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物流管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55371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物流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整合物流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整合物流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整合物流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整合物流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物流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物流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概念类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物流系统: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物流管理的概念: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 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控制,协调工作的总和。运输:指通过合理的方法,利用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实现物的载运及输运。集装化运输的概念;是指使用集装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裸装货物、散粒货物 和体积较小的成件包装货物等适于集装的货物,组成一定规格的集装货件,经由 各种运输方式所进行的运输。集装化运输的概念;是指使用集装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裸装货物、散粒货物 和体积较小的成件包装货物等适于集装的货物,组

2、成一定规格的集装货件,经由 各种运输方式所进行的运输。储存:在任何社会形态中,对于不论什么原因形成停滞的物资也不论是什么种类 的物资在没有进入生产加工、消费、运输等活动之前或在这些活动结束之后,总 是要存放起来,仓库:是指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库存: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了将来的耗用或者在销售过程中为了 将来的销售而储备的资源。装卸搬运的概念: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仓库内部等)以 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搬运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 称为搬运。两者全称装卸搬运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 辅助

3、物等的总体名称销售包装是指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店和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包装。运输包装:是指以满足运输、仓储要求为主要目的的包装。集装化的概念;又称组合化和单元化,它是指将一定数量的散装或零星成件物资 组合在一起,这样在运输配送、储存保管、装卸搬运等物流环节中可作为一个整 件进行技术上和业务上处理的包装方式。流通加工的定义:是指根据客户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实施的简单加工作 业活动的总称。配送的概念: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 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制定地点的物流活动。自营配送: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

4、 业内部以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第三方配送:是指为供需交易双方的提供部分或全部配送服务的一方,第三方配 送是交易双方把自己需要完成的配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来完成的一种配送运作 模式。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的本质是通过作业活 动的规模化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配送中心的概念:从事配送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 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

5、; 条形码:是由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 字以及符号组成的信息。电子商务的概念:就是基于互联网技术,旨在创造性的推动物流行业发展的新商 业模式。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 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 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 结构和模式。供应链管理(SCM)概念(P263):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系统进行计划、协调、 执行、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P270):是指在供应链中两个独立的企业个体为了达到某 一特定

6、的目标和利润而相互维系的一种关系供应链战略联盟的概念:是指在同一条供应链中企业之间形成的合作伙伴,它们 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都能结合在一起使用,从而获得企业在设计、制造、 产品或服务提供上的共同利益。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四方物流的概念(P316):(核心思想)第四方物流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物 流信息的高度共享与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国际物流的概念:广义的国际物流研究的范围包括国际贸易物流,非国际物流和 国际物流交流等,狭义的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国际贸易物流,即组织货物在国际间 的合理流动。逆向物流概念;物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7、绿色物流概念: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的 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口岸物流:口岸物流是指口岸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货物集散的优势,以先进的 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为依托,以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为支撑,以现代信息技术 为手段,以优化物流资源整合为目标,突出口岸集货,存货,配货的特长,以口 岸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口岸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 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保税物流的概念:保税物流是指保税状态下货物在保税监管区域,场所或者网点 间的流通,包括保税货物在供应销售链上的采购,存储,简单加工,增值服务, 检测,维护,配送,分拨,运输,

8、流转,调拨等,不含加工贸易企业生产链上的 物流和传统的口岸通关物流。二分类从不同角度对物流的分类:1. 按物流系统涉及领域分为:宏观物流,微观物流。2. 按物流系统的性质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3. 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4. 按物流对象分为:一般物流,特殊物流。装卸搬运的分类及方法(P139)。(1)按装卸搬运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 卸、汽车装卸(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吊上吊下方式、叉上叉下方式、滚上滚下方式、移上移下方式、散装散卸方式(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垂直装卸、水平装卸(4)按装卸搬运对象

9、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间歇装卸三特征类物流系统的特征:(1)动态复杂性(2)整体目的性(3)系统可分性(4)系统的效益背反现象(5)追求整体效益(6)通过信息反馈加以控制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1)现代物流管理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2)现代物流管理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3)现代物流管理注重整个流通渠道的商品运动(4)现代物流管理即重视效率更重视效果(5)现代物流管理是对商品运动的全过程的管理(6)现代物流管理重视以信息为中心配送的特征:1. 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者输送2. 配送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3. 配送是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4

10、. 配送是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供应链特征(P260):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多级性、增值性、跨地域性、利益的对立统一性、协调整合性、虚拟性。要素类物流系统要素:系统资源,物流功能,节点路线,支撑手段,物流基础,组织及管理,系统的流动合理运输五要素;距离、环节、工具、时间、费用。四内容类流管理的内容有:客户服务管理、物流服务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专业管理、 物流供应链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1)资源信息(2)市场信息(3)运能信息(4)企业物流信息(5)物流 信息管理内涵类绿色物流内涵:1.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发展2. 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产

11、品的全生命周期。3. 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是多元的逆向物流内涵:(1)逆向物流是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以及相关信息, 从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沿供应链渠道的“反向”流动过程。(对象来看)(2)是为了重新获得废弃产品和有缺陷的使用价值,或者是为了对最终产品废弃 物进行正确处置。(目的来看)(3)是为了实现逆向物流的目的,逆向物流包括对产品或者包装物的回收,重用, 翻新,改制,再生循环,垃圾填埋等多种形式。(活动构成来看)五作用类物流的作用:保值,节约,缩短距离,增加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商 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仓储管理作用P116:(1)协调产销时间矛盾(2)协调产销地域的矛盾(

12、3) 协调市场供求矛盾装卸搬运作用:(1)装卸搬运是物流各环节相互转换的纽带和桥梁(2)装卸搬运影响物流质量与物流效率(3)装卸搬运已经成为生产及流通中的重要保障和组成部分流通加工的作用;1、流通加工弥补生产加工的不足2、流通加工方便用户。3、流通加工为流通企业增加收益4、流通加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5、流通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配送中心的作用:1. 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2. 实现储运的经济高效3. 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和专业化4. 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5. 完善连锁经营体系六合理化和不合理化及措施物流合理化的措施:计划化、共同化、直达化、规模化、社会化、服务化。一:合理运输五要素;距离、环

13、节、工具、时间、费用。二: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P107(1)空载:空车无货载行驶(2)对流运输(倒流运输):又叫相对运输,指同类的或者可以相互代替的 货物相向运输(3)迂回运输:不经过最短路线而选择绕道而行的运输方式。(4)过远运输:舍近求远的货物运输,即不就低、就近获取物资而是从远 处调运同样物资。(5)重复运输:同一批货物从产地运抵目的地的途中,未经任何加工和必 要的作业,也不是为了联运及中转需要而在途中停卸、重复装运的现象。(6)无效运输:运输物资中无使用价值的杂志中的泥土和砂石含量过多。(7)运力选择不当:未正确的选择运输工具(8)超限运输:超长超重等。三: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P10

14、8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实行轻重装配、 商品解体装配、改进商品的堆码方法(2)减少动力的投入、增加运输能力。(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4)开展中短距离的运输体系(5)直达直线运输(6)配载(7)“四就”直拨运输:就车站、码头、就库、就车等。(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库存合理化:合理库存量、合理库存结构、合理库存时间、合理库存网络。不合理流通加工的形式,1. 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2. 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3. 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4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流通加工合理化的主要措施。P1771、加工和配送相结合2、加工和配套相结合3、加工和合理

15、运输相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 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1、自营物流模式的优势与缺点优点:(1)对供应链各个环节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容易与生产和其他业务环 节密切配合。(2)可以合理的规划管理流程,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流通费用。 (3)可以使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配送以及生产支持从战略上一体化,实现准 时米购。缺点:(1)增加了企业投资负担,削减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企 业配送效率低下,管理难与控制。(3)规模有限,物流配送的专业化程度非常低, 成本较高。(4)无法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5)企业配送的产品单一,主要配送 本企业生产的产品。2、物流外包的动因与负面影响(P314)。动因(1)降低成本的动因(2)提高客户服务水平(3)减少资本投资(4)获 得物流专业技能(5)专注于核心业务(6)分散市场风险负面影响:(1)失去控制(2)难以获得组织的支持(3)可能会降低客户满 意度(4)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