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57430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宋辉 郭莉 山西阳煤总医院 045000摘要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其效果,寻求更为人性化、系统化、合理化的产科服务模式。方法 将368例孕产妇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分层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调查两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母婴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率等。结果 试验组在护理满意度调查及母婴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1.2.1护理方法 我科有病床30张,护士长1名,护士10名,非在册护士3名。试验组实行分层护

2、理,即:A、B、C三层护理,A层护士在护士长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每天新开医嘱处理,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质量检查,开展护理科研,并负责对B层及C层护士工作的指导、监督及评价。B层护士分为三组,每组管理5个病房10张病床,每组配备C层护士1名,护工1名。B层护士负责管辖病人新医嘱的执行,并负责对其所管理孕产妇实施床旁护理及宣教,讲解内容包括分娩前的准备、母乳喂养的优点与技巧、乳房护理方法、哺乳姿势、产后营养活动、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其处理方法、产后复查及避孕、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的重要性、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抚触、沐浴、脐带护理及更换尿布等,并要边操作边讲解,要求产妇及家

3、属共同参与;每周两次在宣教室讲课、播放录像及回答问题,同时负责指导C层护士工作以及有难度的操作。C层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和部分专科护理,辅助B层护士工作;护工负责生活护理和部分基础护理。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即使每日由护士在专设的婴儿沐浴间进行集中洗浴、脐带消毒、新生儿抚触及接种疫苗,健康教育采用每周2次录像播放和集体讲解,共1小时的方法。宣教内容同试验组。1.2.2评价指标 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均由我院护理部及科护士长自行设计,在产妇出院前进行调查,由产妇或家属填完后当场收回,满意度调查表有12个项目,包括对护士服务、技术、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满意情况。每条均有满意、基

4、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母乳喂养的优点、乳房护理方法、如何正确哺乳及如何增加乳汁、产后营养活动、产褥期常见症状的处理、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产后复查内容及避孕、新生儿预防接种共20道选择题,以正确率为评价指标。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包括: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等则通过出院前让产妇或其亲属亲自操作12次,由护士长或A级护士考核及评估,每项操作满分100分,80100分为掌握,6079分为基本掌握,60分为未掌握。母乳喂养成功率则由护士长或者A级护士在产妇出院30天后电话询问母乳喂养情况。属纯母乳喂养为成功,反之均为不成功。

5、1.2.3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2.结果2.1 表1 两组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组别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例数百分率试验组18417595.10%94.90%00对照组18416589.70%137.06%63.24%P值0.010.010.012.2 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试验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正确率为98.0%,对照组正确率为7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 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见表2)表2 两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例)组别n沐

6、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抚触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试验组184158233166180152284136426对照组1841026913116644888610769018X29.4815.2427.6716.91p0.010.010.010.012.4 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比较 试验组母乳喂养成功176人,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人数152人,成功率为82.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讨论3.1 分层护理可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年

7、来,传统的护理工作模式是以完成护理任务为中心的被动式服务模式,护士不论年资、职称、能力都干同样的工作,工作业绩仅靠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定薪,工作没有挑战性,缺乏工作热情,高级护理人员都想离开临床一线,调到辅助科室去工作,因而护理上不能充分体现出整体护理的优越性,也淡化了人性化服务,高级护理人员的异常分流是医院护理资源的浪费2,并且护患沟通远远不够,矛盾重重。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使岗位重要、责任重大、技术精湛的人员待遇高于一般护理人员,高年资及高职称、学历高的护士经过竟争也处在管理与指导岗位上,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不同层次的护士与产妇、婴

8、儿及其家属全方位接触,各行其职,各尽其责,既保证了基础护理质量,又保证动态的评估与护理措施的及时修正,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及育儿技能得到了更好的落实,使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提高了信心,加强了护患沟通,保证了护理安全。护士全面细致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赢得了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和表扬,大大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3.2 分层护理管理模式能促进产妇和家属正确掌握母婴保健知识和育儿技能,同时还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妇及家属文化程度、职业层次越来越高,对健康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以往“坐月子”许多观念、习俗缺乏科学依据,产妇自我保健知识、育

9、儿技能存在很大偏差。传统的护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孕产妇及家属的这些需求。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各层护士分工明确,B层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对母婴进行全方位、全程护理和指导。孕妇一入院即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孕产妇自我保健知识、育儿技能等的培训,同时培训其家属参与陪伴产妇照护婴儿的活动,根据住院时间合理安排培训计划,手把手地培训产妇及家属进行操作,同时通过放录像、答题多种方式强化学习,包括如何正确哺乳、如何给婴儿换尿布、如何给婴儿洗浴、穿衣、脐部护理、抚触等,并由A层护士在出院前对其考核,对成绩优秀者发放纪念品,以提高产妇和家属学习的兴趣,活跃教育气氛,增进护患和谐;对不合格者由A层护士或护士长给予进

10、一步的指导,验收,保证每一位产妇及家属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正确掌握。这样的护理模式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互相约束。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后,试验组健康教育知识及育儿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彰显了分层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可行性。3.3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我科在实施分层护理模式后,实现了工资待遇与护理岗位层次紧密结合,倾斜于重要岗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体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护理人员有强烈的成就感,尤其让年轻的护理人员看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从而提高了各层护理人员的满足感、竟争意识,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推动护理质量更进一步提高。3.4 产科分层护理管理存在不足我科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刚刚起步,在这短短半年时间里,由于科室人员紧缺,中午及夜间以及节假日期间尚未能全面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故在工作流程安排及人力资源的管理配备方面需有待进一步改善。参考文献1护理人员分层次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J.现代护理,2007,13(13)11233.2肖柳红.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5556.作者简介:宋辉,女,(1973),护理本科,副主任护师,1991年参加工作,从事妇产科护理工作20年;郭莉同第一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