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573630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动作灵活协调地合作抬轿子,练平地快走、走路时身体平衡等技能。2、训练幼儿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纸箱制作的小花轿、呼啦圈音乐游戏光盘【活动流程】1、听音乐八只小狗抬花轿引起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音乐,我们跟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幼儿随音乐做热身运动2、游戏规则幼儿分成两队,两人为一组进行抬轿子,到达终点返回后轿子传给下一组幼儿,游戏继续进行,最后一组幼儿最先完成者为胜3、游戏开始教师:瞧,这是老师做的轿子,这轿子是怎样玩的?我们请两个小朋友示范一下。1、教师边讲解边请幼儿示范:一个在前,一

2、个在后,两个人方向是一致的,两手握住竹竿,一起向前走。2、现在请你跟好朋友找一个空地方练习一下,注意不碰到别的小朋友。3、全体幼儿练习。4、教师小结刚才活动的情况。4、游戏方法1、两人两组合作,要走得又快又稳,到达终点后沿原路返回,传给下一组幼儿。传轿子时,两对幼儿必须一一对应,在对方接住轿子后才能放手。2、请四个小朋友示范一下。师:前面的小朋友出发了,后面的小朋友准备,其他小朋友站在后面。【活动延伸】利用课间或回家后与小伙伴及爸爸妈妈做抬轿子的游戏。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二)孩子们对玩水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会看到他们把一粒石子、一片树叶等投进水里,百玩不厌。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

3、索精神,我结合大班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一书设计了此活动沉浮。活动目标1.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2.大胆探索、尝试便物体沉或浮的不同方法,发展探索精神;3.初步学习两人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合作能力。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活动材料,包括石子、牙膏皮、橡皮泥、空药丸盒、泡沫板、塑料吸管、记录表(见附图)、铅笔;盛水的水盆若干个,积木块若干,塑料插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材料,激发幼儿操作的欲望。二、活动过程(一)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如果把这些材料放进水中,会发现什么现象?1.幼儿尝试。2.幼儿介绍尝试结果。教师总结:石子、牙膏皮、橡皮泥这些物体沉到了水底,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沉;空药丸盒、泡沫

4、板、塑料吸管这些物体浮在了水面上,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一一浮。(二)教师提出尝试性问题:“怎样让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在水面上?”1.幼儿尝试。要求:幼儿两人友好协商,一人尝试,一人记录。2.尝试结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捏成带边的薄片状),可以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石子、牙膏皮放在泡沫板上可浮在水面上(三)教师提出尝试问题:怎样让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沉到水底?1.幼儿尝试。要求:幼儿两人互换尝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尝试。2.尝试结论:塑料吸管插在橡皮泥上可使塑料吸管沉到水底;橡皮泥装在空药丸盒里可使空药丸盒沉到水底;石子放在泡沫板上可使泡沫板沉到水底(四)教师提出尝试问题:小班的小弟弟和小

5、妹妹在收玩具时,不小心把塑料插片和积木块混在了一起,你能用什么办法帮他们把积木很快分出来?幼儿尝试回答:把混在一起的积木块和塑料插片倒入水中,沉下去的是积木块,浮在水面上的是塑料插片。教师实验演示,验证答案。活动延伸老师把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活动结束后,小朋友可以来继续进行尝试。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三)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3.感受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活动准备1.幼儿了解植物发芽的相关知识经验。2.教学挂图小桃仁。教学过程1.教师出示小桃仁埋在泥土里的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结合已有

6、经验讨论并论述: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2.结合教学挂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可进行提问:小桃仁是怎样长成小桃树的?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并组织幼儿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根据需要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2)他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喝了一大口水,使劲挺直身子?4.教师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用恰当的语气表现角色对话。5.和幼儿一起玩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游戏。请幼儿扮演小桃仁,小凳子就是桃核,在各种条件下小桃仁慢慢长大。活动延伸:请幼儿在阅读区继续阅读小

7、桃仁,并尝试分角色表演故事。幼儿园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四)设计思路:开学已有将近一个月了,而本次我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我是中国人”,从孩子的日常交谈中发现他们对祖国的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如有的孩子会说:“中国的首都是北京。”“首都就是许多领导人开会的地方。”“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一天,陈曹缘突然说道:“国庆节快要到了,我要到海南岛玩了。”他的这句话马上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有的说“我去过海南岛的”,有的说:“我爸爸妈妈也要带我出去旅游了。”而单芷馨告诉我们:“我的外公外婆去过北京。”“我知道北京有长城,你外公外婆有没有去过长城?”“去了,他们说长城很长的,我以后也要去长城。”“我也要

8、去!”“我也要去!”一下子教室里热闹了起来。可是从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长城的认识还较少,于是,我决定以“长城”为着眼点,进行本次教学活动。活动目标:1、在交流中了解万里长城是中国的古建筑。2、在参与制作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增强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这几天我发现你们都在谈论长城,那你们有没有看到过长城?2、观察长城的图片,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背景。(1)看图片交流长城是什么样子的?(2)长城是什么时候建造的?(3)长城是怎样建造的?(4)为什么要建长城?3、幼儿活动。(1)幼儿讨论:我们应怎样保护长城?(2)幼儿制作各种保护长城的标志。4、教师点评。幼儿园大班教案

9、的设计方案实用教案(五)活动内容五:好玩的番薯造型活动目标:1、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番薯造型。2、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创作出不同的造型。活动准备:1、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番薯若干;牙签、小棒、画笔若干;装饰用的各种纸等。2、范例若干。活动过程:一、出示范例谈话。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这些有趣的小动物、小饰物老师是用什么做出来的?二、启发思维。1、教师随意地取出一个番薯,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2、想一想一个或几个番薯拼起来,可以做成什么?三、讨论交流。1、请小朋友相互讨论交流:我准备用x个番薯做什么?2、再次引导幼儿观察老师带来的作品,说说老师

10、用几个番薯做成了什么?四、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1、启发幼儿根据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胆想象,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作品。2、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及时发现幼儿的需要和特殊的创意,并及时给予幼儿一定的帮助。五、展示幼儿作品,相互介绍。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作品的名称,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2、师幼一起评出形象奖若干个。活动内容六:大豆、扁豆、四季豆活动目标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习比较它们的异同。2、学习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2、晒干的大豆若干。3、图片。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2

11、、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

12、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3、教师小结。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活动内容七:粮食丰收了活动目标: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活动准备: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活动过程:一、回忆与欣赏。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二、讨论交流。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

13、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三、自由创作绘画。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四、相互评价。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活动内容八:棉花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棉花,知道棉花的结构组成。2、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棉花的用途与好处。3、大胆运用棉花棒等作画工具,进行绘画,发展幼儿的创造力与

14、想象力。活动准备:1、实物棉花一株。2、已剥好的棉花若干。3、火柴若干,水彩颜料,颜料盒,纸。活动过程:一、认识棉花。1、教师出示一株实物棉花。“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株我们植物?(棉花)它是生长在哪里的?它长的怎样?引导幼儿从棉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回答)2、师“请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棉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教师小结:哦,原来棉花是一株生长在地里,由根,茎,叶,花,果实组成,它的果实的白色的二、棉花的用途。1、师:“现在我们已经清楚了棉花的结构,形状,颜色,那你们知道棉花有些什么用吗?有我们好处吗?2、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适时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说明。(如:可以做棉衣,棉鞋,棉

15、裤,穿着舒服,暖和,不会过敏,对身体好)3、师小结:“原来棉花的用处和好处有这么多,我们应该感谢农民伯伯种出这么多雪白的棉花来。三、我用棉花来画画。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棉花,准备好了水彩颜料,火柴等材料,我想让你们用棉花来画一幅好看的图画。2、教师示范作画:在火柴棒上绕上一些棉花,然后用棉花棒蘸需要的颜色,在画纸上画下来。3、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用棉花做成棉签在纸上做画。4、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帮助。5、教师提醒幼儿要保持画面的整洁。活动内容九:黄豆爷爷找朋友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活动准备: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