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540114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霓虹灯控制电路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作为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通 过这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除此 之外,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的地位和影响日益壮大,尤其实在当今的经济时代,很多 的商品都是依靠广告来引导消费者的。因此,广告作为一种很重要的媒介,已经成为了社 会宣传的主导方式。由于起多样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开发空间。霓虹彩灯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渐渐成为广告的灵魂,也成为了城市夜景一道 靓丽的风景线。刚刚学完了数电知识,正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全面掌 握了课设的基本流程,此外,分析与解

2、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此次设计我们用到了 555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74LS194, 74LS161, 74LS139以及逻 辑门电路来实现方案,充分利用了模电和数电的知识来不断解决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这也是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1. 设计意义及要求1.1 设计意义在日常生活中,霓虹彩灯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灯的种类繁多,变化多样,所以 霓虹彩灯的设计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学校安排此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们联系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和分析,而且提高了 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熟悉了各种元件的功能及用法,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最值得说

3、的是,我们讲所学知识转化为实物,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1.2 设计要求现有9只彩灯,红一绿一蓝一红一绿一蓝一红一绿一蓝一排成一条直线,试设计一控制电路,要求彩灯能实现如下追逐图案:1)红绿 2 种灯从前往后驱动点亮闪烁,每 06 秒往前进一步;2)蓝灯从后往前驱动点亮闪烁,每 06 秒进一步;3)霓虹灯控制工作状态按照上述 2至 3步自动重复循环。2. 万案设计2.1设计思路霓虹灯3种颜色的灯都需要产生0.6秒的变化跳动,所以必须给电器元件1.67Hz的脉 冲信号。考虑到这点,首先很简单想到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因为多谐振荡器可 以根据调节电阻与电容值产生不同的输出脉冲信号,使用

4、方便,易于设计。再观察设计要 求可发现红绿灯从前至后0.6秒有规律跳动,蓝灯从后至前0.6秒跳动,三种灯变化频率 相同,闪亮的时刻也相同。所以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循环输出信号,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相 连,这样既满足题意,设计又简单。2.2方案设计2.1.1设计方案一(个人方案)电路图如下上图左边是用555设计的脉冲振荡器,产生1.67HZ的脉冲信号输入CT74LS194中, 然后通过74LS194输出四进制循环信号。其中输出端Q0接1、2、9号灯,Q1接4、5、6 号灯,Q2接3、7、8号灯,再加上一个三输入的或非门74LS27,或非门输入端与74LS194 的三个输出端QO、Q1、Q2相连,输入端

5、与S1相连,这样就能产生循环发光的霓虹灯。2.1.2设计方案二(小组方案)电路图如下本电路是由555定时器组成0.6s的脉冲信号,用一片74LS161制作成4进制计数器。 用一片74LS139四进制译码器分别控制9盏灯。其中第1、2、9号灯接74LS139的Q0输 出端,第4、5、6号灯接74LS139的Q1输出端,第3、7、8号灯接74LS139的Q0输出 端。当74LS161计数产生00,01,10, 11信号并送到74LS139, 74LS139控制灯按顺序闪烁。 2.2.3方案比较方案一直接利用了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右移循环功能,方案二利用了计数器 74LS161和译码器74LS

6、139译码器实现了循环右移的功能。两个方案各有伯仲。3. 部分电路设计3.1555构成的脉冲发生器介绍脉冲产生部分电路:w-Ri:iQCi.iLDCTRETHLU1LR10图3.1脉冲产生电路555定时器的引脚图:心VCC R D847VI163VI2 251voVoVicGND图3.2 555定时器引脚图功能表:输入输出阈值输入(VI1)触发输入(VI2)复位(R D)输出(Vo)放电管Txx00导通2 Vcc3Vcc311截止2 Vcc3Vcc310导通2 V cc31不变不变表3.1 555定时器功能表如图3.1所示,该部分电路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一个多谐振荡器,它能够产生连续 的脉冲

7、信号并且频率是可以调节的。接通电源后,电容C没充电,当VC上升到时,使V0为低电平,同时放电三极管T导 CC通,此时电容C通过R2和T放电,VC下降。当VC下降到3到时,V0翻转为高电平。电 容器C放电所需的时间为:tPL=R2Cln 20.7R2CVcc2VCC当放电结束后,T截止,VCC将通过Rl、R2向电容器C充电,VC由3上升到3所需的时间为:2VtpH= (R1+R2) Cln 20.7 (R1+R2) CCC当VC上升到3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的输出端 就得到一个周期性的矩形波。电路的工作波形如下图所示,其震荡频率为f t +1(R + 2R ) C=p

8、L pH 12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就可以算出特定的频率。题目要求的是2赫兹,这样我们可以得到R1=26.5KQ,R2=30KQ,C=10叮。3.2 CT74LS194引脚图及功能介绍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成为移位寄存器。一位功能是指寄存器中所存代码能够在一位 脉冲的作用下一次进行左移或者右移。只需要改变左、右移位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左移位 或者右移位要求的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寄存器。CT74LS194是一种功能比较齐全的双向移位寄存器。它具有清除、保持、并行输入、 右移位串行输入和左移位串行输入数据等五种功能。其引脚图与功能表如下图:引脚图:1 16VCXD和C215n Qd3Ud

9、BXDu匚? 10JGNh匸g53 Mo图3-3功能表:输入输出功能说明CLK$ % 门lJ aer1erer10XX XXX0000异步清o10 1.X00e;G;Qc右移10 1X1La;G;0右移1t1 (10 X(J左移1.车1 a1XQ;Qce;1左移11I IXXABcD并行输入1于0 0XXQa0;Qc图34本次设计所用的为循环右移功能。当Si=0So=1 SR与Q2相连,置入一个初始数据1000,在连续加4次脉冲,194芯片就可以实现循环右移。根据方案一电路图知,CT74LS194芯片得到了 1.67Hz脉冲,通过CT74LS194产生了循 环四进制输出信号,使得二极管可以循环

10、发光。3.3 74LS27功能介绍74LS27为三组3输入端或非门(正逻辑)引出端符号1A-3A输入端1B-3B输入端1C-3C输入端1Y-3Y输出端逻辑图如下双夕I直插封装功能表如下 = A + B+CInputsOutputABCYLLLHXKHLXHXLHXXL4调试与检测4.1调试中故障及解决办法调试中遇到了两个问题。第一次发现多谐振荡器设计正确,连线也正确,但是在proteus上面无法产生脉冲信 号。检验了好几遍不知道什么问题,后来经过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讨论,猜想是由于接地, 电源这两种画图没有统一标注,画的比较随便。经过同意与调试之后,终于成功的将多谐 振荡器调整好了。第二次在振荡器

11、调整好之后,CT74LS194接受的输入脉冲信号正确,右循环连接线路 也好正确。可彩灯就是不亮。排查好久终于发现是接地符号没有用导线与二极管相连,没 有产生电气节点。调整了一下接地符号的位置,电路就开始循环了。4.2调试与运行结果D1LMJ-R EBD2LED-GRBEMD3LED-REiDOD9点击运行,第一组红绿灯亮,第三组蓝灯亮;然后第二组红绿蓝灯亮;接着第一组蓝 灯亮,第三组红绿灯亮;然后全灭,再至第一组红绿灯亮,第三组蓝灯亮,三组彩灯发生 循环变化,设计成功。结束语 本次课程设计,我从中收益良多:首先,这次的广告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综合运用了数电所学的各种元器件,并且巩 固了数电理论

12、知识,以及提高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次的课程设计,加强了我的动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了解了以前一知半解的东西,比如一些芯片的用法,如 74LS194、74LS161等芯片的功能及用法。第三,为了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专门学习了 proteus软件,对其基本操作有了深入的 了解与掌握。而且,通过这次的学习,我的自学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第四,在做小组方案时,出现了很多的意见与分歧,但在经过激烈讨论之后我们达成 了共识。这个过程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如何去分配工作,如何去 解决设计过程的问题。第五,通过这次课设,我基本掌握了课程设计的流程,过程中

13、要学会如何去学习你没 有遇到过的东西,如何去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关键,并且要在此基础上不断 创新,这就是我们可是的目的与意义所在。第六,做实物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认真调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遇见问题要 冷静对待,从调试中获得一份快乐和一份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的能力。第七,痛苦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但只要坚持,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样才能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对我而言,知识上的收获很重要,精神上的满足也令我十分开心。挫折是一份财富, 经历是一份拥有,通过这次的课设,我真真正正的学习懂了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和宝贵的 经验。参考文献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2006.12 王兰君.新编电工使用电路 500 例,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 何绪芃,曾发柞.脉冲与数字电路 .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14 祁存荣,陈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部分) 武汉理工大学教材中心5 邓勇.数字电路设计完全手册.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6 梁宗善 .新型集成电路的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