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255633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复习使用资料合集(所有单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归纳一、常识部分:1. 作家作品:巴东三峡的作者是刘大杰(19041977),他是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湖南岳阳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周庄水韵的作者是赵丽宏,是当代作家,本文选自散文选刊(2000年第7期)。青海湖,梦幻般的湖的作者是冯君莉,是当代作家,天津人。本文选自中国风景散文三百篇。B 走进纽约的作者是刘成章,当代作家,陕西延安人。本文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二、课文的理解分析: 巴东三峡1. 解题:我们曾学过郦道元写的三峡,那是一篇文言文,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刘大杰写的,那美丽的三峡令人向往,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泛舟观赏,留下赞

2、美的文章,巴东三峡就是一篇文笔非常好的游记。“巴东”是指四川东部,“三峡”是指我们的母亲河万里长江上的一段最为雄伟壮观的景象“山水画廊”。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它共长193公里。2. 结构:本文按照作者的游踪顺序,由湖北的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12):总述三峡水的的险恶形势和作者的感受。第二部分(36):详述作者游西陵峡的经过。第三部分(78):详述作者游巫峡的经过。 第四部分(9):详述作者游瞿塘峡的经过。 第五部分(10):写游后作者的心情。3. 内容:这是一篇内容翔实的山水游记。作者叙述了经过长江三峡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

3、。开头引用民谚渲染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叙述自己的感受:叹其奇伟,恐其险恶。特别强调巫峡最为险恶。接下来,按照逆流而上的顺序,写西陵峡山势之高低和水势之缓急,还具体描绘了它的四段景色:略写黄猫峡山高不险,水急不狭;详写灯影峡两岸的景色:江北险而无味,江南玲珑秀丽;又详写了崆岭峡的险峻形势:山横江中水极窄,崆岭滩险如鬼门关,水从高的石滩上倒注下来,上水行船难过;再写米仓峡(兵书宝剑峡)山崖高峻,昭君村,峰峦如聚。三峡中最美的一段是巫峡,所以作者在7、8两段里详尽的描述了巫峡水险山高,云雾多变的奇美景色。作者在写游瞿塘峡的经过时,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山水,又侧重描绘了两岸的人文景观:白帝城、孙夫人庙

4、、八阵图遗迹。最后作者以叙述自己走出三峡后“脱去危险”的愉快轻松,来反衬出三峡的险恶。4. 主题: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详尽的描绘了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的雄伟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5. 特点:依次描述,层次分明。抓住特征,详略得当。多种手法,生动形象。恰当引用,画龙点睛。周庄水韵1. 解题:这也是一篇游记。周庄,是一个镇名,在江苏苏州城东38公里处,昆山市西南33公里,在上海大观园旁的淀山湖畔,是“中国第一水乡”,“水韵”是指水的情趣。是作者在三次游了周庄后写出来的。2. 结构:全文共有6 个自然段落,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

5、。第二部分(4):略写前两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第三部分(56):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3. 内容:本文紧扣住“水韵”二字,从不同的季节(春、冬)、不同的情态(动态、静态)、不同的角度,按照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的描述了这个水乡的景色。先写总体印象:周庄的水美倒影如画(静态美),波动似绸(动态美);周庄泛舟有诗意桥多舟多,桥上低头看舟,船里抬头看桥;周庄的水多无处不在,凭桥连缀,此中情景,恰似水城威尼斯。接下来,作者略写了前两次的情景:第一次是在春天,春雨蒙蒙,犹如一幅水墨画;第二次是在冬天,雪后景美,色声动人。然而作者并没有满足于一两次的浮光掠影,于是他又三游周庄,把周庄又做了个更仔细的观察,

6、详细描写了周庄的水韵:在一个温暖的春夜(旅游节)周庄彩光映河,多姿多彩,船过波起,光斑漾动,静水莹莹,星光闪动,蓝天黑屋脊,相映成图画,庆典的焰火,缤纷的礼花,水光相映,摇曳生辉。周庄的夜晚如梦如幻,童话般的神奇。4. 主题: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5. 特点:按照时空顺序,多角度去描写景色。先略后详,逐步加深了描写。运用多种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描写景物。积土成山1、丰富的字词用 生字:袅nio 崆k n g 浣h u n 秭z 瞿

7、q 巅d I n 夔k u 滟y n 滪y 橹l 斑bn 斓l n 眩x u n 谛d 娴x in熟s h 璀cu璨cn 湛zhn 恬tin逶wi 迤y 安谧m 牦mo牛 潸shn然 娓wi繁衍yn 篝gu 火 脍kua 炙zh 巉chn 擎qng皑i 砭bin 镢ju 烙lo印 镳bio 炽ch多音字:削xio 削皮 横hng 横暴 哈h哈哈大笑 抹m拐弯抹角 xu剥削 hng 纵横 h哈达 m 抹布词语:渺小 奇伟 清寒斑斓 迷离 炫目 晶莹 参差 谛听 娴熟 摇曳 璀璨 凝重 缤纷 勾勒 颠簸 戈壁 肃穆 涟漪 妩媚 震慑 伫立 粗犷 安谧 篝火 沟壑 谦卑 灵感喧嚣 炫耀 猥琐 赫然

8、袅袅不断 如泣如诉 瞬息万变 稍纵即逝 扑朔迷离 海市蜃楼 潸然泪下 得天独厚 脍炙人口 自然而然 安家落户 世外桃源 虚无缥缈 首屈一指 超尘脱凡 重峦叠嶂 微不足道 自惭形秽 眼花缭乱 分道扬镳 2、精彩的描写句仿 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赏析:这个句子抓住“窄”、“急”、“曲折”、“多滩”等词语,运用排比句式突出了江水之险。语句整齐简短,给人深刻的印象。山的好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前面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赏析:这个句子突出了山峰的特点高,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山峰有了人的动作,化静为动,显得

9、生动有趣。 “上有六龙回曰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李太白这几句诗,写得深,写得活现;没有夸张,没有虚伪,完全是写实,把巫峡这一段险恶奇伟的形势,表现出来了。赏析:本句恰当引用了李白的诗句,生动地突出了巫山险恶奇伟的形势,起到了以一当十的效果,且使语言富有文采。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赏析:这个句子生动地写出了云雾的奇幻多变。两个比喻的连用,与庐山的对比,突现了巫山云雾的神奇有趣。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

10、旋上升。赏析:此句细腻地描写出水声的婉转柔和,比喻巧妙恰切,语言优美动人,引起人无限的遐思。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色种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赏析:此句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青海湖独具的魅力:“蓝”。先用排比句描写出湖水的独特,然后联用两个比喻,生动传神地写出湖水的明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语言极为美妙动人,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这么美的一些句子,你不想自己也试一试吗?请做仿写练习: 以“树的奇,_”开头仿写第句。 以“车流”为话题仿写第句。 以“桃花”为话题仿写第句。 仿照

11、第句的两个比喻句,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巫山云雾的神奇多变。 以“细细谛听,乐曲_”开头仿写第句。 以“雨后蓝天的美,_”开头仿写第句。多彩的语文常识赏精美的古诗谚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猴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青滩叶滩不算滩,空冷才是鬼门关(谚语)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三、精段阅读究(一)巴东三峡中描写巫峡的两段文字,可带着以下几个问题精读。2、巫峡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1、文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举例说明,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巫峡的江水、山和云的特点各是怎样的?3、文中两处引用的作用是什么?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仿写。5、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什么思想感情?6、请

12、以导游的身份向父母或朋友介绍巫峡的景致。(二)周庄水韵第4-6段可从以下几点探究。1、作者向我们描述了哪几幅图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作者为什么略写前两次而详写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3、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4、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说说它的精彩之处,并练习仿写。5、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的?6、作者通过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是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7、如果你去周庄,你会对周庄的哪一方面最感兴趣?为什么?二单元学习的知识点:(一)常识部分:1. 作家作品: 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体裁是消息,作者是许基仁、刘广、林榕均,这三个人都是人民日报

13、的记者。本文选自2001年7 月14日人民日报。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特写,作者周婷、杨兴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通讯名作100篇19491999。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作者梁家新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8年第九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谭士珍,著名记者。本文选自晚报文萃1990年第5期。文体知识:新闻作为一种文体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其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它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通讯。(1)消息的要素及结构特点:消息有

1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消息的结构: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中)。(2)特写及其特点:特写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它侧重于“再现”,采用文学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二)基础知识部分: 1. 应掌握的字词:萨s矜j n阪bn噙qn翩pin淇q冉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