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因性施教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5751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因性施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以人为本因性施教以人为本因性施教作者 / 潘红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男孩是班级里的 “强势群体 ”;九十年代中期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女孩变得自信、强悍,而男生则变得安静、温和,以往在主持、 演讲等各类活动中充当急先锋的男孩被活跃的女孩取而代之。男女平等是有局限的,事实上,男女在其体质、在发育过程中是不平等的。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男女差异很大。我国婚姻法明确界定男女最低婚龄为女 20 岁、男 22 岁,这也是承认了男女身体发育的不均衡。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年满6 周岁即为适龄入学儿童,不分男女,这体现出了男女平等观念。可是,由于身体发育和家庭教

2、育的诸多原因,男生和女生的发展便不再平等了。调查显示,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总体来看,女孩各方面情况都优于男孩,看似平等的教育给男孩、特别是不足年龄入学的男童,带来深重的危机,小学情况尤为突出。一、男孩危机之表现(一)学业危机男孩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落后于女孩, 男孩阅读理解领悟能力明显落后于女孩,男孩的接受能力也落后于女孩。女孩乖巧灵活,男孩木讷迟钝。班干部女生多,年终评优 “三好生 ”也是女生多。老师们对女生的评价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学业上处于弱势地位。(二)体质危机运动协调能力男孩比女孩差,在学校领舞领操的几乎都是女孩;胖小子多于胖小丫,男生出现 “硬软笨 ”的现象超过女生,表现为男生关节

3、僵硬,肌肉松软,行动笨拙。20XX年调查资料显示: 男生肺活量下降 (城市男生平均下降304毫升,农村男生平均下降 312 毫升);力量下降(斜身引体城市男生平均减 3.5 个,农村男生平均减 0.7 个);视力不良上升(城市男生视力问题率 57.31%,农村男生视力问题率 44.86%);男孩肥胖率上升趋势明显。男孩体质危机不得不引起教育者及家长的关注。(三)心理危机独生子女政策和父教缺失,导致男生被当成女生养。后天环境的女性化, 即男孩成长过程中接触的几乎全是女性: 妈妈、奶奶或外婆,幼儿园小学多半是女教师, 男孩被女性化、柔弱化。缺少男性偶像,在这个 “男主外 ”的社会中,男人多半在外面

4、打拼,父教严重缺失。 由于缺少父亲的约束和引导, 男生心理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患上多动症、自闭症、学习障碍等疾患的都是男多女少,男孩的心理危机不容忽视。(四)社会危机追求 “静”的学校文化教育,适合女生,同时压抑了男生的运动本性。 (教学论文 )男生富于冒险,喜争斗好胜,个性张扬等性别特点无法释放。一些男生一下课就往教室外冲,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一样, 在校关了一天的男孩, 回家时父母还要接着关,恨不得男孩每一分钟都在学习 男孩的情绪长期被压抑,所以打架闹事的男孩多,逃学的男孩多,违法犯罪的男生多,暴力倾向的男生多。不良少年男多女少,工读学校男多女少。二、男孩危

5、机之成因“男孩危机 ”,原因何在?现在的男孩大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家长就对他们有众多的限制,时时刻刻护着他们,约束着他们。殊不知,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男孩就会缺乏主见, 能力会越来越弱,社会发展也会失衡。当然,学校教育也有一定的责任。(一)男孩女孩体质发育不一样男孩在读写能力方面发育比女生晚, 5 岁的男孩大脑语言区的水平只能达到 3 岁半的女孩水平,男孩甚至连手指运动神经都比女孩发育得晚。小女孩的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都优于小男孩。(二)男女生优势点不同男生的优势在于视觉、空间能力、操作能力、数学和运动;女生的优势在于语言能力、情感表达与敏感性较强等。(三)应试教育的统一要求男孩的危机其

6、实是教育的危机。 教育的统一要求, 统一评价标准忽视了男女体质发育不同和优势点差异以及学习方式上的不一致, 导致有的男生特别是不足龄男童, 也许一上学就是问题学生, 男生学业落后,习惯性无力,消极自我,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同伴的认可,甚至家长也不鼓励, 反而数落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有的男生在某一方面落后就被贴上差生的标签,从而自暴自弃、危机重重。应试教育的统一要求和家教的不科学是导致男孩危机的重要因素。三、解决男孩危机之对策面对男孩危机, 我以为必须改革现行评价体制,以综合评价取代学业评价,以能力评价取代试卷评价,以动态评价取代静态评价具体说来,就是要 “以人为本,因性施教 ”。(一)因材施教

7、可分性别设校,男女分开。现行男女混合学校中,分性别进行教学设计、课堂设计,课堂中加强对男生的关注,适当降低对男生的要求,增设男生优势点科目,提高男生的成就感。尊重个性差异, 重视性别教育。 性别教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和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男孩与女孩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些都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性别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地采用师生交往策略,改革教育模式,综合评价男孩。并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性别教育,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性别知识, 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二)提高男教师比例一所学校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男教师, 只有刚

8、柔并济, 为男孩提供一个 “性别认同 ”的楷模,才能促进男孩的心理、人格全面发展。为了增加男教师的比例,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通过一些强制手段, 对师范类院校的招生进行适当的性别干预; 高中应对学生进行报考指导, 鼓励男生报考师范类院校; 幼儿园和学校等用人单位应在同等条件下, 优先考虑录取男性应聘者。尽量让男教师当班主任, 每班至少配备一名男教师, 让男生有模仿的现实偶像。(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阳刚教育 ”,大胆鼓励男孩参加各种活动教师应对男孩进行 “阳刚教育 ”,培养男孩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应该对男孩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让他们懂得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战胜

9、困难的精神。教师还应该经常地组织各种竞赛性游戏、 值日活动和劳动活动等,使男孩可以有与女孩均等的机会来展示男孩引以为豪的力量。 教师对男孩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一些现象和行为要区别对待,要设身处地,从男孩的角度去考虑和解决男孩的问题。 为男孩之间、男女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相处创造融洽的氛围和条件, 从而提高男孩对自身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的肯定,培养男孩的 “性别荣誉感 ”。(四)家庭教育需要科学智慧地对男生进行关注1.父亲要亲自参与教育父亲要经常与男孩交流思想,理解、赞美和激励并用。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能有效地培养男孩良好的意志品质,让男孩形成坚强、负责、大胆、独立等良好的性格特征,有效地克服自卑、胆怯等

10、负面性格。2.母亲需要智慧母亲除了关心孩子生活学习和身体外, 更重要的是给男孩精神食粮,让男孩学会承担任务,学会独立。让男孩迅速成长,妈妈要学会示弱。拒绝对孩子一包到底,合理地安排好学习、 娱乐等活动以及适当的家务劳动,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纪律意识,巧妙创设情境,让孩子体会大人的艰辛,克服孩子的个人主义,同时培养感恩意识。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家庭应尽快找到代理父亲, 爷爷外公男亲戚可以成为依托的对象, 男大学生男教师也可以成为依托的对象, 不能让男孩父教缺失。3.让男孩接受挑战家长应该适当鼓励男孩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 比如体育活动, 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职责。 家长也可以设计具

11、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经常给男孩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 这样可以使男孩感觉到能够做到,从而有利于男孩发挥出潜能。(五)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没有运动就没有真正的男孩,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运动, 运动能满足男孩的健康成长,健体又健心。学校多开设体育课, 甚至可以一天一节, 落实国家阳光体育1 小时运动。回家再做1 小时体育活动。各种球类、竞技、武术、体操等运动项目应广泛推广,让男孩玩尽兴,培养体育运动习惯。体育是男孩社会化的最好活动。体育运动讲规则、重团队、需合作,能较好地培养男孩崇尚荣誉、 锻炼拼搏的意志品质以及培养责任义务感等。体育是最好的体验教育,运动能有效改善男孩体质、心理社会危机。总之,培养男孩的运动习惯很重要。(六)为男孩做好表率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模仿。父亲的陪伴和教育,会让男孩成长更安全。研究发现,男孩在他成长中寻找父亲榜样的作用比起讲课、责骂、惩罚、收买和哄骗等做法要远远有效得多。 男孩往往会关注父亲的一举一动, 注意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每一个微小的差异。 因此父亲应该在男孩面前做好表率,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男孩树立责任心。(作者单位: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航天小学)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