅销世界上56个国家与 地区;内销的民用陶瓷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如彭城大缸以“盛水不臭、盛酸不 漏”的性能,在中国同行业独占鳌头,赢得广大用户的赞美。

邯郸瓷区与河北唐 山、江西景德镇等七个瓷区,被誉为“中国八大瓷区”的光荣称号我们磁州窑有一句谚语是这么说的,“义井的砂锅,彭城的老缸”,咱们现在 看到的就是我们彭城老缸,它出自陶瓷五厂在当年的最鼎盛时期的年销售量能 够达到 50万,那么关于这个老缸我们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性可以分享给大家我们可以看到磁州窑的缸有三个特点,站的稳、脸面红、敲出声音是亲娘 为什么站得稳呢?就是我们底做的比较平整,那么脸面红和叫亲娘,这是有故事 的,当时我们一个窑工发明了烧大缸的技术,消息一传出,大缸就都被朝廷拉走 了正逢天子祭祀,就被送到了祭台上,天子一看这大缸是气派,但是就是颜色 土里土气不够吉利,就随口说到“如果这大缸是红色多好呀”,大臣们就奉为圣 旨可当时把釉打成大红色,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窑汉就发愁了,可是大臣限窑汉三天烧出红缸,不然就杀头这窑汉 就着急了,想着躺着等死吧,媳妇儿看着自己老公也急着流泪,忽然心生一计, 把自己的血染红缸,在开窑的头一天晚上谎称自己去照料窑上,把自个儿奉献给 了窑火,纵身一跃就跳进了窑炉当中第二天,窑汉的媳妇儿怎么也找不到了, 打开窑炉一看,这缸血红血红的就顿时明白怎么回事儿了,但又不能将此事张扬 出去。

孩子也找妈呀,窑汉就让孩子拍缸,你娘就会答应了小孩就使劲拍着缸 发出的锵—锵—之声,让大家听了就像亲娘亲娘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峰峰大钢, 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是光光儿而是亲—娘如今,彭城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出口日用瓷生产基地,仍然在为祖国陶瓷事 业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彭城“陶瓷之都”这块金字招牌越来越闪闪发亮, 正在迎来新的辉煌孝廉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此馆按照“旅游+教育+磁州窑文化”模式实施,突出孝 廉文化主题,是全国首家以磁州窑作品为载体的廉政文化宣传和廉政教育基地异品坊)街区有很多可以做陶瓷体验的工作室,异品坊就是其中一家它以传统的磁 州窑烧制技艺融合了自己的特色制瓷工艺,这里也是南开大学等高校学生实习和 创作基地现在由异品坊岳老师为大家做详细介绍异品坊出返回七厂路上)大家一路走来,可以看到这里独特的建筑语言——瓷片和笼盔墙彭城被誉 为“瓷片堆砌出来的千年古镇”,我们随手触摸的一块瓷片,都可能“年过半百” 褐色呈圆孔状的是笼盔,学名匣钵,是古窑厂烧制瓷器时用来罩器物胚子的物件, 由耐火土制成,成褐色,一头敞口,一头留有拳头大的孔经火烧制后,笼盔十 分坚硬,几经用过便被废弃俗话说,“笼盔破了也值钱,垒到墙上就是砖”,当 地老百姓便把它们捡回去,笼盔之间抹上泥土,一层一层垒墙盖房,省工省料又 省钱。

我们当地有一句歌谣“彭城街五里长,曲里拐弯笼盔墙”,说的就是这个 笼盔了七厂东院)当时七厂是生产日用瓷、陶板壁画、仿古瓷的专业生产厂家,1979 年为首都 机场制作的陶板壁画《科学的春天》、《舞狮》,中国科学院制作的《山魂水泊》, 还有北京燕京饭店的《丝绸之路》都是出自我们七厂借这次旅发大会之际,我们对陶瓷七厂的办公楼、厂房、厂院进行改造,打 造了文创大厦,被称作峰峰的 798创客中心)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邯郸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旧址,它是由 1952 年成立的 峰峰矿区公营企业管理局演变而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彭城陶瓷业的辉煌时期, 有国有企业 16 家、集体企业 6 家、外资企业 1 家,从业人员 2.5 万人,年总产 值约 7亿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大洲现在在政府部门主导下,打造为 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为推进峰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服务平台和有效载体东阁)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彭城东阁,原为彭城街的东大门,其二楼供奉的是玉 皇大帝,又称玉皇阁巍峨的楼阁两侧,一边的钟楼,另一边是鼓楼,高高耸立, 这也迎合了“晨钟暮鼓”的佛家习俗城门所挂的牌匾是“寅宾出日”意为恭敬 地迎接初生的太阳下面的是“滏接”二字,彭城是滏水和九山沟水的连接之处, 俗话说“水断出银”,可见彭城是一片风水宝地。

也可以倒过来读“接滏”,“滏” 与“福”谐音,来到彭城的人都能够接受到福气东阁两侧建筑<暂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家陶艺博物馆),占地 300 多平米,两层建筑,是磁 州窑主体艺术馆之中的精品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安际衡创建 先生尤以敬畏之心礼尚传统文化而潜心创作,在专研写意花鸟之中,于“花中君 子”——兰用功尤勤先生喜兰养兰且画兰,投巨资而建花房,聘专家以求奉养, 满室皆风姿素雅幽香清远之惠影,笔下常卓越多姿高洁淡雅之情态现在让我们 走进艺术馆,感受花中君子,磁地大家大家陶艺收藏展示多为黑白神韵之宋风,让我们随着历史长河,一起来看下 “日进斗金”的明清风韵磁州窑金山)是民间收藏博物馆,它全面展示了古磁州的文化内涵、生活 奥秘和创新成就,“磁州工艺天下绝,黑白水墨地无双”,馆长黄金山先生把毕生 藏品免费向公众展示,实现其“收藏于民间,展示于公众,回报于社会”的心愿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漫步古街老巷,石阶、老屋、来往的匠人,磁州窑文 化遗产见证这一地区特有的生命历程,承载和延续着这一地区特有的物质文化和 精神文化步行街) 大家知道,我们这里为什么称为彭城?相信大家也有很多疑问,《峰峰民间 文学》中有文章说,彭城瓷器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