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56089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登岳阳楼记原文,注释,译文,鉴赏书愤陆游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赞赏刘铸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 璘等也曾骑着披甲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 多?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丞相的

2、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 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鹏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 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篇二: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六)鉴赏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六)鉴赏杜甫解闷十二首(其六)鉴赏原文译文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又想起襄阳的孟浩然,他的诗清淡句句都值诵传。如今的名望故老们中,无人能出新语只好去垂钓。注清指孟浩然诗的艺术风格一一清新淡远。孟浩然诗素有清誉, 因为他写出了自然之清境和审美主体对自然的清赏。耆(q)旧年高而有声望的人,故

3、老。槎(ch)泛指船。缩颈鲸鱼别名,因其头小而缩脖故称。又号“槎头编”。襄阳 志云“汉江出编鱼。土人以槎断水,编多依槎,因号槎头编。” 孟浩然的觇潭作一诗中有“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崛”的诗句。杜甫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固然和他的“天才”有关“七龄思 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但 更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勤奋,他的刻苦。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中,他一 直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不断向前人和同辈学习,而且坚持不懈地 对诗歌创作进行摸索和探讨,一生中几乎没睡过几个好觉,即使颠 沛漂泊,也从不间断,“他乡阅暮迟,不敢废诗篇”,就是他一生 追求“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真实写照。解闷

4、(其六)是诗人在永泰二年(766)漂泊西南,去留两难,心情苦 闷的情况下创作的十二首排解忧郁的组诗中的一首。本诗称赞似未交游过的孟浩然,突出了孟浩然诗歌的特点清新淡 远。从对孟浩然的赞美中也可以看出杜甫对盛唐这一前所未有的诗 歌黄金时代,有自觉的认识,高度的重视;而且表明他对创造这一 诗歌黄金时代的诗人们各自不同的艺术才华与个性,有深切的了解, 并且能够服人之善,成人之美。这种能够知赏一切诗人艺术才华与 个性的心灵境界,是一种阔大崇高的心灵境界。第一句复忆襄阳孟浩然”,襄阳是孟浩然的籍贯,在句前着一 “又”字,凸显这位山水田园派诗人在老杜心中的重要位置,一代 “诗圣”反复想起孟浩然,为什么呢?

5、第二句“清诗句句尽堪传”, 回答了 “复忆”孟浩然德原因孟浩然的诗歌清新淡远。老杜且说, 孟浩然的诗歌,句句都值得传诵。老杜未必读过孟浩然的所有的诗 句,这样说,显然是夸张了,但老杜不夸张不行,唯有如此,才能 表达他对孟浩然的赞美和景仰之情。第三、四句“即今耆旧无新语, 漫钓槎头缩颈编,“耆旧”肯定不是指“孟浩然”,因为孟在 740年去世,而杜甫写作此组诗是永泰二年(766年),孟浩然离开 人间己经26年了。“即今耆旧无新语”,应该指现在的年高而有声 望的人很欣赏孟浩然,可是在孟的面前自惭形秽,他们写出的诗句 无法超越孟浩然,就只好作罢,于是便学着孟浩然去垂钓槎头 编”,这一行为,也算是对孟的崇拜了吧。这两句诗,前一句用 “耆旧无新语”反衬孟浩然的“清诗”,后一句用“耆旧”“漫钓 槎头缩颈编”来烘托孟浩然的隐逸形象。老杜在当时漂泊西南,去 留两难,心情苦闷的情况下对孟浩然如此赞美,是否另有深意呢? 那就得让我们读者去思考了。篇三:杜甫诗三首注释译文杜甫的诗歌:书愤、蜀相原文及译文书愤陆游早岁哪知 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 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己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