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574901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我说课的课题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六方面对本框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

2、为下一课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标的教学目标,结合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要求、意义等。 2、能力目标:提高正确处理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能力;正确认识英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

3、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

4、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等。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第一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一加到前面,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有人说:“英雄造时世”;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你赞同哪种观点呢?说明理由。 探究提示:观点一:是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某些伟大人物的

5、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因而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在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杰出人物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才能成为英雄,所以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观点三:正确指出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 “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

6、的内涵。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课堂练习: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 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 B、 C、 D、 答案:C 2、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

7、造的历史。 3、人民群众的作用 课堂探究:没有普天下的劳动者,吃啥?没有劳动者,你喝啥?吃喝都没了,你还臭美啥? 劳动者是最美的人!说明了什么?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堂练习: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 曲辕犁的发明,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的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 曹雪芹创作

8、的红楼梦广泛流传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封建帝制 A B C D 答案:A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莫言:“每年秋收的季节,我都会回老家写稿,与父老乡亲生活,感受有激烈变化的乡村生活和农民心态。”而蛙的主人公原型是莫言的姑姑管贻兰。“高密人民种了红高粱千百年。是红高粱养育了我和高密人民。“中华民族的传奇文学的源头主要是靠口口相传的,每一个讲述故事的肯定要添油加醋。所以200年前一件普通事,经过口口相传,到现在肯定了不得了(成为优秀的作品)。 ” 莫言的话体现出什么哲学道理?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探究提示:(1)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

9、源泉。 (2)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课堂练习: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B物质生产产生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答案:C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

10、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材料三: 1978年12月,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提示:(1)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练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 )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人民群众

11、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 B C D 答案:C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目: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播放视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1)党的群众观点。 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2、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合作学习:你在实践活动中是如何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 课堂练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 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群众负责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 B、 C、 D、 答案:D 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年级:高二年级姓名:王京萍 社会历史的主体说课稿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 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_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