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492568357 上传时间:2024-05-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旗下演讲-----明确备考策略波澜不惊守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还有15天高考将如期而至,此时,梦想就在咫尺之距。在一切尘埃落定前,毅力和方法都不可或缺,还要应考有招,明确备考策略,把握考试技巧,内心淡定从容,波澜不惊守望。新高考语文试题,着重考察考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还考查对语言文字,文学审美,中外文化常识三类知识的背诵记忆。语文命题又离不开三个情境:体验情境(个人),认知情境(学科),生活情境(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所以考前这半个月,备考策略是:一、加强背诵记忆:回归课本,背列入考试范围的名句、名段、名篇、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学常识,课本外的一些著名的句子也是现在的重点。巩固有关难写、易错的字,牢记前后句子的前后顺序。加强文言文实词

2、积累,回归课本和经典课外篇目,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二、注重高考类题归结:对着答案看高考真题,边看思考答案的要点、答题的方式,总结回答各类问题的有关规律。遇到一个作文材料,有好的范文,先看题目,审题想思路,再看别人是如何写的,好在哪里,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借鉴。看到一首古诗,想一想它的有关内容及答题要点。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注重专项练习,形成稳定的答题习惯与思维:比如,语言文字应用题的各类题型、诗歌鉴赏和小说散文阅读等,对经典题型认真训练,研究分析,找出规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还要做好文理分析题,文本融合题,教考衔接题等新题型的归纳。四、限时训练,重速度和准确度:规划好各种题的做题时

3、间,训练好速度,总结自己的优势题型,做到保分增分。五、读写结合,重视语段写作:高考在即,为时有限,在作文准备上,宜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口手结合”做思维扩展能力训练。同学之间,彼此出话题,口头陈述立意角度,互相补充、订正,力求少写书面文字。二是“纲文结合”,多做一些编写作文提纲的练习。经过这样的练习,会使自己的思路得到扩展。同学们自主复习时,应有的放矢,落实到位。成绩滞后的,查漏补缺,强化记忆;中等水平的,整理反思,规范提升;优等学生,研究方向,提炼规律。而最后一周内需做的一般是梳理各类知识点,把语文的所有考点及各个考点的重点,答题时的一般的方法、技巧、规律、内容及自己最容易犯的错误认真地再

4、过一遍,发现不足,马上再去补救。还有,要做好考场上的心理准备。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预想一下,并且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特别要开始调整生物钟,做到与高考时间、科目同步。每天的复习时间可以减少一点,养足精神,调整好状态,但绝对不能不看书。到高考进入考场,考前五分钟拿到题后,要心平气和地大致看一下试题,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可以看作文和默写题。计划做题顺序和时间。开考后按计划时间答题。答题时,要做到冷静、细心,必须认真研究每一个题干要求,既不能“想当然”,也不能“凭老经验”,尽可能做到准确、完整地答题。基础题卷完成后,应把答案及时填入答题卡,特别注意文言断句主观题,以免后面因时间紧而漏涂、错涂。对文字简答题

5、,我们在答题时,必须看清题意,避免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字数去表达;无把握回答的,要先在草稿纸上草拟答案,然后誊写入答题卡;尤其要注意的是,答题时不能出现“越出界外”的现象。还要注意答题有重点,语言都要优美简洁,不要无开头,无结尾,无主次、无段落。而对不确定的选择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一般情况下不要修改第一遍做出的答案。答完语用题,开始写作文前,请同学们稍停一下,深呼吸几口,调整一下心态与精神,再开始审题,全力以赴,进入写作部分。作文字数八百左右最好,最多不超一千。作文的中心句要多出现几次,尽量不要含蓄委婉。所给材料如比较多,不要全部引用,三五句点明即可

6、。另外,注意卷面、错别字、病句。在时间的安排上,一般考生用一个半小时应该做完前面部分,写作文共用五十分钟,最后用十分钟把全卷检查一遍。其他可参照以上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总而言之,不管试题难易新旧,考场中请保持心态平和,波澜不惊,相信自己,用沉着冷静的心态应对万变。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高考是一个奇妙的转折点,让同学们与之前的智虑单纯,谨慎求学的十二年挥别,去迎接一个前所未有却也同样灿烂的新生活。此刻,“想到、认识到、知道”与“得到”之间隔着一个“努力做到”的距离,也是你与梦想的距离。衷心地祝愿,并且坚定地希望,这半个月,你们可以稳稳地幸福地度过。愿你合笔如愿,高考中的,金榜题名!考完之后,心中坦然,充满感动!加油!同学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