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56313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色冶金矿山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黑色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露天与地下开采共同性指标,以及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选矿及辅助原料矿煅烧等各生产工艺中特有的指标。一、露天、地下开采共同性指标在填报露天、地下共同性指标时,要按铁矿及各种辅助原料矿分别填报。一个矿山既有露天开采,又有地下开采的,也要分别填报。(一)采出矿石品位采出矿石品位是指采出矿石中所含主要成分总量占开采矿石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采出矿石品位(%)= 采出矿石量中主要成分总含量(吨) #215;100计算说明:(1)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铁矿、锰矿、铬矿是指金属含量,其它非金属矿是指有用主要成分的含量。铁矿石

2、按全铁计算,凡涉及含铁量处均按全铁计算。(2)采出矿石含主要成分总量,露天矿应根据各采场穿孔或爆堆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地下矿根据各个采掘工作面刻槽或钻孔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按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3)采出矿石量是指掌子出矿量及剥离(掘进)带矿之和,不包括地面回收矿石。(二)输出矿石品位输出矿石品位是指输出矿石量中,所含主要成分总量占输出矿石量中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输出矿石品位() = 输出矿石主要成分总含量(吨) #215;100输出矿石量(吨)计算说明:(1)输出矿石量是指从采场运出的矿石量,包括废石混入量,也就是用于选矿的处理原矿量。(2)输出矿石主要成分总量是在从采场运出矿石的车辆(

3、矿车和汽车)上取样化验的矿石品位,经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3)输出矿石品位除分品种外,还要计算综合品位。(三)输出矿石合格率输出矿石合格率是指输出矿石中符合质量标准或供矿合同规定的矿石量占全部输出矿石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为用户及矿石加工部门提供矿石的质量情况。其计算公式为:输出矿石合格率()= 输出合格矿石量(吨) #215;100输出矿石量(吨)计算说明:(1)合格矿石必须符合上级部门制订的质量标准,或达到选矿加工部门供矿要求;(2)合格矿石量应以每个作业班输出矿石批量分别计算;(3)母项数字与输出矿石品位的母项数字相一致;(4)凡有多品种输出矿石的,应按各品种分别计算,并计算综合合格率。(四

4、)采矿回采率采矿回采率(亦称矿石回采率)是指采矿过程中,采出矿石量占该采场或该采矿区域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回采率(%)= 区域采出矿石量(吨)#215;1-贫化率(%) #215;100%区域地质储量(吨)计算说明:(1)区域是指矿房、矿柱、采场、坑口、中段、矿区,可分别计算其回采率及总回采率(坑口、矿区的总回采率可在采矿过程结束后计算),总回采率还包括非开采损失量。(2)地质储量是指开采过程中重新核定的储量。(五)矿石贫化率矿石贫化率(亦称废石混入率)是指矿石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的混入,致使采出矿石的品位降低,其降低程度以百分比表示。主要用于检查采矿工作质量和分析方法是否

5、合理。其计算公式为:矿石贫化率(%) = 平均地质品位(%)-平均出矿品位(%) #215;100%平均地质品位(%)-平均围岩品位(%)(A)矿石贫化率(%)=混入岩石(表土)量(吨) #215;100%掌子出矿量(吨)(B)计算说明:(l)先用公式A按矿石品位计算出矿石贫化率。(2)用已计算出的矿石贫化率,乘以公式B的母项(掌子出矿量),反求公式B的子项(混入岩石量),以便综合汇总。矿石贫化率的基本公式为:平均地质品位()一平均出矿品位()平矿石贫化率()= 均地质品位(%)-平均围岩品位(%)#215;掌子出矿量(吨) #215;100%掌子出矿总量(吨)(六)采矿主要物料消耗采矿主要物

6、料消耗是指在采矿、剥离或掘进过程中,每完成1万吨采剥(掘)作业量所消耗的某种物料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某种物料耗用量(计算单位万吨) = 某种物料耗用量(计算单位)采剥(掘)量(吨)计算说明:(1)采矿主要物料消耗包括:炸药(千克)、雷管(个)、导火线(米)、导爆线(米)、导爆管(米)、木材(米3)(其中:枕木(米3)、坑木(米3)、轮胎(条)、电力(千瓦时)、柴油(千克)、压缩空气(米3)、蒸汽(米3)等。(2)物料消耗指标的母项数字必须与所完成的采剥(掘)作业量计算口径相一致。(3)处理返修量以及废品所消耗的物料,也应包括在本期的物料消耗量中,如二次爆破所消耗的炸药量,应包括在炸药总消耗量

7、中,但母项不包括二次爆破的爆破量。(4)计算木材消耗时,应将板材、方村统一折算成原木量来计算。其折算系数为1.43。坑木有回收再利用的,计算时只计算新木材用量。(5)计算轮胎消耗量时,再生轮胎按0.3的系数折合为新轮胎计算。(七)采矿工序单位能耗指标采矿工序的能源消耗是指采矿工艺主要生产系统(采剥、采掘、矿区内运输、提升、压缩空气、通风、供排水、照明等)、辅助生产系统(采矿机修、汽修、电修、炸药加工厂、采矿化验、检测、计量、环保、动力供应等)以及直接为采矿生产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坑口食堂、浴室、保健室、休息室、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等)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包括煤、天然气、电力、焦炭、水、汽油、

8、柴油、蒸汽、压缩空气等)。并按其平均低位热值折算成标煤计算。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工序单位能耗 = 燃料消耗量+电力等动力消耗量-余热回收外供量采掘总量(采出原矿量)(吨) = 采矿工序净耗能折标煤量(千克)采掘总量(采出原矿量)(吨矿岩)(吨矿)计算说明:母项是指露天采矿用采掘总量,计算单位为吨矿岩;坑下开采用采出原矿量,计算单位为吨矿。(八)采矿生产准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生产准备矿量是指在地质储量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勘探和开采准备工作程度不同所圈定和计算的可采矿量,是为矿山近期开采和保证矿山正常、均衡、持续生产而准备的矿量。根据开采准备工作程度的不同,生产准备矿量(过去称为三级矿量)在露天矿山划分

9、为开拓矿量和回采矿量二级;在坑下矿山划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和回采矿量三级。露天开采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的含义是:(1)开拓矿量:是在设计开采境界内,设计工作帮坡角控制范围以上的岩上已剥离,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全部或部分完成开拓工程,形成运输、防排水系统,具备进行扩帮或回采工程条件,该水平以上的矿量。(2)回采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即矿体上部及侧面已揭露,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具备正常的回采条件,最小工作平台宽度以外的矿量。地下开采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的含义是:(l)开拓矿量:在设计开采范围内,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按开采顺序,全部或部分完成开拓工程,形成提升、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

10、,具备进行采准工程条件,该水平以上的矿量。(2)采准矿量:是开拓矿量的一部分,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接回采顺序,全部完成采准工程,具备进行回采工程条件的矿块的矿量。(3)回采矿量:是采准矿量的一部分,地质工作程度达到相应要求,按回采顺序,全部完成采准、切割工程,具备回采条件的矿块的矿量。生产准备矿量实际保有期的计算公式为:开拓矿量实际保有期(年)= 报告期末开拓矿量保有量#215;矿石回采率(设计(近期规划)年产量一年带(副产)矿量)#215;(1一废石混入率)采准(回采)矿量实际保有期(月)= 报告期末采准(回采)矿量保有量#215;矿石回采率 #215;12 (下年计划产量年带(副产)

11、矿量) #215;(1-废石混入率)计算说明:子项报告期末各级矿量的实际保有量,根据上述各级矿量含义所包括的剥离(井巷)工程、生产地质工作程度及具备进行下一开采工程的条件等实际完成的情况,利用最新地质资料图,每半年计算统计一次。生产准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是反映矿山生产准备矿量管理工作的效果,衡量矿山采矿能否持续、正常、均衡生产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开拓(或采准、回采)矿量保有期实现率= 开拓(或采准、回采)矿量实际保有期指标(年或月) #215;100开拓(或采取、回采矿量合理保有期指标(年或月)计算说明:(1)子项即上式计算出来的各级矿量实际保有期。(2)母项各级矿量合理保有期指标,根据矿

12、山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及矿山设计规模(或下年计划产量)等具体情况,由矿山地质测量部门按合理保有期的核定公式计算提供。(3)新建、扩建矿山的各级矿量合理保有期及实际保有期可按上述类似公式计算。(九)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采矿实物劳动生产率是反映每个矿山全部人员或工人及学徒,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采剥(掘)作业量。其计算公式为: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 = 采剥(掘) 总量(吨)采矿全部人员平均人数采矿生产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吨人) = 采剥(掘)总量(吨)采矿生产工人及学徒平均人数 计算说明:(1)采矿全部人员平均人数以劳动部门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并扣除其他人员和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其他人员是指由企业

13、支付工资,但所从事工作与企业基本无关的人员,包括农副业生产人员、出国援外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学习人员、长期(6个月以上)病伤假人员、派出外单位工作人员等。社会性服务机构人员是指某些与本企业生产无直接关系,从社会分工来看,可以不由企业来办,而实际上由企业来办的服务性机构(如企业办的小学、中学、大学、医院、劳动服务公司、商店、粮店、派出所、邮局)的工作人员。(2)只有采矿没有选矿的矿山,在计算采矿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时,按全矿全部人员的平均人数来计算。采选联合或有多种产品(如锻烧、烧结、水泥、冶炼等)的矿山,在计算采矿、选矿、煅烧的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时,其人数应包括分摊矿山机关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14、及辅助生产车间的人数,但不再分摊联合企业或矿山公司一级的上述人员。分摊办法,可按人员比例分摊,也可按服务工作量进行分摊。(3)生产工人及学徒的实物劳动生产率指标的母项,是指直接生产该产品的直接牛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不包括为多种产品服务的辅助部门的生产工人。(十)设备效率设备效率是指某种生产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设备效率= 实际完成工作量(计算单位)生产在册设备台月(年)数计算说明:(l)计算设备效率时,按不同型号分别计算,其单位为“计算单位台月(年)”。(2)生产在册设备是为了区别于全部在册设备。主要指生产使用的设备,它包括借入租用、调入和大修理等正常检修的设备台

15、数。生产在册设备不包括下列设备台数:1)封存设备(封存设备条件接机动设备部门规定执行);2)借出、调出和租出的设备;3)用于基本建设工程的设备;4)排土场作业的设备;5)固定做零活、倒装场地和贮矿场工作的设备;6)设备改装后,从事非生产作业的设备。(3)设备大修理后,转做其它工作,其大修理时间算在停修前原工作的设备时间内。(4)非固定倒装设备,如临时倒段的,其工作量不得重复计算。开动台数要参加设备效率和作业考核。二、露天采矿指标(一)剥采比剥采比是指露天开采矿山平均每采1吨矿石需要剥离的数量(剥离量不包括剥离带矿量)。其计算公式为:剥采比(吨/吨)= 剥离量(吨)掌子出矿量(吨)(二)采矿强度采矿强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