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569983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县基本情况表示范县 名称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全县总人口数(万人)36乡镇数(个)10行政村数(个)162其中农业人 口数(万人)18.82耕地面积(万亩)72.6其中粮食作 物面积 (万亩)61.45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10932013年农业总产值(万 元)105631.842013年粮食总产量(万斤)20052.52013年渔业总产值(万元)307.502013年畜牧业总产值(万元)70954.54拟遴选的主导产业情况示范主导产业内容培育科技示范户数技术指导员数种植(养 殖)情况 (万亩、万头)主导产业产 值(万元)

2、占农业总 产值的比 重(%)1.玉米3503544.5737479.4735.52.绿豆100104.391908.361.83.蔬菜1501510.1449014.0546.44.杏树100101.58510.450.485.羔羊3003060.434514.0348.6占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一、怀仁县基本情况(一)怀仁县农业农村经济基本情况怀仁县位于大同盆地中部,属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历年平均气温 7.5 C,年平均日照 2786.2小时,有效积温 2800 3200 C,无霜期130天。总面积1232平方公里,辖 4镇6乡,162个行政村,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8.5万 人。全县耕地7

3、2.6万亩,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 73.5万 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1.45万亩,粮食总产量20052.5 万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093元。(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怀仁县围绕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山区抓林果、平川上蔬菜、发展西甜瓜、玉米创高产、 薄地种绿豆”的思路,初步形成了玉米、瓜菜、果树、绿豆 为主的小杂粮等种植业和羔羊养殖五大产业。2013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43.9万亩,产值是 37658.79万元,占全县农业产值34.6% ;瓜菜种植面积10.14 万亩,产值是 38056093 万元,占全县农业产值 35% ;绿豆种植面积 4.39万亩,产值是13418.

4、95万元万 元,占全县农业产值3% ;杏树栽植面积1.58万亩,产值是 497.31万元,占全县农业产值0.45% ;羔羊养殖,养殖规模 60.4万只,产值是 51602.93万元,占全县牧业产值的 47.4%。(三)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2006年国务院30号文件和2007年省政府34号文件出 台以来,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在2013年度,通过努力实施基层农 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 机构到位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要求,在农产品优势区, 因地制宜设立了云中、金沙滩、毛皂、新家园、河头5个农 业科技

5、推广区域服务站;5个区域站全部办理了机构代码证、法人证书;经怀仁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以怀人社发2012】73号文件任命了 5个区域站站长。各区域站分 别设立了农作物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病虫害防治和植物疫情处置(全县共建立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治队12支,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点1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等机构。全县基础农技推广体系区域服务站机 构设置全部到位。2. 人员到位我县根据国发 2006 130号、晋政发2007 134号文件精 神,结合本县实际,采取压缩机关人员充实区域站、吸纳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 三农”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方法,充实和

6、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全县乡镇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核定编制人数69人全部到位。3. 工作到位2013年,按照省市要求,我县基础农技体系改革及建设工作成绩突出:一是全县5个区域站健全了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农 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及多 元推广制度;制定了 科技指导员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 法、科技指导员选聘办法、示范户遴选办法等办法。做到每户示范户一个档案,每个科技指导员一个档案。同时做好了文件、计划、方案、图片、影像、手册等 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二是组建了农技推广专家组,强化了技术的指导服务。根据项目要求和怀仁农业发展需求 ,在怀仁县农业服 务中心成

7、立的县级农业专家组的基础上,聘请山西省农业厅畜牧局副处长姚继广 、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张软 斌、山西省农技推广总站书记魏亦文、山西省果业工作总站站长闫和健、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副站长褚润根组成的专家组,负责我县农技推广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专家组,指导项目总体技术方案和具体技术方案的 制定,筛选确定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员队伍,指导、检查和监督技术指导员工作。三是选聘培训了高质量的技术指导员。根据农业科技指导员选聘标准和程序,从全县农业科技队伍中选聘了100名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熟悉农技推广工作、有工作 责任心、身体健康的县乡骨干农技人员担任农业科技示范 户的技术

8、指导员,分别送到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吕梁农校、朔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朔州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5天的技术业务培训,已培训学员全部通过考试合格取得技 术指导员结业合格证书。每名指导员发放了由农业部编制的技术指导员手册,并制作了胸牌。每户示范户装钉了 示范户标牌,发放了科技示范户手册,每个基地制作了 基地标牌。与此同时,我县还制定了 怀仁县基层农技推广 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技术指导员工作手册、怀仁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服务记录表,记录技术指导 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为考核技术指导员工作情况的重要依 据。四是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了 1000个具有一定文化程 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

9、范户,我县100名指导员全面了解示范户的生产情况,掌握示范户在科技上的薄弱环节和生产中的困难问题,并根据生产需要,保持经常性的入户调查指导 。五是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产业需要,建设了 4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六是围绕主导产业编印了农事日历一书,全县100名农业科技指导员按照我县种养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季节进度、示范户不同时期的科技需求进行集中培训和分户指 导,做到了每月入户指导不低于3次,每户年培训不低于 6次,把培训、主动上门服务和示范户需要服务三者结合起 来进行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示范户满意率达100%。七是为切实做好项目宣传报道工作,让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了解项目工作内容、目标、程

10、序及资金补贴用途,我县在怀仁电视台、怀仁农廉网、山西农技推广网等 做了大力宣传,其中怀仁电视台播报15次,发布信息45条,发放宣传资料 20万余份。同时按照国家农业部、山西 省农业厅的要求,按时完成各项数据录入与上传工作,并结合项目实施上报了总结材料,做到电视有新闻、网络报刊有信息、信息有数据的良好效果。4. 资金到位我县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区域服务站为全额预算股级事业单位,属农业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其人员和经费(包括工资)由县农业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全部列入财政预算。2013年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各项经费及 时足额到位,本着项目优先的原则,各区域站办公经费优 先拨付,确保区域站各项工作顺

11、利开展。5. 设备到位由省农业厅统一采购配发给我县5个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的车辆和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包括农技推广服务用车5辆,GPS定位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土壤养分测试仪、土壤 采样器、土壤容重速测仪、地温计、农药残留速测仪、病 虫测报灯、手持放大镜、电子天平、籽粒水分测定仪、微 电脑油耗测试仪、牵引力测试仪、转速表、投影仪、台式 电脑、打印机、音像播放设备、数码相机、无线话筒及无 线首箱、移动音箱共计160台套已全部到位并配发到5个区域站。二、年度目标按照稳定粮食面积、拓展菜规模、突出特色种植、扩 大羔羊养殖规模 ”的思路,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 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

12、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 列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 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构建完善专家定点联系到 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真正发挥好 他们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力争全县粮食产量达到5亿斤,农民人均收入突破1.2万元。三、主要任务一是加强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进一步 强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根据公益性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 。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着重强化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努力解决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完善改革模式。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13、,进一步完 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 工作机制和 专家+农业技术人员 +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 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 范网络,带动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三是夯实人才基础。着力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一方面,强化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教育、知识培训及更新;一方面,结合 特岗计 划”,鼓励一批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 三农”的高校涉农专 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四是提高服务效能。明确工作目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

14、广服务效能。以粮食高产创建、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 治、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到田到场,使农民真正受益。五是强化财力保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一是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进行保障,二是对农业技术推广区域服务站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予以保障 。四、重点工作(一)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扎实推进基层农技 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1. 进一步推进农技推广法的贯彻实施。着力发展现 代农业,从而发挥好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是强化宣传培训,农技推广法实施的社会氛围不断浓 厚;二是积极改进方式,不

15、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农 技推广部门在保持原有的面对面、走田头等传统推广手段的同时,不断探索新型农技推广手段,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各类服务组织等手段,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全县在岗农技人员的工资由财政统发,各项津补贴纳入了财政预算,和其他基层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待遇一 样,从而实现了在岗农技推广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 位平均水平相衔接。2、进一步明确公益职能。全县设置5个农业技术推广区域服务站作为县农业服务中心的派出机构,其中完善云中、金沙滩2个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建设 ,新建河头、新家 园、毛皂3个农技推广区域服务站,将区域服务站的办公用 房、电脑、投影仪和相应的检验检测设备配全配齐,达到能基本运行的目的。其公益性职能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