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53634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分类与作用1(-)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1(-)企业环境成本的特点1(三)环境成本的分类2(四)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3二、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3(-)企业对环境成本存在错误认识3(-)企业存在规避应由其承担的环境成本的错误行为4(三)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4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4(-)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4(-)企业环境成本的计量5(三)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6参考文献1 高山.环境成本核算与应用问题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1): 82-84.2 肖序,毛洪涛.对企业环境成本应用的些探讨J.会计研究,2000(6

2、): 109.3 王燕祥,李超.环境成本计算的有效方法一作业成本法J.环境保护,2003(6): 19-21.4 李顺兴,郑风英,邓南圣.面向产品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价J.漳州 师范学院学报,2004, 17(3): 78-83.5 许家林,王昌锐.论环境会计核算中的环境资产确认问题J.会计研究,2006(1)内容摘要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为切入 点,详细探讨了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与作用,初步研究了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提出了以绿色供应链为基础的控制方法。一些企业已从为污染治理而治理转变为 开始注重企业环保投入和环境成本核算,这对企业有效落实环保责

3、任制有着重要 意义。对制造型企业中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控制,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 能源、原材料的消耗,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对新材 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企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同时,它对我国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管理随着经济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此 同时,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有 必要对环境成本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企业实际加以研究,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指导。

4、一、企业环境成本的含义、特点、分类与作用(-)环境成本的含义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环境成本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往往是从其各自 特定的立足点或目标出发,得到的环境成本定义也各不相同。蒋洪强认为“环境 成本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引 起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 响而采取的防治措施成本。”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认为,环 境成本是“依照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 的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 本。”笔者认为,企业环境成本是指企业本着

5、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了预防、恢 复或补偿因其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 成本,以及因为耗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二) 环境成本的特点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定义,可以发现环境成本具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企 业环境成本可能出现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其产生动因具有 多样性。2.不均衡性。环境成木的不均衡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生时点 的不均衡性,环境成本项目支出不像其他成本项目如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那样均 衡地发生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其往往具有突发性或不可预见性,例如:当企业环 境污染物的排放积累到一定程度,其危害可能会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也

6、有可能 在环保部门的检查中因环境问题的影响受到罚款等。3.滞后性。由于环境本身具 有一定的承受、容纳能力,同时企业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并不明 显,有时其形成的损失和危害是潜在的,这使得环境成木具有时滞性,其大小及 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完全掌握清楚。4.增长性。一方面,公众对环境保 护的重视以及对环境质量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企业所承担的环境保护的责任日 益加大,环境支出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法规的纷纷出台, 对企业的约束力逐渐增强,也使得企业的环境支出额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三)环境成本的分类现在,国内外对环境成本核算的理论和运用研究越来越活跃,众多学者从不 同角

7、度对环境成本进行了分类。从理论上来说,在环境经济学中,根据环境成本 的负担者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外部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和内部环 境成本(私人成本)。在实践中,每个国家的分类方法又不尽相同,如美国EPA 将环境成本划分为传统成本、潜在隐藏成本、形象与关系成本和或有成本四类, 并且将一部分社会成本内容(即因环境负荷造成的对第三方或社会的损失)也包 括在内;F1本三菱电器则将环境成本分为直接降低环境冲击活动的成本、间接降 低环境冲击活动的成本、降低环境冲击的研发成本、社会活动成本和其他与环境 相关的活动成本。结合中国环境会计的现状,笔者认为可将我国的环境成本分为四大类:1. 事前预防成本

8、事前预防成本包括上壤、水质、空气等污染预防成本、节约资源的成本、采 购环保器材所发生的成本以及企业环保专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等。对污 染进行事前的预防一般来说是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最佳方案。事前预防成木由以 下因素构成:企业引进、研发新的生产线中,由于考虑环保因素而多付出的成本; 企业采购环保设备以及进行相关认证的花费,如“三废”排放处理设备的购买、 安装、认证的支出;在某些产品的生产中,因购党原材料的环保特征而多支出的 部分;因使用环保型设备和废物处理设备而增加的人工成本以及专业环保管理和 技术人员人工成本。2. 环境控制成本控制成本包括资源循环,废弃物循环、回收和处置成本。有些企业为减

9、轻环 境污染对产品实施回收或再造费用;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置的费 用;企业某些资源可以再循环、再利用,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资源耗费量,所耗费 的成本也属于环境控制成本。3. 事后补救成本事后环境补救成本包括整治修复土壤、水质和空气的成本,是企业由于自身 的原因对环境造成损害所花费的成本;企业未达到环保指标而需要支付的罚款、 环境事故的赔偿金与罚款;为特殊的环境问题缴纳的税款;因环境问题诉讼而发 生的费用等。(四)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1. 实现环境、社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环境向企业提供了生产的自然资源,同时企业生产环境质量的优劣 又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另一方

10、面,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又会产生大量的废 水、废气、废弃物影响着环境质量。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为环境负责的义务, 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手段合理准确地核算环境成本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确认环境成本核算范 围,对其进行计量,形成成本报告,从而进行严格控制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企业 施行环境成本控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理,整个企业的成本自然就随环境成本 的降低而降低。3. 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的需要对于环境成本核算及控制的研究有助于完善环境成本理论。目前,在木课题 领域的研究中,尚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环境成木核算和管理制度, 对过度使用和破坏的资

11、源不能进行有效的计量,致使人们对自己的活动和消费行 为难以明确责任,环境费用的外部性十分严重。因此,进行环境成本研究,有助 于为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依据,并为完善环境成本理论提供参考。二、企业在环境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将提高生产效率放在第一位, 追求经济效益,把目标定位于刺激消费、追求消费数量的增长与企业利润的最大 化,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只讲经济效益,不讲企业环保责任,只能带给企业暂时 的“繁荣”,从长远看,这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当前,忽视环保 投入和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在一些企业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企业对环境成本存在错误认识认为

12、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企业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难 以做到合理兼顾,政府应给予企业污染治理更大的资金投入。长期以来,我区的 部分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三高一低”的经营道路,很少考虑资源能源的浪费、物 料的循环利用、对环境的污染等环境问题,往往只顾搞好生产,片面追求利润, 对环境污染的治理缺乏积极性,认为环保工作投资大,而无直接的经济效益,加 上环境问题般具有潜伏性和滞后性的特点,那些投入较大而无助于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的污染治理项目,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难以主动去实施。即使在 日常经营中的环境管理措施,很多情况下也仅仅是一种应付法律或行政强制的被 动反应,求得环保部门少找麻烦。(二

13、)企业存在规避应由其承担的环境成本的错误行为排污企业不是积极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而是偷排、暗排、超标排放污 染物,把原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治污成本转嫁到了大众的身ho执法检查和暗访 中发现,不少企业没有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环保设施,即 使建立了环保设施,但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时并不运转。遇到执法检查,企业 往往会采取办法或以各种理由蒙混过关,使治污成效大打折扣,形成了企业盈利, 政府和社会公众为企业环保成本买单的情况。(三)造成“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企业不计成本地违法违规排放污染物,却得不到应有的制止和惩罚,使其 在成本相对低的状态下继续生产经营,取得市场竞争中的“

14、比较优势”,而守法 守规的企业由于在污染物防治方面增加了投入,相对提高了生产经营成本,反而 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企业甘愿缴纳排污费或受罚而 污染环境,也不愿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实施rr效的环境治理。三、加强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措施(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企业环境成本确认是环境成本核算的关键,只有准确的确认企业的环境成本 才能正确的核算企业的环境成本,从而为环境成本控制提供基础。按照联合国国 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的观点,如果企业环境成本直接或间 接地与通过以下方式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有关,则应当将其资本化:一是提高企 业所拥有的其他资产的能力,改进其安全性

15、或提高效率;二是减少或防止今后经 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三是环境保护。总Z,不管环境成本是否会使得企业的 经济利益增加,只要它们能对企业的生存与未来利益有所贡献,则可以将其视为 企业所支付的一种代价,进行资本化处理。同时,如果环境成本并不会在来来带 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则不能将其资本化。例 如:废物处理,与本期经营活动有关的清理成本,清除前期活动引起的损害,持 续的环境管理,环境审计成本等,这些成本并不产生未来收益,因而应作为费用 计入当期损益。长期以来的会计实践,形成了两条可用于指导费用确认的基本标准:划分资 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权责发生制或应计制。这两条标准

16、相互关联,费用究竟 应该在何时确认,部分地取决于收益的确认方式。也就是说,与环境成本有关的 会计问题,其成本是当期确认还是分期确认,这取决于与环境成本相应的环境效 益的收益期间。如果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则应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并在当期及 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即环境费用。如果能 减少和预防企业今后经营所造成的污染的成本应当予以资本化,事前预防成本中 的企业引进、研发新的生产线中,由于考虑环保因素而多付出的成本、企业采购 环保设备以及进行相关认证的花费由于其受益期间超过一期,应予以资本化,按 照其受益期限采用适当的方法分摊。另外,其他间接成本是为了减少或防止潜在 的污染,从而保护未来环境而发生的成本,也应予以资本化。许多环境成本并不 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者与未来经济利益没有足够密切的联系,因而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