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255567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别了,不列颠尼亚 杨明凤 07汉文(1)班 202301024025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背景(新闻知识)、解题 1A.同学们,有一首歌:“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B.背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给英国。 邓小平同志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地

2、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最终在1997.7.1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收复香港,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当时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的场景。(板书题目) C.知识:(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新闻的六要素是五个“ W ”和一个“H”: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 how:何果 2解题: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含义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

3、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从字面上看,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 二、初读课文(字音、脉络) (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标题、导语、主体和背景、结语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 2、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 (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

4、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二)主体部分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四个场景 1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3段)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2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第 5、7段)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3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8)。 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4第四场景:7月

5、1日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10)。 (三)背景第 4、 7、11自然段。 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历史与现实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 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 杨明凤 07汉文(1)班 202301024025 四、精读课文(学生提问、教师补充) 1(1)第一段中两个“最后”有何表达效果? 明确:表明这一切,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港督的交接,英国米字旗再也不会再这里升起; “最后

6、时刻”起强调作用,鲜明指出这一时刻的意义,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是值得庆贺的大事。 2.(1)第二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 3(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明确: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中国人收回香港的自豪。 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日落余音如何理解?为何加标点? 明确:英国自称“日不落帝国”喻指“永远都掌握着统治权力”现在

7、香港回归,英过对香港就是去了统治权。象征英国殖民通知的太阳就落下来了,故称“日落余音”; 加标点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3)“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有何含义? 明确:对比手法,是作者在继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 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4)“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深意? 明确:视觉效果,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4(1)第四段交

8、代哪些内容? 明确:形象生动描述港督府的建造情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 (2)“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含义? 明确: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 5(1)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有何作用? 细节描写作用 明确:不列颠尼亚号和巨幅紫荆花图案形成鲜明对比,说明英国在香港的统治即将结束,而作为特别行政区的紫荆花图案即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香港即将回到祖国怀抱; 国旗是国家

9、的象征,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含蓄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庄严而喜悦的心情。 6第二段“蒙蒙细雨”第六段“雨越下越大”有何作用? 明确: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杨明凤 07汉文(1)班 202301024025 7作者为什么要十分精确地写出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156年前) 明确:对于国人而言,英在香港进行的这段殖民统治历史是刻骨铭心的,不应忘记。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的一天; 作者丰富的情感,是通过精确地记下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 朴实语言鲜明对比(升起、降下)饱含了对长达一个半世纪殖民

10、政治结束后的欣喜。 8“世人瞩目”“易帜”? 明确:人们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交换旗帜,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 9“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含义? 明确:对于国人而言,英在香港进行的这段殖民统治历史是刻骨铭心的,不应忘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归。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家主权的体现。作者郑重地记录下五星红旗第一次在香港升起的时刻,含蓄地表达了庄严而喜悦的心情。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 10“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消失”

11、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 暗示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以征服者姿态出现在这片土地。 11(1)第11段,写精确的时间,目的在于? 明确: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2)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明确: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五、扩展延伸中国政府为什么能

12、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国际法,是正义之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2)7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与英国关系的改善,为中英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3)“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4)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