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54188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可编辑】(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1(531字)存在问题:一、练习设计缺乏趣味性题型设置太过单一(应用题),可挑选些填空题、选择题,让孩子们进行智力闯关,从而体验作业也是一种快乐。二、细节的处理不够到位要善于鼓励。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更离不开老师由衷的鼓励。课堂中,我惦记着教学任务,也放不开自己,没能经常鼓励、赞美学生,好孩子可是夸出来的呀!三、对学生估计过高这节课还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把学生估计过高,我以为只要学生弄懂了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之后,解决植树问题就应该没多大的问题了,但事实出乎我的预料,因为例题是给了全长和间距求棵树,但“做一做”却是给了间

2、距和棵树求全长,属于逆向思维,所以,有好多同学就不知从何下手了,导致出错很多。其实就是在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间缺少了链接,应加强对规律的扩散教学,比如:得出规律时,可以总结一下“间隔数=棵数-1,路长=间隔数间隔长”等知识的扩散。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2(2971字)复习植树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树问题中在一条线段上植树的三种特征,并能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通过猜测、画图操作,验证,交流的方式探究三种植树问题。(3)从封闭曲线(方阵)中发现植树问题的规律。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

3、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并能够用发现的规 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方法的应用。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练习本、直尺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同学们,学校旁边有一条长100米的小路,老师要在栽几棵树苗,想请你们当回小小设计师帮忙设计行吗?(行)今天我们来研究研究植树问题中的奥秘。二、探究规律。(一)1出示题目这条小路长100米,每5米栽一棵小树苗(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马上列出算式:1005=20(棵)理解题意a、 指名读题,从题中你了解到

4、了哪些信息?b、 理解“两端”是什么意思?指名说一说,然后实物演示。指一指哪里是小棒的两端?说明:两端要栽就是小路的两头要种。学生动手操作。拿出小棒,同桌间互相说一说,画一画,摆一摆。同桌互相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a、指名说一说:你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上黑板上来摆给大家看一看。b、数一数你们刚才摆的小棒,它们之间有几个间隔?一共摆了几根小棒?c、间隔与种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师说明:开始大家算出的1005=20,这个20并不是表示可以栽20棵树,而是指共有20个间隔。2改变题目条件变为: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理由。(可用线段图表示)1.学生试

5、解答2.用小棒检验3.说一说你的想法间隔数与栽树的棵数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试说后,教师小结。4. 基本练习:同学们做操,某竖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 的距离是24米,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这一行 有多少人?5. 提高练习: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栽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二)出示例2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两馆间的小路”指的是哪一段?“小路两旁”指的是要栽几边?2、学生互相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师提示:我们现在可以假设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18米,其它条件不变,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要求完成:你一共摆了几根小棒?每一边的小棒根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3、全班交流4、

6、教师小结这种情况属于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即植树棵数间隔个数1。(三)用摆小棒的方法教学例3教师小结:两端封闭的情况下 植树棵数间隔个数三、练习应用1.一要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2. 在教学楼前植树,每4米栽一棵,20米内可以在多少棵树?四、课堂总结五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但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_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的道理。比如:用排队人数与间隔数的关系抽象出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在编写时,都是给出路的长度,求间隔或棵数,但在练习时,很多

7、题都是间隔数和棵数,求路的长度。避免上节课出现问题的同时我还针对上节课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质疑,让生生互评或师生互评,重点表扬大部分学得好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教学理念: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以数学活动为形式, 使学生经历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全过程,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设

8、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通过课前活动,以春季植树为素材,从让学生初步认识间隔,感知间隔数与棵树的关系。二、以一道植树问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高潮。三、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了解植树问题的实质。四、多角度的应用练习巩固,拓展学生对植树问题的认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单纯的用规律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对学生有些难,所以我在课堂中重视规律更强调方法,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体验是学生从旧知识向隐含的新知识迁移的过程。教学中,我创设了情境,向学生提供多次体验的机会,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

9、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图形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数形结合意识的渗透。直接例题导入,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模拟实际栽树,通过线段图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树”之间的关系,就此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让学生自主选择短距离的路用画图的方式得出结果。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是我感觉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有时过高的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造成站位过高的局面。今后的教学中要全面、深入的了解

10、学生,充分做好更方面的准备。2023年植树问题教学反思3(2680字)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第117118页。二、教材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知道 “植树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情况,理解与掌握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2.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经历观察、比较、发现、概况等数学活动,培 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感悟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3.能运用规律或研究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获得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所学的方法解

11、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 与棵数之间的关系;解决与植树问题具有相同数学模型的实际问题。五、教学准备:学习单、多媒体课件、小树和小路模型。六、 教学过程:(一) 问题导入: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什么呢?教师组织学生认识手中的间隔,并认识它们存在的规律“间隔数+1”(二)探究新知:1.队列问题:出示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植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学生队伍中存在间隔,通过学生站一站,数一数等形式总结人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并出示课题。2.植树问题:(1)体会“化繁为简”思想:问题导入:同学们到

12、达目的地,又遇到难题了:在全长126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植一棵,按怎样的方案植,又需要多少棵树呢?突出矛盾:数字太大,不易思考,引导学生转换较小的数。明确思想:当遇到复杂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简单的问题,这就是“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板书:化繁为简)(2)设计三种植树方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用线段画一画的形式,同桌两人合作设计植树方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汇报、展示:小结:组织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命名,突出其主要特征。教师板书: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3)探究规律:求间隔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植树过程中的间隔,总结植树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再次对应“间隔数+1” 。在没有植树的棵数

13、时,探究间隔数与全长、间隔的关系。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借助学具、线段图等形式探究规律a:学生思考并摆学具或画线段或列算式。b:汇报: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开放间隔的长度:(出示课件)在20米的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 米植一棵,一个需要棵树?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要求:1)自己选择适合的间隔长度,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记录表。2)小组选择一种植树方式进行探究。3)可以借助摆学具、画线段、数手指或列算式的方式。a: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b:学生汇报发现规律,教师板书。c:升华:三种情况结果不同,但是在求解过程也存在着相同,都是先计算205,这就意味着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是明确间隔数。d:应用:老师检查同学

14、们的植树情况,他从第1棵树走到第20棵树时,一共走了多少米?(三)巩固提升:1.选一选:下面每一题相当植树问题的哪一种情况?(1)音乐中的“五线谱”( )(2)衣服上的纽扣( )(3)成语“一刀两断”()(4)自鸣钟九点报时的钟声( )A.两端都种 ; B.只种一端; C.两端不种。2.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4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 秒。 3. 小法官:(1)学校的教学楼每层有24个台阶,老师从1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判断:现在老师走到了3楼。( )(2)一根10米长的木头,把它平均分成5段,锯一次需2分钟。判断:锯完一共需要10分钟。( )4.学校一条大路的一边共插了20面彩旗。(1)如果使两面彩旗中间放一盆花,一共要放多少盆花?(2)如果要使两盆花之间有一面彩旗,一共要放多少盆花?(四)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植树问题的现象呢?无论哪些问题,我们都能用今天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的奥秘。教学反思: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