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2546417 上传时间:2024-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含义,分析其成因及表现;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名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交流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资料,提高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向和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特点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正确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济全球化趋向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1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

2、挑战并存、繁荣与危机共生,因而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2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勇于面对全球化,主动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原因和突出表现。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查阅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资料;调查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国际品牌。教师准备:根据教学需要搜集、整理影像、文字、图片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材料研习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

3、新课:(请部分学生展示并简介其收集到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国际品牌。课件显示:波音717、737、747、767、777系列飞机。)师:同学们知道波音飞机产自哪个国家吗?(学生不难回答出:美国。)师:40多年来,波音公司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军用飞机、卫星、导弹防御、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先者。波音公司为全球145个国家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波音在全球70个国家以及美国48个州共有雇员近160000名,主要业务基地集中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普吉特湾、南加州、威奇塔和圣路易斯。一架波音新型飞机零件近400万个,其中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只有30%,其余分别由英国、意大利、

4、西班牙、中国等国的相关企业加工制造。1995年,波音公司签订了在中国生产新一代737部件的合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尾段;上海飞机工业公司生产水平尾翼;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生产垂直尾翼。2004年,波音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将为波音飞机提供零件和组件,包括波音787梦想飞机的方向舵。21世纪初,世界各地飞行的一万多架波音飞机中,有超过1/4的飞机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部件。当然,中国的知名品牌走向世界的事例也很多,如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产品得到德国、美国消费者信赖等。问:从上面这些事例中,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

5、叫“经济全球化”了吧?(学生思考、回答。)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全球化”一词最早是在1985年提出的,用来概括此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竞争和制约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习新课:(一)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形成师: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1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问:为什么在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才

6、成为一股席卷全球的潮流?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共同探讨有哪些因素促成了经济全球化趋向的出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入手: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首先需要怎样的国际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及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根本动力何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有怎样的发展经济的要求?在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过程中,谁扮演着主角?)师:经济全球化趋向形成的原因是: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趋向缓和的国际形势为世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现代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

7、动当代世界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冲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开展广泛的经济贸易往来和深入的国际分工合作,以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要求,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带动了贸易、科技、资本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国际化,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正是这些

8、因素的推动,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指导学生自学课本的相关内容,总结经济全球化趋向的表现。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要讲解。)(1)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师:经济全球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指导学生完成对本课“史海拾贝”内容的学习,找到当今世界影响较大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并从世贸组织、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中选一个作较详细介绍。)师: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各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便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形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

9、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区域经济集团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短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区域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各区域组织通过谈判并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使各国逐步参与并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系与融合。经济区域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化的归宿。1995年1月1日,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

10、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课件出示材料)材料一 年代 国际直接投资 1960年680亿美元 1996年32330亿美元材料二 从1989年到2001年,国际贸易年均增长6.1%,比世界经济增速高出2.5个百分点;世界货物贸易额增长1倍,全球跨国直接

11、投资增长2.8倍。师问:我们从上述材料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师: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表现。(3)跨国公司发展迅猛,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课件出示材料)当今世界经济中,跨国公司扮演着主要的角色。1997年全球共有跨国公司4.5万家,其子公司25万家,平均一个公司拥有国外子公司5.5家。这些公司控制了世界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产品研究和开发的80%90%,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90%。其中,由世界权威性财经杂志财富每年评出的全

12、球500强,虽然在数量上只占跨国公司总数的1%左右,但其销售额却占全部跨国公司总销售额的90%。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加快了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同时,也为国家与地区之间深化经贸往来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遇,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跨国投资对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为这些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上获得主动、赢得优势创造了条件。师问: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鼓励其相互交流。)师: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向加快,资源配置国际化,经济管理国际化,经济活动越来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

13、限”。跨国公司利用人才、资金和技术等优势主导着本行业的世界市场。超大型的跨国公司是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形成超国家生产和销售网络,由此加速生产、资本、贸易国际化步伐,将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师:经济全球化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给社会和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由一两位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师:经济全球化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也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师问: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选择下列问题分别展开讨论:

14、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得到哪些益处?)师: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各国、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也由此获得引进资本、技术、管理经验、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机遇;经济全球化使合作与协调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师;总的看来,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但同时又形成“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的局面。尤其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师问: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为什么是

15、一把双刃剑?(课件出示材料)材料一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受益于国际贸易,其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额的20%。20世纪90年代初,占世界人口总数10%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只有0.6%,1997年则仅占0.3%,甚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穷国与富国的平均收入已相差74倍。材料二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97年贸易和发展年度报告称:“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两极化的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处于贫富两端,各占世界人口20%的国家相比,穷国和富国的比例,后者为前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了60倍。”师问: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应能答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是国际贸易的最大受益者,由于南北财富分配不均,全球经济发展更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学生讨论、回答。)师:经济全球化既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等原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技术水平过于落后,没有核心技术,产品无法和发达国家产品进行完全对等的竞争。另外,我们也要思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引进了外国公司,是不是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