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54461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岩石》教案(整合汇编)(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岩石教案 认识岩石教案1(4091字)课程分析:本课是岩石与矿物单元的第一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岩石,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岩石的形成,建立岩石的概念;并且初步学会记录和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由此达到标准中学生意识到岩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愿意保护岩石等目标。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了解:他们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岩石,在家观察过放在水里的岩石,有的从课外科普书籍上了解了许多关于岩石的知识,这些都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一方面学生将分享他们对岩石已有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将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并把自己的观察结

2、果记录下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教学准备和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一是淡化科学知识目标,而着重让学生参与观察岩石和给岩石分类等活动;二是不拘泥教材,学生具体认识哪几种岩石、用哪些方法认识,教师应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充实教材;三是教学遵循开放性原则,整个过程不应局限在一节课进行,课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岩石收藏活动、查询资料等活动,课后可组织学生展开岩石标本制作活动和岩石手抄报等活动,使科学学习得到更有意义的延伸;四是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主要有常见的岩石标本(假如学校没有,可以课外组织学生采集当地的常见岩石,并指导他们把采集来的岩石洗净、敲开,露出新断面,做成岩石标本

3、)、放大镜、锤子、水、稀盐酸等材料及有关多媒体课件。这些材料将为学生的认识过程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以期望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多方位的发展。过程与方法: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用简单的语言或图画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按不同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岩石的分布,建立岩石的概念;能认识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常见的岩石;知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生成过程;知道化石和煤层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从欣赏自然界中的石头美景获得美的体验,从而热爱大自然;从了解岩石的生成,意识到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教学过程设计:一、以多媒体激趣,诱发学生对岩石的原有认识1、

4、播放课件,欣赏大自然中由岩石组成的美景。2、谈话:你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岩石?3、学生发言。4、谈话: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那么,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把你对岩石的了解写在活动记录上。5、学生填写活动记录。6、组织交流学生关于岩石的已有知识。【评析】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媒体, 把学生带到广阔的大自然让学生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二、辨别岩石,建立岩石的初步概念1、谈话:大家对岩石了解这么多,那么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

5、石你能分得清吗?2、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3、学生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找出哪些是岩石并简单说出理由。【评析】师生共同举办“岩石收藏展览会”,使丰富的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此时让他们当“小小岩石鉴定家”,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增长了见识,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特征,同时也发展了学生课外采集收藏的兴趣,可谓一石三鸟。三、观察岩石,能说出常见岩石的名称和特征1、谈话:现在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用多种方法仔细观察岩石标本,并把你的观察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比一比谁的发现多。【说明】在此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提供的一些观察工具,并着重讲解稀盐酸的使用方法,科学课上强调大胆探索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重

6、要的。2、学生有序地领取所需材料并对岩石进行仔细观察,填写活动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3、交流汇报观察结果。四、给岩石分类,初步认识岩石的生成方式1、谈话:现在你能把岩石分一下类吗?你能想出几种办法?2、给岩石分类,把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记录下来。3、交流岩石的分类方法。4、谈话:你们想知道地质学家是按什么来给岩石分类的吗?5、观看多媒体课件。(介绍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以及化石、煤层的形成)6、谈话:现在你能像地质学家那样把你桌上的岩石标本分类吗?7、学生尝试再次分类。【评析】让学生先自己给岩石分类,再与同学交流,了解其他同学的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让他们了解地质学家给岩石分类的方

7、法和理由,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发现的价值,知道他们离科学家并不遥远,他们就是小科学家。五、课外延伸1、识别自己采集的岩石,制成岩石标本。2、编写一份岩石广泛用途的手抄报。教学片断赏析交流对岩石已有认识的教学片断师:现在交流一下,你对岩石已经了解了什么?生:岩石都很漂亮,有的岩石上还有各种美丽的花纹,里面还有十二生肖呢!生:岩石有各种颜色,还有的岩石是透明的。生:有的石头拿在手里不透明,放进水里才透明。师:你观察得真仔细!生:有的石头很值钱,像我爸爸上次买了一块鸡血石花了八百多元呢!生:像钻石、水晶也是岩石,它们的价格就更贵了。生:石头可以用来造房子、铺路,还可以用来雕塑、刻图章。生:古代人们用石头

8、做成兵器,还用两块石头一擦,就会有火。师:你知道得真多!生:用石头还可以烧饭。生:我还知道石头有大理石、雨花石、花岗岩、音乐石.师:音乐石?老师都不知道,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这种石头在非洲,敲击它会发出很多种声音,所以叫音乐石。生:我知道在美国有一种会走动的石头,科学家发现它下面有走动的痕迹,据考证,是自然形成的。生:我还知道在我国河南有一种麦饭石。有人做过实验,把放在水里能使小鱼的生命延长。师:你知道的真多,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在我们爱科学上看到的。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好学生!生:我还知道,一些动物死后经过很长的时间,会变成化石。师:你看到过化石吗?生:我没有亲眼看到过,但我看到过图

9、片,知道有恐龙化石、猿人化石、蜻蜓化石、三叶虫化石等,科学家通过化石能知道很多地球上以前的事情。师:看来你对化石颇有研究,我真希望你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化石来破解地球留给我们的一些难题!生:我还知道,科学家发现一种石头,里面有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因此称它为“天外来客”。生:你讲的是不是叫陨石?生:对。生:我知道,石头在大自然中,经过不断地热胀冷缩,会裂开,最后变成沙子。师:真了不起,你怎么会知道这种变化的?生:我在电视上看到的。生:我知道科学家一般用刀刻、用指甲划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硬度;用盐酸滴在岩石上的方法了解岩石的耐腐蚀性。师:在以后我们对岩石的研究中,也争取向科学家学习,好吗?【片断评析】学

10、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经验来到课堂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在与同伴兴奋地交流中不断地获取大量信息,教师在此时应该创造和谐的氛围,不断地鼓励,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从而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信息调整教学,使教学少一点呆板,多几分灵气。教学手记科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这开放性在这节课上首先体现时间的开放性,科学课堂不应以一堂课的铃声为起点和终点。鉴于以往课前组织每位学生采集岩石活动的效果较差,这次改为岩石的收藏活动则要容易实施得多。学生大多都带来了一

11、定数量的岩石,当然还有些非岩石,这使得课上别开生面“岩石收藏展览会”以及“岩石鉴定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其次还体现在科学学习的空间的开放上,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学生束缚在课堂内,“我们不能把所有孩子带到整个世界中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搬进教室。”我们让学生用语言把以往对岩石的认识带进课堂,让学生把各种场合搜集的石头带进课堂,用多媒体把大千世界的美石、奇石及岩石的形成带进课堂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材料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从而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认识岩石教案2(1711字)过程与方法: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岩石,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一些基本特征

12、。2、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语言、文字、图画等)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实验等探索性活动。科学知识: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应中的不同特征;2、知道岩石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合作探究,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习惯;2、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教学准备:分组观察实验用的岩石标号标本。、放大镜、小刀、烧杯、滴管、稀盐酸、录像或课件、盘子,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各种岩石标本,查阅的有关岩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视频导入 引出岩石1、(出示一块岩石)问:这是什么?岩石、哪些地方有岩石呢?请同学们看一段岩石的资料,播放录

13、像。、指名讲、补充小结:岩石在山上,在水中知道今天研究什么了吗?板书:岩石二、研究岩石的特征1、今天研究的岩石被老师和别的东西放在一起了,你能找出来吗?(盘子里有五块常见岩石、砖、煤、玻璃、水泥块)若找错了则追问: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2、你对这些岩石了解多少呢?3、它们的颜色怎么样?交流、补充。过渡:它们的颜色不一样,看来对于岩石的学问还真不少,还想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吗?4、小组讨论研究岩石的其他问题,边商量边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方法填写在“我们的记录”这张纸上,桌上提供的材料可以用。5、交流学法:想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法研究?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教师相机提出各种方法的注意点,如用锤子应

14、到地面上轻轻敲击岩石,头部稍偏一点;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应注意安全不要滴在皮肤和衣服上,每块岩石滴一小滴,手碰到盐酸后不要揉眼睛,立即去清洗。6、学生开始研究岩石,教师亲身介入研究活动。提醒填写研究记录表。7、研讨交流:(1)你研究岩石的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指名上台交流。(2)你是怎么知道的?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交流。动态生成的细化问题可能有:A汇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时,哪几块是颗粒组成的?其他组发现了吗?其他几块岩石是否也是颗粒组成的?B研究岩石的软硬时,怎么发现它是较硬或较软的?给岩石软硬排排队;C用稀盐酸做实验时,哪两种会冒泡?其他组发现了吗?设计疑问:为什么其他岩石不会冒泡?(问题尽量启发学生提出)(3)小结:还有别的发现吗?现在你对岩石了解多少呢?我们来开展一个抢答比赛,比比谁的反应快!三、抢答比赛识别常见的岩石1、 抢答比赛规则:老师说一个关于岩石的问题,同学们根据自己研究的发现抢答问题,谁抢答成功就可以奖到一本科学小书。问题如下:A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花白的!B哪一块岩石看起来是白色的!C哪一块岩石比较起来是最软的!D哪一块岩石是白色且遇盐酸会冒泡的!E哪一块岩石是青黑色遇盐酸也会剧烈冒泡!2、 相机总结出每块岩石的名称并小结:这些岩石就是我们研究认识的常见岩石(板书:认识常见)。四、机动:找一找生活中用到岩石的地方?说说用这些岩石的道理,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