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254238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24词五首学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词五首(讲读)【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词。2、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3、学会欣赏古诗词常用的方法“与同一时代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比较”,理解本课中的作品。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敬业敬业精神。【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并背诵这五首词。2、结合时代背景和诗人生活经历、思想风貌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与敬业敬业精神。【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古诗词常用的方法“与同一时代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比较”,理解本课中的作品。【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注释。2、背诵这五首词。【课堂学习】一、自主学习:(课文练习一)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2、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眺,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就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

3、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了词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狂气,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和思想感情。4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4、。“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5“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二、共

5、同探究:1、望江南作者温庭筠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温词也有写得清新、明快的,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请分析它是怎样清新、明快的?这首词不到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全词没有粉饰、刻板之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2、下列对渔家傲秋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

6、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B、依据词“上片抒情,下片写景”的惯常体例,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

7、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答案:B。应该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3、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记叙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的情况。B、苏轼此时40岁便自称“老夫”,颇有悱恻意味。开头说老夫本不该狂,而自己却要聊且发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出现了一点白发又有什

8、么关系呢!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D、作者是以冯唐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魏尚赦冯唐那样重用自己呢?答案:应该是: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4、下列对武陵春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早春时节。B、“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

9、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C、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做连绵不断的流水,比做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D、词写其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痛。作品由景而情,从神态举止到内心波澜,写得既真率自然如行云流水,又跌宕起伏似浪峰波谷,形成一种凄婉劲直的词风,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答案:A。应该是暮春。5、以下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

10、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B、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这说明,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C、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

11、激烈和顺利。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D、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所以最后一句不是壮语,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答案:D。应该是: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壮语,只是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6、(课后练习二)“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

12、“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附:25、词五首望江南 温庭筠晚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