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577034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工作室活动报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晤言一室皆鸿儒双剑合璧话语文记武汉市“董琼名师工作室走进光谷”教学研讨活动5月27日,武汉市“董琼名师工作室走进光谷”教学研讨活动在光谷四小 举行。秉承着推进“群读类学”课题研究,促进光谷片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加强区域间语文教学文化交流的目的,“董琼名师工作室”近二十名成员 和光谷“群读类学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参加了研讨活动,省特级教师、武汉市 教科所李莉老师应邀出席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首先由光谷四小詹智梅老师带来“群读类学”课程作家笔下的人。 观之,所以游目骋怀,听之,足以极视听之娱。睿智而内敛的詹老师,精选鄂教 版与人教版教材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描写名家作品,整合到一节课之中,尊重

2、孩 子的主体地位,发掘孩子的表达欲望,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让孩子在充分的交 流分享中感受人物形象,领悟人物描写的方法,而这一切教学目标的实现可谓是 “润物细无声”。古今中外的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在孩子的谈笑风生中变得更 加活灵活现了!当我们还在感叹这些孩子真能说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惊讶詹老师 是怎么做到有条不紊地在孩子与众多文本间灵活自如穿梭的时候,这节课就这样 如同那些人物形象一样,深深印到了我们的心中。第二节课奇妙的神话带着神秘遥远的气息悠然而至。来自光谷豹澥一小 的唐国芬老师,带来的是一组神话故事。孩子们沉浸在神话的奇妙之中,通过比 较阅读,思考感悟,批注体会,分享交流,总结出了神话的奇妙

3、之处。无私奉献 的盘古、坚持不懈的夸父、人小志不小的精卫,这些夸张的人物形象,使得孩子 们无不赞叹古人无穷的想象力。最后的续写神话,更是激发了孩子与远古神话的 交流与碰撞,孩子们在这种神思中得到了心灵的自由驰骋。每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时候,便会感到“快然自足”,所以,观摩 之后的议课说课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李莉老师建议,董琼工作室的每个成员针对 这两节课说“一个收获、一个建议”。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肯定了 “群 读类学”这种新的阅读课型具有“理念的先进性、主题的开放性、内容的丰富性、 模式的创新性”等优势,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和困惑,如“语言文字的品读与人文 精神的培养如何兼顾”、“群读

4、类学的课文如何选文”等。在听取了工作室成员的 发言后,李莉老师结合这两节课从当下最热门的教育语词“核心素养”谈起,激情洋溢、旁征博引地做了近一个小时的精彩点评。首先,她简明扼要地解读了语 文“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 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不管是哪种课型,都要围绕“核心素养”做文章。 说到“群读类学”,李老师根据老师们的质疑有针对性地讲了三点:一是群读类 学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独特形式,有别于一般的单元整组教学;二是群文不是按照 人文内涵组合,而是按内在的表达形式组文;三是群文教学重在关注文章的表达 形式和内部结构,注重群读类学中多种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体现教学过程中内部 结构与表达方式的训练,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因此,老师们研究“群读类学” 要做到“功在课前、活在课中、用在课后”。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省特级教师董琼老师热情地鼓励大家抓住每一次学习 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教学实践,在实践中贯穿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借鉴中提炼属 于自己语文教育方法。此次董琼名师工作室与光谷四小的邂逅,在每位与会老师的心中都留下了美 好的印象。一面之缘终难忘,见识过名师的风采,我们怎么会甘心平凡,“做奔 跑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让我们追随名师的脚步,一路前行!报道:况薇图片、审核:詹智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