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253313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产生于英国判例法,目的是给予中小股东维护公司和自身利益的途径,同时还可以加强公司治理,规范公司制度完善,该制度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均有发展。我国在2005年颁布的公司法中首次引进,以法律形式出现,对旧公司法形成了有效补充。在第151条中对该制度做出了相关规范,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2006年公司法解释(一)第4条、2016年公司法解释(四)第23条至第26条也做出了细化规范,但在理论与实务界仍有一些争议。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维权意识的提高,该制度在具体社会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适用问题仍需解决。比如:关于被告的范围以及行为人的侵权类型的争议;关于原

2、告资格的讨论、前置程序中的一些例外情形和“紧急情况”的规范、诉讼费用的承担是否抑制了股东提起诉讼的积极性等,这些问题仍需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做进一步的细化。本文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部分:介绍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相关的基本理论,包括制度的概念、价值功能以及产生和发展。对该制度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然产生的价值有大致了解。第二部分:介绍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理论上的争议、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在理论上,学者对原告资格的限制是否过于严格,诉讼费用的承担是否合理争议较大;在实践中,存在被告范围界定不明确,侵犯公司权益的行为类型不明确诉讼管辖不明确,前置程序设置待完善,等问题。通过对该制度理论上争议问题的归

3、纳,及在公司及司法实践中困境的总结,与制度的应然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了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以德国与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的立法与实践,了解这些国家关于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态度和实践效果,其中,英国作为该制度的起源国,发展并不理想,反而在美国较为繁荣,日本和德国是在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引进该制度,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通过对几个国家的对比研究,主要是从对原告资格的限制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等方面在实践中对该制度发展是否活跃的影响。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如何结合本国实际来有选择的吸收、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试图探寻完善我国制度建设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健全主体资格,包括完善原告规则、健全被告资格;完善激励机制,比如合理分配诉讼费用的承担,给予原告适当补偿;完善约束机制,如健全前置程序,引入担保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