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566844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密度压强浮力和简单机械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密度:符号:p。某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只跟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和体积无关。公式:/ 单位:公斤米3 ,读作:公斤每立方米;变形公式:m=p V=m/;记住:水的密度:1*10公斤/米3,表达的意义:一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1公斤。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m/V质量用:天平;体积用:量筒。二压强:.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符号:F。单位:牛。2.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控制变量法);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3.压强:表达“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定义:物体单位面

2、积上受到的压力。定义式:=S单位:1帕=1牛米2增大压强的措施: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措施: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4.液体压强分布规律:液体内存在压强,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越大。计算公式:P=g5.大气压强: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拖里拆利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三浮力:.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托的力。符号:F,单位:牛。浮力产生的因素:液体对物体下表面向上的压力不小于上表面向下的压力。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4.弹簧秤测浮力的措施:12。5.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

3、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公式:F=G排=P6.物体的浮沉条件:F,上浮;F G,下沉;F=G,悬浮。四简朴机械,功:1杠杆:能饶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支点O:杠杆饶着转动的固定点;力臂L: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不小于阻力臂;费力杠杆:动力臂不不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4.实验: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带有刻度的横杆,钩码,弹簧秤,弹簧夹,铁架台。调节: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杆在水平位置处在平衡,目的: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5.滑轮的分类:定滑轮:可以变化用力

4、的方向,不可省力。相称于等臂杠杆。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相称于省力杠杆。6.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公式:=s单位:焦=牛*米7功率:反映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越大,物体做功越快。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W/t单位:瓦=焦秒课堂练习:填空:1.铁的密度是103公斤米3,读作 表达的意思是 。2. 质量为1公斤的水,体积是 米3,当它所有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 公斤,冰的体积是 米3。(冰的密度为。9103公斤/米3)3. 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分别装在同样规格三支试管中,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的是 ,试管B中装的是 ,试管C中装

5、的是 。 (硫酸的密度为1.84103公斤米3,酒精的密度为。903公斤/米3。)4. 叫做压强。用30牛的压力作用在2米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 帕,它的意思是 。5.按图试一试,两指面凹陷限度是(选填“相似”或“不相似”)。这表白 。 6.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质量相等。甲的密度不小于乙的密度,将两个正方体都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底面积均不超过桌面),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甲 F乙,对桌面的压强甲 P乙(均选填“不小于”、“等于”或“不不小于”)。7.出名的 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数值。8. 钢笔吸墨水是运用了 的作用。.让支竖直放置的试管中注入1厘米深的水,水对试管

6、底部的压强是 帕。如果注入的是酒精,要产生同样大小的压强,应注入 厘米深的酒精(酒精的密度是08103公斤米3)。10.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 ,这就是 原理。该原理也合用于物体在 里的状况。 11 把重力为牛,体积为5104米2的金属球所有浸入盛满水的容器内,溢出的水重力为 牛,金属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为 牛,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 牛,方向 。12轮船由东海驶入黄浦江,所受的浮力是 的,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将 (均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13如下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点转动,A点处挂上一重物,点处用弹簧秤竖直向上拉着,杠杆恰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弹簧秤示数为9牛,则

7、物体重力为 牛。1. 如上图所示,一根细绳绕过定滑轮,一端系着重物G 。手执另一端分别沿不同方向用力F1和F2匀速拉起重物时,两力的大小关系是:F1 F2(选填“不小于”、“不不小于”或“等于”)。1.水平路面上用5牛的水平拉力拉着重牛的车迈进10米,重力做功 焦,拉力做的功 焦。选择:.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 ) A 力。 B 体积。 C 质量。 D 密度。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体积之比为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 :。 B 4:9。 2:3。 D :25.下列多种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铁路上,钢轨铺在枕木上。 B 房屋的墙基砌得比墙宽。C 坦克上装有两条

8、履带。 刀刃磨得很锋利。6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似,它们的密度分别为、2、3,且12,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水平也面的压力F、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 F1=F2F3。 B F2F。 不能拟定。.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已知甲铁球的体积不小于乙铁球,那么甲球和乙球所受浮力大小是( ) A 甲球大。B 乙球大。 C 甲、乙球同样大。D 无法比较。9有关功和功率,下列说法对的的是( ) A 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 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C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作图:1.在图中,画出力F、F的力臂1、。2

9、.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F2的作用下处在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L1和力23.一种重力为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试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此物体受到的重力。4.一种重力为8牛的小球用细绳悬挂着处在静止状态。请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 计算:1质量为9公斤的冰块,密度为0910公斤米3。 求冰块的体积。 若冰块吸热后,有3分米3的冰熔化成水,求水的质量。3.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为45公斤,她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米2。当该学生行走时,求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F。学生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一只底面积为0.1米2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1.4米2的水

10、平桌面上,烧杯和所盛水的总重力为1牛,烧杯高为012米,杯中水深为01米。求 杯底受到水的压强。 杯底受到水的压力。 桌面受到盛水烧杯的压强。5.某人用如图714所示的牵引装置来锻炼关节的功能。重物的质量为公斤,若小腿拉绳使重物在3秒内匀速上升0.米。求小腿对绳的拉力。绳拉重物的功率。实验:1.在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天平调节平衡后,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右盘内砝码如图5(A)所示,游码位置如图4(B)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是 克。 B C上图示的量筒最多可以测量的液体的体积是 厘米3,它能达到的精确限度是 厘米3,由l图(C)可知该金属块的体积是 厘米3。由此可以求得金属块的密度是 公斤米

11、。若把该实验移到上海金茂大厦顶层进行,则该金属块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在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中,把一种重力为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这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牛,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 3.做“研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带刻度的杠杆、铁架台、钩码、线(弹簧夹)和 等。实验前,一方面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需要测定的物理量 、 、 、 ,实验的结论是 。综合: 在安装家庭照明电路时,家中各用电器之间应当_(选填“串联”、“并联”)连接。根据国内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在选用电灯时应选用额定电压为_伏的电灯。

12、2. 迅速行驶的汽车忽然刹车,由于_汽车还要向前运动,轮子会在马路上留下黑黑的痕迹,同步还会冒烟,这时轮子的内能_(选填“增大”、“不变”、“变小”),这是通过_方式变化了它的内能. 如图1所示,神州六号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距地面约1米高处,反冲发动机向地面喷火,由此返回舱也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这表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同步飞船也进一步减速,最后落地,这表白力可以变化物体的_。4 某乘客乘出租车以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驶向25千米远的机场,则需要_小时才干达到机场。出租车从高架公路上驶向地面道路时,出租车的重力势能_(选填“增大”、“不变”、“变小”)。若以驾驶员为参照物,乘客是_的(选填“静止”、“运动”)。5. 木球的体积为1-3米3,将木球所有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牛,水面下0.5米深处的压强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