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56435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品)(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信息来源:中国风电产业网 关键词: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10-04-21 15:22:39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是地球水能资源的10倍,高达每年53万亿千瓦时。截止2008年末,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0.8GW,增长幅度为28.8%,高于近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平均值。 (一)世界风能资源分布地球上的风能资源是地球水能资源的10倍,高达每年53万亿千瓦时。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方。图表 1:世界风能资源情况(单位:TWH/A)(二)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风电行业的真正发展始于1973年石油危机,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为寻求替代化石燃

2、料的能源,投入大量经费,用新技术研制现代风力发电机组,80年代开始建立示范风电场,成为电网新电源。在过去的20年里,风电发展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地位。 近年来,风电发展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而且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的地位。截止2008年末,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20.8GW,增长幅度为28.8%,高于近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平均值。图表 2:1998年-2008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变化情况(单位:兆瓦)就新增装机容量而言,从2001年开始,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开始大幅增加,2001年新增装机容量达到了6500兆瓦,比2000年增加了2740兆瓦,增加幅度达

3、到72.87%。而2007年和2008年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了20073兆瓦和26678兆瓦,新增装机容量增速分别达到了34.2%、32.9%。图表 3:1998年-200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变化情况(单位:兆瓦)(三)世界风力发电的政策环境纵观国际上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机制有三种:一是采取固定收购价格机制,对风电发展的数量没有限制;二是采取招标机制,政府规定风电发展的装机容量,通过招标竞争形式确定开发商;三是配额制,即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力消费总量中的配额比例,供电公司完成配额。从国际经验看,政府的激励政策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各种形式的补贴、价格优惠

4、、税收减免、贴息或低息贷款等。高强度的激励机制是克服发展障碍、促进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措施之一。但本地风电设备制造商难以同国际领先企业竞争时,直接支持风电制造商的政策就很重要。1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直接政策图表 4:支持风电设备国产化的直接政策机制直接政策主要实施国本地化要求西班牙、加拿大、中国、巴西为本地化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西班牙、澳大利亚、印度、中国、美国关税支持丹麦、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税收激励政策加拿大、西班牙、中国出口信贷补贴丹麦、德国、中国认证和测试规范丹麦、德国、美国、印度、中国研发、示范规范丹麦、德国、荷兰、美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印度、中国、澳大利亚、巴西 支持风

5、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和间接政策措施。直接政策措施指那些有直接影响当地的风电产业发展目标的政策;间接政策措施相对比较宏观一些,主要目的在于为当地的风电制造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大环境。间接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营造一定规模的风电市场,从而培养出一流的设备制造商,同时能为风电场的投资者和风电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1)要求一定的国产化率要求风电场使用国产风机是促进风机本地化的一条直接途径。政策一般规定,在安装的风机设备中国产化率必须占到一定比例。这样的政策要求要进入当地市场的风机制造商要么将其生产基地向当地转移,或向当地企业采购风机所需的零部件。(2)鼓励使用当地产

6、品的优惠或激励政策采用优惠政策鼓励使用一定比例的当地产品和风机设备的本地化生产,但不是强制性地要求这样的行为。这些激励政策包括:如果在工程中选择当地风机产品,则政府将向开发商提供低息贷款;向那些将产品制造基地迁入当地的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激励政策;或向采用本地风力发电设备的风电场电力提供补贴。(3)关税激励政策通过控制关税来鼓励进口风机设备的零部件而不是整机系统是另外一种直接激励政策。同进口国外制造的风机整机系统相比,这个激励政策可以使他们支付较低的关税进口零配件,从而为那些打算在当地制造或组装风机系统的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这种政策在未来可能会受到挑战,因为这种政策会被视为在技术贸易

7、上制造了壁垒,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成员国之间不能设置贸易壁垒。(4)税收激励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各类税收激励政策来支持风机产业本地化。首先,可以使用税收激励政策鼓励当地公司涉足风电行业,例如采用风机制造或研发税收激励措施。或者,降低风机技术的采购者或销售者的销售税或收入税,以此来加强国际竞争。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适用于国内外合资公司,以促进在风电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技术转让。此外,税收减扣措施也适用于风电产业的劳动力成本之中。(5)出口援助项目政府可以通过出口信用援助的方式帮助本国企业生产的风机产品扩大国际市场。这样的援助可以是低息贷款方式,也可以是风机制造商所在的国家向其他购买技术的国家

8、提供的“附带条件的援助”方式。(6)认证和检测提高新的风电公司的风机质量和信用等级的最根本途径是使他们加入到达到国际标准的认证和检测制度中。目前正在使用的风机国际标准有很多种,最为普遍采用的是丹麦的认证体系和ISO9000 认证体系。标准能帮助增强用户对不熟悉的产品的信心,也能帮助用户分辨产品的优劣。顺利通过这些国际通行的认证,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是至关重要的。(7)研究、开发和示范项目研究表明风机研发上的可持续投入对当地风电产业的成功发展至关重要。私营风电企业和国立科研院所(像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结合共同研发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新开发的国产风机机组,在正式大规模投入商业化运作之前,可以通过一些

9、示范工程和商业化试点项目来检测风机实际运转情况和可靠性。2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间接政策图表 5:支持风电设备国产化的间接政策机制间接政策主要实施国固定电价丹麦、德国、西班牙、美国、荷兰、日本、中国一些省份强制可再生能源目标(配额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特许权制度英国、印度、中国、巴西金融激励丹麦、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巴西给予开发商税收激励政策丹麦、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绿色电力市场美国、中国一些省份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是国产风机顺利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并且政府也可通过本地风电产业的发展有效地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稳定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风电市场是本国风电行

10、业不断发展的根本条件。下面讨论的一系列政策旨在扩大国内风电市场。(1)购电法根据已有的经验,购电法,或为鼓励风电发展而设定的固定电价,为国内风电制造行业成功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条件,因为购电法为风电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最直接稳定的和具有效益的市场。购电法的风电价格水平和风电价格构成特点是随着国家的不同而不同的。只要充分考虑了长期收益和一定的边际效益、设计得当,购电法是非常具有其价值意义的,因为购电法为风电场投资商营造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鼓励风电公司对风电技术研发进行长期的投资。(2)可再生能源强制性目标可再生能源强制性目标,也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可再生能源强制市场份额、或购买义务,是在一

11、些国家实施的、相对较新的政策机制。该政策要求由可再生能源产出的电力需在整个发电量中占到一定的比例,各国需根据自身市场结构来确定本国的配额。与购电法(固定电价政策)相比,可再生能源强制目标政策的实施经验还比较少,因此目前无法将其与固定电价政策的效果相比较去评价这种政策是否能促进当地风电的发展。(3)政府拍卖或特许权政策政府直接与风电开发商签订长期购买风电合同是为风电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方式之一。因为政府支持风电项目的开发,从而消除了在开发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样就降低了风电开发商的投资风险。但是,这种方式需要使用政府招标制度,从历史上看,这样的招标制度不会给风电市场带来长期的稳定性和获利

12、性,这部分由于招标者之间长时间竞标和项目开发商之间激烈的竞争。(4)财政激励政策通过财政手段激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从对非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收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或直接从电力消费者的能源帐单收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经常被称之为系统效益收费)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是,如果不签订长期购电合同,在鼓励可再生能源市场的稳定和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同其他优惠政策相比,这种财政激励政策也就只能扮演补充的角色。(5)税收激励政策一些国家政府通过税收激励政策促进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包括减免投资于风电技术开发的企业的所得税,减免风机所在地的土地拥有者的财产税。同时,税收激励政策也适用于风力发

13、电公司,可以减免其所得税或增值税。但税收激励机制是不能替代固定电价政策和可再生能源强制目标政策。(6)绿色电力市场一些国家的政府允许用户支付比普通电价高一些的费用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力。尽管通过这样的机制而获得的投资是十分有限的,但这些资金仍可支持较高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鼓励对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进行投资。3主要国家采取的风电政策分析(1)法国政府采取投资贷款、减免税收、保证销路、政府定价等措施扶持企业投资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项目。(2)德国的风能资源远不如法国和英国丰富,但风电发展的世界领先地位却毋庸置疑。20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资助了一系列研究计划;1991年,国会又通过了强制购电法

14、,为清洁能源提供足够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市场,并能参与煤电和核电竞争。由于环保者的努力,政府还设定了到2025年风电至少供应25%发电量的目标。(3)丹麦风电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如今其风电机组已主导着全球的市场。风电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每届政府对国家能源计划的立场都非常坚定,务求减少对进口燃料的依赖,尽量做到可持续发展。最近又提出到2030年风电将满足约一半的电力需求。(4)日本风力发电发展迅速,装机容量已跻身世界前列。日本新能源政策规定,日本的电力公司有义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一是增加设备自己发电,二是从其他电力公司购买,每年都有一定的指标。(5)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先锋。风电最初的发

15、展动力来自非常规能源部(MNES)鼓励能源的多元化指导。为了找出最有利的地点,MNES在全国建立起风速测量站的网络。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成本折旧和免税等多种经济优惠,在2002年推出的免税计划中规定,风电场前10年的收入可享受100%的免税。此外,各省还制定自己的优惠政策。2000-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数据统计信息来源:中国风能协会 关键词:2000-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数据统计 更新时间:2010-03-30 09:37:22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13803.2WM,增长率:124%,连续六年超过百分之百;2009年累计装机容量:25805.3WM,增长率:114%,超过德国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直面挑战信息来源:高工在线 关键词:2010年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直面挑战 更新时间:2010-04-29 09:43:39 编者语:2009年对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而言是极其困难的一年。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电设备制造业积极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行业生产节奏逐渐放缓。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最新统计,2009年我国共生产发电设备1.17亿千瓦,产品结构调整成效开始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