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544641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项链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 初三年级课时:1 提供者: 柴红革单位:涑水初中一、教学内容分析。项链是莫泊桑的短篇精品,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本文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学习本文,可让我们进一步体味作为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作品的魅力;学习本文,可从思想上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目标(1、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2、培养学生学习多方位多角度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能力。3、引导学生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的同时,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摒弃虚伪和丑陋4、组织学生即兴表演和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引人人胜

2、的故事情节、出色的心理描写,塑造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富有个性魅力的女性形象玛蒂尔德。学生对小说故事有一定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认识。我教这一课,力图从“接受美学”和“人性论”的角度,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正是通过教师所讲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确定本节教法的指导思想是,以生为本,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分组讨论完成任务过程中,使学生从使用者转变成一个创造者,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和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具体做法如下: 提问法 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探究法 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诵读法 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讨论法 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确定目标2是教学重点;探究玛蒂尔德的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教学难点;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教学关键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忆一忆(回忆导入)(1分钟)(出示幻灯片1、2)上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作者及小说的创作背景,从

4、整体上理清了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试着对玛蒂尔德形象分析作了一些旁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学习内容是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审视、评价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师生共同回忆通过师生简单的共同回忆,直接导入本课时内容。(二)、读一读(研习心理)(15分钟)人们常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项链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精巧的构思上,更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玛蒂尔德,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光辉形象的。首先研讨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完成教学目标1)师巡回指导、点拨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小说艺术一个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那么

5、本文着力塑造的人物是谁?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主要采用了何种人物描写方法?(出示幻灯片3)用得最多的,也是最典型的是何种方法? (出示幻灯片4)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关键语句,并简要分析主要刻画人物的何种性格。3、学生深入探讨后,教师归纳总结。 (出示幻灯片5)(板书)心理描写:A:第一部分 七个“梦想”: 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上流社会生活。 B:舞会部分 四个“陶醉”: 玛蒂尔德狂热兴奋,欣喜若狂,忘乎所以。C:艰辛部分 一个“回想”: 玛蒂尔德虽并未彻底抛弃虚荣,但勇于承担责任,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自强务实。自读和小组讨论相结合,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发言本文中,有许多精彩

6、语段,言简意赅,耐人寻味,让学生在充分自主阅读、深刻领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切实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小说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三)、评一评(评论人物)(10分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总会在阅读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评”,见仁见智,自由评说。1、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玛蒂尔德的

7、心理变化、性格发展过程,对玛蒂尔德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那么,玛蒂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出示幻灯片6)(师巡回指导点拨)2、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是一种什么态度?(用三个词语概括)3、教师归纳 (具体内容见出示的幻灯片8)玛蒂尔徳该不该有梦想?该如何看待她的梦想?如何评价这个人物?(完成教学目标3)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到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自圆其说。最后请每个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分析玛蒂尔德人物的双重性格,对玛蒂尔德给一个公正的评

8、价。(完成教学目标2、3)(四)、说一说(对话文本)(4分钟)根据以上我们对文本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徳多角度的审视与评价,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亲爱的玛蒂尔德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出示幻灯片9)(五)、议一议(讨论主题)(3分钟) (出示幻灯片11)小说借助这样一个人物要告诉读者什么呢?教师稍加归纳整合通过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徳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批判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又赞扬了女主人公玛蒂尔徳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自强务实、热爱生活的可贵品质,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因贪慕一时享乐虚荣而迷失自我,而应热爱生活,脚踏实地,诚实守信,吃苦耐劳,自强务实,认真过

9、好生命中的每一天。通过同学们广泛探讨,深入领会文本主题的多义性,学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本的主题作多元解读。(六)、聊一聊(直面虚荣)(3分钟)(出示幻灯片14)玛蒂尔德的悲剧启示我们,切勿贪慕虚荣,否则你就是玛蒂尔德第二。像玛蒂尔德这样因为爱慕虚荣而导致悲剧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今天,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虚荣心?(七)、谈一谈(畅谈收获)(2分钟)(出示幻灯片17)请同学们畅谈学完这篇小说的收获。(就文本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获得的人生启示或引发的人生感悟等任何一方面谈都可以)(八)、试一试(续写后传,编课本剧并表演)(1分钟) (出示幻灯片19)精巧的构思使小说情节一波多

10、折,高潮迭起,动人心魄,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催人深思。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言犹未尽,耐人寻味,它似乎又是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是发疯,是平静,还是夺回真项链?请根据她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推想,编成剧本,将之表演出来。(课后完成)(九)、总一总(总结全文)(1分钟)(出示幻灯片20)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项链,评价了人物形象,探讨了小说的主题,故事悲剧性的结局,时刻在提醒我们大家:人生切莫像玛蒂尔德一样,让项链变成锁链!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能爱慕虚荣,应该脚踏实地。生活的真谛往往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中,需要我们用

11、心去发现,真正的幸福,要用劳动去创造。让我们每位同学用勤劳的双手去打造人生的钻石吧!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说法:(具体内容见幻灯片10)按观点分组讨论后再由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生结合现实生活,畅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愉快地回忆本节课的收获学生课后合作完成师生共同小结进一步激活思维,吊足同学们一吐为快的胃口,让他们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通过多边活动,真正实现师生、生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文中主人公的多重对话。通过同学们广泛探讨,深入领会文本主题的多义性,学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本的主题作多元解读。让同学们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实际,理性看待

12、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4,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荡涤心灵、升华人格的效果。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收获,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内容要点,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让他们在相互交流切磋中尝到学习的成功感、愉悦感和满足感,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精巧的构思使小说情节一波多折,高潮迭起,动人心魄, 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催人深思。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言犹未尽,耐人寻味,它似乎又是一个不是结局的结局。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是发疯,是平静,还是夺回真项链?请根据她的性格特征,进行合理推想,

13、编成剧本,将之表演出来。(课后完成)培养学生的归纳整合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学生语文课堂表现评价量表项目A级B级C级个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做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

14、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老师的话: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作评价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100分,最后取值为教师评、同学评和自评分数按比例取均值;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我这样评价自己”、“伙伴眼里的我”和“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八、板书设计(见PPT)九教学反思 走近文本,回归文本,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重要体现。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不仅鉴赏了小说精巧构思和布局产生的结构艺术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了小说主人公身上洋溢着的人性之美。本课时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立人为主旨,以实践为主线”的宗旨,让学生的阅读活动贯穿教学始终,给予主体极充分的阅读权、思考权、发言权,遵循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