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576970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量一量 比一比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教科书88页和8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3感受数学在日让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教具准备:米尺 软尺 卷尺 皮尺 纸尺 测量的记录单。教学重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游戏情境 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请大家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看大屏幕上有一个古体字,你知道它是什么字吗? 学生汇报,教师

2、及时引导。 出示:尺这个字 教师给予肯定。 原来是个尺字,谁来说说:“尺是用来干什么的?” 学生汇报:尺是用来度量的 尺是用来量东西的 总结:尺是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一种工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用尺量一量 比一比。教师板书课题:量一量 比一比二、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1认识身上的尺 想想古人为什么把尺字的字形写成这样呢? 学生汇报 同学们都说这个字形像一个人在量东西,说的好,聪明的古人没有尺,但是他们用身体的一部分作为尺来测量。想想身上哪些地方也可以当成尺呢? 小组讨论 推荐汇报 (在汇报的同时,学生要演示怎样用身体的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展示课件:一庹 一zha 一步 一脚 一掌 这几种都是我们常

3、用的。 同学们,中国古人经常会用到这些身体上的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那么外国人是怎样做的呢?教师举例:古埃及人用手臂 成年人用走几步来测量(课件展示) 2活动起来 探索“量”的方法第一次量:现在我们就用身上的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用哪把尺? 师生共同确定用zha 学生测量后汇报:zha数 教师书写在黑板的表格里,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出疑问。 每个人量出来的都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交流得出结论:因为每个人手的大小不同,结果就不相同。过渡语:教师引导:我们量的都是一样大的课桌,如果我们想要相同的度量结果,想想我们该用什么去量?学生说用尺。第二次量:运用尺去测量 教师对尺做简要的介绍:有学生尺 米

4、尺 纸尺 软尺 卷尺 钢板尺 皮尺 测量轮,教师出示尺的历史及用法。(课件展示) 学生观察尺子,汇报对尺子的了解,包括怎么用。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1m=100cm A测量小纸条,每人都测量。 B测量桌子用哪把尺?引导学生测量,并汇报。 学生汇报,教师书写汇报结果。小结:如果你用尺来量,你会发现结果原来一样,所以全世界人们用尺去量同样的东西,结果是一样的。第三次测量:测量身上的尺和周边的熟悉物体的长度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根据表格填写数据,强调先估一估,再去测量,看看估计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差多少,准不准?例如:桌子的高度 伸开手臂一庹的长度 小同学身高 肩宽 黑板的长 讲台的长教室的长等等学生汇报,教师要给予肯定,在学生测量时,教师要给予指导。三借助身边的事物,描述其他物品的长度和高度,发展长度观念。A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1)直观感知6米的长短。(2)借助熟悉的标准来描述6米这个长度,理解6米的实际意义。(3)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体会用不同的方式描述的价值。(4)用不同的方式描述6米的长度。B自主选择研究素材描述物品的长度四、回顾与反思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测量活动,学会了用自己的身边熟悉的事物的长度和高度来描述新鲜事物的长度和高度。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