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549116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这首词。2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3.感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并从这美丽景色中体悟到作者自由、闲适的情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播放渔歌子的歌曲录像,让学生反复看和听。一、由歌曲入手,走入渔歌子1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和歌曲同时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很多画面,交流交流:在画面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用词语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你怎么说呢?2刚才的歌好听么?我听到有的同学还跟着音乐唱呢。这可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歌词中含蕴着一首千古流传的

2、经典诗词,你知道是哪几句么?找学生念。3还有谁知道?也来念念。4真好,你们刚才念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词渔歌子(板书二、读,读出词的味道(一)读出节奏1(出示整首词)谁来读给大家听?2指导。诗词的读法和文章不一样,诗词在古代都是用来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含有很强的音乐感,这就要求我们读的时候要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再来试试。3指名读。(二)读出味道1诗词言情,诗词言志,诗词很多时候是一幅画,我想知道,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什么?一幅美丽如画的景:(读出了美丽)作者描述的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景色很美)我们来看看画中都有什么?2.填空: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这水、这白鹭、这桃花,你想

3、填上什么呢?( )西塞山 ( )桃花 ( )箬笠和蓑衣流水( ) 鳜鱼( ) 白鹭( )( )斜风 ( )细雨3.把这首词中省略的词句补充出来,连起来说一说。4. 好一幅江南的景色!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这里的景色?(美丽)5. 很恰当,但是少了点特色。北国的大雪纷飞是美丽,中原一望无际的麦田是美丽,南国的满目的翠绿也是美丽。春天有春天的美丽、夏天有夏天的美丽。所以,美丽这个词有点空洞。我们抓住这里景色的特点来说:6. 填空:的江南7.所以我们说,这真是美丽的江南!这青的山,白的鸟,粉红的桃花,青绿的流水,吹面不寒的微风,细如牛毛的细雨,真是让人感觉“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5谁再来

4、读?让我们感受到着美丽的景色。6.还读出了什么?一份愉快的心情:7.感受到作者心情很愉快。8.心情愉快的时候一般用什么来形容呢?9.词中没有一个写心情的词语啊,你怎么就体会到了作者愉快的心情呢?10.在一个人的眼睛中景色的美丽一定和心情有关。你听,作者一边垂钓一边还吟唱着歌呢(吟唱渔歌子)11这是在唱歌么?这是在朗诵么?这是一种怎样的读法呢?(吟诵)12.古人写好诗词以后就喜欢吟诵。吟诵很好玩,也很简单,他有一定的规则,每一个字的长短都有讲究,一般是12声的字读长一点,3、4声的读短一点。至于每一个词语的高低自己做主。13学生练习。15真是一个悠闲自在的人啊!这份悠闲从词中的一句话可以直接看出

5、来。一个悠闲自在的人:16能在这样美丽的景色中垂钓,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才高唱: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里的“归”是什么意思呢?17在这如画的世界里,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的垂钓,没有人打扰,可真是悠闲自在啊!同学们,读到这里,你的心中还有什么疑问么?三、探作者,体会词中的别样深情1我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张志和喜欢垂钓,但是,他钓鱼却与众不同鱼钩上从来不设诱饵!2.说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么?这个作者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呢?3.猜一猜,张志和是个怎样的人。4出示张志和的介绍。张志和,初名龟龄,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唐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又赐名“志和

6、”。后来因事贬官。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唐肃宗曾派人寻找与他,但是都没有找到。5.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再来看这首诗,齐读。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个“归”字还仅仅是回家么?6.也正是有这样宁静的心态,闲适的心境,眼睛中才有美丽的景色,所以,整首词明丽俊美,深得人们的喜爱。齐读。7.甚至,这首词流传到日本,当时日本天皇、皇亲国戚、学者名流争相仿效渔歌子,从此日本一些喜爱中国诗歌的人开始学着填词。可以说,这首诗宛如架在中日之间的一座桥梁齐诵:渔歌子四、深思,探究词作的别样美妙1.这首词之所以经典,除了描述景色的美丽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首词语言非常漂亮,有的句子的成为千古绝唱。猜猜是哪个句子?小组交流,说出理由。其实,那一句是千古绝句已经不重要了,到今天为止,这首词已经整整流传了壹千多年,整首诗都已经是千古绝唱了。让我们背一遍吧。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