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54891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与探索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促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速流动,经济在国家间高度融合,区域性经济集团不断纵深发展,基于各种商业目的的产业联盟不断涌现。企业在此背景下,发展战略呈现不断外部化的特点。产业链的分解导致一个企业如果不开放,不和外面进行联盟,将无法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企业趋向于通过联盟的形式在区域或产业中争取形成更有利的影响力量,以争取市场和优势地位。产业内部的企业倾向于根据产业技术的内在关联和专业化分工,组成产业技术联盟,从而形成技术研发的合力,规避研发风险、扩大技术影响,更新创造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本文通过对国际卓有影响力的蓝牙产业技术联盟、蓝光光盘产业技术联

2、盟、GSM产业技术联盟的研究,探索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发现联盟通过产业内部的深入合作,加快了技术研发的速度,而且迅速扩张到全球市场,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案例一、蓝牙产业技术联盟 1994年,爱立信研究开发蓝牙技术,意识到要获得成功,必须得到业界其他公司的支持与应用,便联合IBM、英特尔、诺基亚等公司于1998年2月组建联盟。 1999年12月,3Com、朗讯、微软和摩托罗拉加入了SIG,共同构成了SIG的九个创始公司;2001年2月,蓝牙技术联盟正式注册为非上市公司,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实体。截至2007年1月初,蓝牙技术联盟的成员已经超过了7000家,几乎覆盖了全球各行各业,包括通信、网络

3、、外设、芯片、软件等行业的厂商,甚至消费类电器厂商和汽车制造商也加入了该联盟。 联盟的运行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的年费和产品注册费。其主要花费用于市场分析和研究、技术规范的制定、联盟的日常运作等方面。 蓝牙技术联盟内部主要沟通手段包括:一、蓝牙年会,为联盟的成员提供产品互操作性测试平台,增强蓝牙产品的互操作性,并促进产品进入市场;二、全体成员大会,为全体成员深入了解蓝牙技术联盟的机会,也是委员会和工作组季度性碰面的机会;三、成员圆桌会议,为更新联盟管理结构的成员,收集有效的反馈信息及提供资料。 蓝牙技术联盟的主要服务及推广措施包括:一、培训,为成员提供认证培训以及核心规范培训,帮助成员了解各种核心

4、规范,并按要求开发产品,完成产品认证;二、开放平台,为其成员、客户、媒体及所有对蓝牙无线技术联盟感兴趣的单位提供交流机会;三、产品展示日,为了满足媒体、分析员及公众的需求,在世界各地开展产品展示活动;四、贸易展览,参与世界性的贸易展览会,扩大蓝牙技术联盟的影响力,推动蓝牙产业的发展。 蓝牙技术从实验室进入市场经历三个阶段,蓝牙技术联盟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组织角色。第一阶段的产品用户为专业用户,他们追求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而对价格不太敏感。蓝牙技术联盟主要的任务是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协调联盟内成员的技术研发工作。第二阶段的蓝牙产品嵌入中高档产品中,有关的测试和认证工作也初步完善。主要用户是商业

5、用户,他们出于商业和业务的需要而使用蓝牙产品,可靠性和实用性是他们最关注的方面。第三阶段是在2006年以后,蓝牙技术开始在家用电器、数码相机及其他各种电子产品中普及应用,消费者对蓝牙技术和蓝牙产品的认知度不断加深,加大对蓝牙产品的宣传,积极帮助其成员开拓市场。 案例二、蓝光光盘产业技术联盟 蓝光光盘联盟是一个由企业自发组成的行业组织,是一个注册的独立法人组织,而不是公开贸易的组织。联盟成员包括硬件生产商、软件提供商、媒体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其他对蓝光光盘格式感兴趣的法人实体。2002年2月19日,索尼、飞利浦、松下3家公司联合日立、先锋、三星、LG、夏普和汤姆逊成立蓝光光盘创始人组织(B

6、DF),并共同发布了使用蓝色激光的光盘标准。之后,BDF开始向有意签署使用授权合同的设备制造商及媒体制造商公布规范手册并提供使用授权合同。2003年5月,日本电气厂商三菱电机宣布加入BDF并成为第十名创始者,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蓝光光盘创始人组织的实力。蓝光光盘创始人组织大多是全球声名显赫的厂商,是世界知名电子企业,同好莱坞的各大制片商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们对蓝光光盘标准的推进以及联盟的发展,产业化进程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蓝光光盘联盟的各级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制定、开发、完善、推广蓝光光盘格式规范,其主要的管理功能也围绕着这个主要任务展开。一、研发职能,蓝光光盘联盟下辖的技术任务组和技术专家组,都是

7、为了开发、制定满足市场需求的蓝光光盘格式而设立的。二、测试职能,蓝光光盘产品与蓝光光盘格式的兼容性测试、蓝光光盘产品之间的互交换性测试主要由服从委员会及其下辖部门承担,通过测试中心负责开发测试规范和测试方法,对BD产品的兼容性及互交换性进行测试和验证。三、授权职能,使用蓝光光盘商标,根据蓝光光盘格式生产蓝光光盘产品并在产品上打上蓝光光盘商标,使用蓝光光盘发布影音内容,都必须得到蓝光光盘联盟的授权许可,蓝光光盘联盟理事会指定专门的授权组织负责联盟的对外授权业务,目前该组织是索尼公司。四、宣传拓展职能,促进委员会为推广蓝光光盘格式,促进蓝光光盘产品的多样性,积极开展BD产品的展示活动,开展教育、培

8、训活动。蓝光光盘联盟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回顾过去一年中BDA的活动,发布下一年度的活动计划。 案例三、GSM产业技术联盟 GSM联盟(GSM MoU Association)于1987年9月成立之后,致力于推进GSM标准的完成和推广。1991年GSM移动网络在芬兰开始投入商用后,GSM迅速发展为全球通用的无线通信标准,为全球提供广泛而富有前景的声音和数据服务。截至2007年2月22日,GSM联盟在全球21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700多家移动电话运营商成员,还有187家制造商和供应商作为合作成员支持其发展。目前GSM联盟为超过20亿家客户提供服务,覆盖全球30%的人口,占有全球移动电话用户8

9、2%的市场份额。 产业技术联盟的特征 产业技术联盟体现三大特征:一、产业技术联盟的主体是企业,产生巨大的外部规模效应,产业联盟的成员之间围绕价值链而形成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二、产业技术联盟的本质是技术联盟,运作高效,形成协同效应,产业联盟整体优势大于各联盟成员优势之和;三、产业技术联盟内部联系比较松散,是一种相对松散的产业组织形式,并非一定是独立实体,内部的竞争和非竞争企业基于技术创新目标而形成联合体,并将技术目标扩展成为一种技术愿景。 产业技术联盟形成动因 联盟管理比较复杂,由于组成产业联盟的主体比较复杂,既有企业、也有大学、研究机构,甚至还有政府,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合作网络。从企业这

10、一核心主体的角度来分析,产业联盟的形成动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经济动因、技术动因和市场动因。 产业技术联盟的合作形式及选择 产业联盟的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合资、合作研发协议、产品联盟。 合资:由产业联盟中的多家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而形成一个新企业。这种方式目前十分普遍,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合资的方式,合作各方可以以各自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资企业中,其主要形式是股权制合资企业。 合作研发协议:为了研发某种新产品或新技术,合作各方可以签订一个联合开发协议,联盟各方分别以资金、设备、技术、人才投入联合开发,开发成果按协议各方共享。这种方式由于汇集了各方的优势,因此大大提高了成功的可能性,

11、加快了开发速度。另外,各方共担研发费用降低了各方单个的研发风险。这种联盟可以包括大学、研究院和企业在内的众多成员,研究成果则归所有参与者共同享用。其具体形式主要有产品开发联盟、交换技术信息、技术标准联盟等。 产品联盟:联盟内各成员围绕产品生产而展开合作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扩大增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实力,具体形式有联合生产、产品品牌联盟、供求联盟、生产业务外包等。 产业联盟的形式是灵活的、多种多样的,只要合作各方目标责任明确,可以任意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合作。在选择产业联盟的具体合作形式时,应该考虑企业的技术生命周期。在技术生命周期的引进阶段,联盟合作倾向很高,这时可以组建研发联盟共同开发新产品;当联

12、盟各方给新生产业带来补充性的技术与资源时,可以通过生产联盟方式,以初期的低成本将这些技术与资源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发展;在成熟时期,市场已经确立,技术也为人所知,这时可以组建营销联盟来保持市场结构;在充分发展及衰退时期,技术优势的下降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尤其是替代产品的威胁,将促使公司通过内部发展、兼并收购实现特定资产的内部控制,这时可以组建合资合营公司。 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探索 为整合北京市材料分析测试领域的资源和优势,促进北京新材料行业发展,由北京新材料中心、科研机构、企业共同联合组建的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联盟在多个检测领域中位居全国权威地位,是相关的检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定者。北京

13、分析测试服务联盟的产生推动了与促进分析测试标准的建立,使企业接触和获取分析测试新技术更加便利,共享测试资源;分析测试联盟则有利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联盟加强成员不断与外界进行技术信息交流,获取外部新技术。 成立两年多来,北京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在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分类试点、市场导向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联盟整合了北京地区的优质测试机构资源,联盟采用理事会制。经过整合后联盟发挥着资源整合、成员交流及整体展示的作用。北京材料测试服务联盟品牌形象塑造在网站建设、媒体宣传等方面得到体现,在新材料产业、科技日报等平面媒体及搜狐等网络媒体进行宣传;与北京电视台合拍联盟电视宣传片。联盟在与国内相

14、关检测机构交流和同时,开展国际活动。联盟积极进行模式探索创新,先后以高校、地方院所、科技园为试点,进行重点支持,为联盟的成长提供经验支持。联盟规模不断壮大,现已发展17家理事单位。 就目前联盟来说,结合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规律,有两种发展方向:一是朝协会型发展,逐渐完善职能使命,逐渐转型为以公益检测服务和分析检测行业自律为主;一是朝实体型发展,逐渐完善分析测试联盟实体功能,重点把握今后发展方向,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产权及政策的影响。 鉴于北京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的联盟,现阶段可以发挥其组织功能,在现有基础上有的放矢的进行点线突破:一、通过品牌塑造与推广,将北京分析测试服务联盟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公益性检测服务品牌;二、通过信息化整合,将测试平台融入行业发展,完善网站及数据库建设;三、通过建立委托外包机制、联合申报课题、建立有利益导向的内部协作机制;四、通过建立与国外及国标委的关系,加强对中小材料企业的技术扶持,参与建立测试领域标准体系,增强联盟的凝聚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