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2535509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鸭2021版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5专题综合检测一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新华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解析:选B。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A项错误;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Na和H2O的反应虽然没有离子参加,但有离子生成,

2、所以是离子反应,C项错误;有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在Cl2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2(2020苏州模拟)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成暗灰色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解析:选A。A项中发生颜色变化是光学现象,属于物理变化;B项中金属钠被氧化为氧化钠,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生成了NO,属于化学变化;D项中氯水久置变为无色是Cl2H2OHClHClO平衡不断右移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3(20

3、20沈阳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解析:选D。A项,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 107 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胶体仍为

4、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解析:选C。A.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B.粮食酿酒的过程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C.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D.铁的冶炼是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2O33CO2Fe3CO2。5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

5、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 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解析:选C。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 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碳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6下列实验

6、操作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解析:选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 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 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 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与可见光的波长相当,其对可见光线有散射作用从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很小,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体积相同28

7、g CO的体积为22.4 L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ABCD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而HCl为气体,所以虽然二者体积相同,但物质的量不同,错误;同样在中所指的物质不一定是气体,错误;标准状况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质的量均为0.5 mol,故体积相同,正确;28 g CO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但条件不确定,所以体积不一定是22.4 L,错误;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物质的量越大,压强越大,正确;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

8、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正确。故选B。8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A.B.C. D1 000VM(MV2 240)解析:选B。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 molL1。9.肼(N2H4)是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常温下为液体,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肼能与双氧水发生反应:N2H42H2O2=N24H2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含电子总数为5NAB标准状况下,22.4 L N2H

9、4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AC标准状况下,3.2 g 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6NAD若生成3.6 g H2O,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解析:选D。1个N2分子含有14个电子,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所含电子数为7NA,A项错误;标准状况下肼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故所含原子数不是6NA,B项错误;1个肼分子含有5个共价键,3.2 g N2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0.5NA,C项错误;反应N2H42H2O2=N24H2O中,生成4 mol H2O时转移4 mol电子,故生成3.6 g(即0.2

10、mol)H2O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D项正确。10(2020“53”原创冲刺卷)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转移0.2NA个电子使Na完全转化为Na2O2,需要氧气的体积为2.24 LB生成6NA个NH键同时消耗3NA个HH键,即标志着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状态C常温常压下,1.42 g Na2SO4中含有的Na数为0.02NAD1 mol苯理论上可以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 mol苯分子中含有3NA个碳碳双键解析:选C。A项,Na完全转化为Na2O2,氧元素化合价变化为01,转移0.2NA个电子,需要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24 L,但

11、题中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无法确定O2的体积,错误;B项,生成6NA个NH键(即2 mol NH3)的同时消耗3NA个HH键(即3 mol H2),体现的都是正反应速率,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无关,错误;C项,Na2SO4为离子晶体,常温常压下为固体,1.42 g(即0.01 mol)Na2SO4中含有的Na数为 0.02NA,正确;D项,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1已知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a、b、c、d为反应条件)。则A、C可能的组合为()ACO2

12、、NaOH溶液BCa(HCO3)2溶液、Ca(OH)2溶液CFe、稀HNO3DNa、O2解析:选AC。Ca(HCO3)2与Ca(OH)2的反应产物是固定的;Na与O2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与温度有关。12(2020镇江月考)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发生聚沉。使一定量的胶体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浓度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某胶体遇氯化镁溶液或石膏水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使此胶体发生聚沉的“聚沉值”等于Ca2、Mg2B该胶体分散质微粒带正

13、电荷C该胶体遇氯化钡溶液或Fe(OH)3胶体可发生聚沉D该胶体的微粒直径为109107 cm解析:选C。A.胶体遇盐卤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水或Na2SO4溶液则不易发生凝聚,说明Na使此胶体发生聚沉的“聚沉值”大于Ca2、Mg2,故A错误;B.该胶体遇钙、镁易发生聚沉,而遇钠离子则不易发生聚沉,说明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故B错误;C.该胶体遇钙、镁易发生聚沉,说明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因此该胶体遇BaCl2溶液容易发生聚沉, Fe(OH)3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也可使该胶体发生聚沉,故C正确;D.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即介于109107 m之间,故D错误。13配制一

14、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一个重要的定量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时,用量筒量取9.82 mL浓盐酸C配制1 L 0.1 molL1的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量5.9 g NaCl固体D定容时,为防止液滴飞溅,胶头滴管应紧贴容量瓶内壁解析:选AC。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B错误;用胶头滴管定容时,滴管不能紧贴容量瓶内壁,以防蒸馏水附着在容量瓶刻度线上部,引起误差,D错误。14化学中有许多的“守恒或相等”。下列不“守恒或相等”的是()A溶液中,稀释前溶质质量与稀释后溶质质量B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

15、带电荷总数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解析:选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肯定不相等,C项符合题意。15(2020南京、盐城模拟)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6 g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4NAB常温下,pH1的盐酸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目小于0.5NAD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阴极得到电子的数目为2NA解析:选AC。A项,共价键数为10NA4NA,正确;B项,没有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H的数目,错误;C项,NO与O2反应生成NO2,会使气体分子总数减小,正确;D项,阳极不仅溶解Cu,还有Fe、Ni、Zn等,所以无法计算出阳极失去的电子数目,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