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2536351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课文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郑和远航同步练习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派遣 梧 范围 箭步 码头 丝绸 器 赠送 镇定自假设 浩浩荡荡二、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携 携带 已 停顿 待 等待 夷 平安三、词语积累。1.七上八下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左顾右盼等2.如鱼得水 暴跳如雷 如虎添翼 口假设悬河 胆小如鼠 程度如镜等四、美妙的修辞。1.D2.德芙巧克力带给你花的芬芳,蜜的香甜。3.“暖冬”羊绒服饰让您的冬天温暖如春。五、课文直通车。7 第一次 顽强探究精神 扬帆起航 友好交往 战胜凶险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1.(1)这次航行充满了凶险。(2)狂风吼叫着撕裂。(3)面

2、对如此险境化险为夷。2.比喻 拟人 海上浪很大,危险3.狂风吼叫着撕裂。 不但狂风吼叫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而且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4.镇定自假设的人(此题答案详情见:郑和远航阅读答案)(二)1.D2.因为 所以3.怨天尤人 自暴自弃4.每一个船舶模型上面雕刻的文字。5.列数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每一艘穿都有很屡次受伤和遭遇灾难的经历。6.人生和大海中的船舶一样,都不会一帆风顺,都要经受挫折和困难。7.例如:我会获取到这样的精神力量:面对困难,不再畏惧,而是勇往直前,在逆境中,不再自暴自弃,而是奋起直追。七、课外阅读。阅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五年级语文下册郑和远航

3、课文原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宏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装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辞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

4、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说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夸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快乐,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非常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然而,这次航行

5、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吼叫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假设,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

6、到祖国。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到达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究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如今,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课文郑和远航教案目的预设: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分清条理,能讲述课文大意,知道课文详写第一次航海经历,略写后六次。明确中心段落。设计理念: 明确高年段学习目的,不逾越,不饱胀,认真落实好第一课时目的。强化初读,引导把握课

7、文大意。设计思路: 导入,初识郑和初读,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再读,理清条理回归整体。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出示郑和图片。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所理解的郑和?2、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七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到底有多“远”?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终究有怎样的意义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郑和远航。在郑和右边板书:远航。二、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简单

8、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反响交流,理解课文内容。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三、学习生字新词 。1、请大家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教师巡视,参与学习。2、反响学习情况。练读词语。(出示)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镇定自假设、宏伟壮观、奔腾咆哮、波峰浪谷、码头、仪器、派遣、双手抱拳、赠送、撕裂、范围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不理解?“扶老携幼”借助场景描绘。“惊叹不已”迁移旧知识,练习说话。“镇定自假设”“宏伟壮观”观察插图理解。3、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

9、。请你用心去读读这些词语,你的脑子里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来呢?(狂风吼叫、奔腾咆哮、波峰浪谷)再读这组词语,读出你脑海中的画面来,读出画面的气势。类似这样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来吗?这就是学习,不仅能正确的读出,还能读出画面,还能想到同类的其他词语。但,学习,还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要把词语放回到课文里,这样就能把词语学活了。谁能回忆刚刚你读到的课文,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文中是描绘什么的?(西洋的险恶)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西洋的险恶的呢?谁来读读这段话。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读了这段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西洋的险恶,除了风浪的险恶,还有什么险恶?再读读这组词语。4、指名读。(宏伟壮观、浩浩荡荡、破

10、浪西行)这组词语在文中又是描绘什么的?文中哪个自然段是直接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的呢?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生读,评价。读了这段描写,郑和的宝船船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规模宏大)规模宏大:是一般的大吗?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引导用上第二组词语中的宏伟壮观和浩浩荡荡。读出这种气势来。5、观察文中的插图,说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四、默读课文,理清层次。在理解词语的根底书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考虑:郑和七次下西洋课文主要写了哪一次?能把课文分成两段吗?1、反响:说说这样分的理由。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3、组织反响。五、再读课文,整体把握1、速读课文,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引导概括,第一次远航,其他几次远航,远航意义。)2、强调远航意义。3、谁能在黑板板书的提示下,用简洁的话来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板书:扬帆起航郑和远航 第一次 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共有七次远航,意义深远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