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2550119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全集(上册)(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4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

2、科的学习。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2.新课讲授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

3、并记录操作过程。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请举例说明。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

4、指尖上”的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二、课堂导学合作也探究探究学习一: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学生完善教材P4页的表格。教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以下即可。)教师: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学生:(天气预报。)教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

5、法。以上我们通过两个实践活动,了解了信息的含义,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信息。学生:教师: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实践学习二:将班级成员平均分成四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做裁判,记录活动完成时间,防止违规现象。然后展示游戏规则,分发纸条,注意纸条上的号码各不相同。四组学生同时按规则开始游戏,各组裁判记录游戏过程,比较传输结果和原始电话号码是否相同。讨论: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教师:总结存储性(纸条、磁盘文件)、传递性学生:请网虫组同学打开各自的文件,发现共享的信息没有丢失。教师:总结共享性。讨论:哪几组所传的电

6、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教师:总结信息的失真性。讨论: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那么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广播、电视、电话、E-mail、QQ、MSN、邮局邮寄信件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又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的主要特征。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

7、归纳出信息的含义和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信息技术与信息的编码教学目的:(1)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3)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难点:信息的编码方法。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引入: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课程表上写的是什么课?做一做: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其中

8、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说一说:观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视频后谈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讨论学习:请举例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分类填写到下表中:类别实际应用科学计算导弹核武器、原子能潜艇、超音速轰炸机、神州六号辅助教学远程网络实验课堂、虚拟生物实验辅助设计photoshop、3dmax,AUTOCAD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围棋自动控制无人控制自动生产线,自动售票机电子商务电子商情、电子合同、电子贸易、在线付款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发展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2)展望20

9、世纪90年代以来,寻找替代硅晶制造芯片的新材料。例如: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作芯片的生物计算机。让计算机具有处理模糊概念的本领。虚拟现实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给予的,所以绝对不会超过人类。讨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消失,同时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断出现,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课堂小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后记:这节课是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及信息的编码有所了解。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10、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二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 息。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

11、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信息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形式、数量、来源等,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信息采集卡”的运用使得信息需求分析这项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四教学方法:情意导入、演示、引导讨论五教学手段: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六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一、复习:1、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传播要素: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2)信息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2)信息技术的发展

12、历程:语言的诞生; 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通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 (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4)信息技术的应用(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消极。 以“提出问题问题求解归纳练习拓展”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二、情境引入前段时间很多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在假如我们也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怎样搜集资料、如何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呢?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电子作品,名字叫“爱鸟仔”

13、,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 作品里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2、 从那里获得作品中所需要的这些信息?3、 作品是以什么形式展示给我们看的啊?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这个是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1、确定信息需求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然后确定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再列出信息需求清单,将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列出

14、来。2、确定信息来源信息需求确定后,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哪里方便寻找所需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的三个方面去寻找:通常信息来源的途径: 来源示例说明媒体报纸 书刊 广播 电视 音像制品 网络 其他_包括各种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提供的是人们加工过的信息或转载信息,要考证其出处及权威性他人老师 父母 同学 朋友 专业人员 其他_能为你提供所需信息或如何找到所需要信息的人事物本身动物 山河 风雨 表情 行为 化学反应 活动过程 事件现场 其他_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的各种特征等,可获取没有加工的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

15、可信。因此,应尽量拓展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选择的信息源应当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触及的。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3、采集信息信息采集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媒体、通过与他人交流息、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来获取信息。1)、通过检索媒体采集信息。如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2)、通过与他人交流采集信息。如学习上请教同学或老师,形式上有面对面或电话、网络等3)、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获取信息。通过直接观察事物本身或事件发展过程获取信息信息采集的原则是:(1)主动及时原则;(2)真实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