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整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253035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屋建筑学·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房屋建筑学·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房屋建筑学·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房屋建筑学·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房屋建筑学·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屋建筑学·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屋建筑学·整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023年建筑工程管理行业文档 齐鲁斌创作第一部分 概论一 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房屋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各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建筑空间原理的一门综合性的技术课程(建筑师的主要工作内容)什么是建筑?1) 建筑是以人造的,右实物限定的供人活动的空间2) 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而用物质手段创造出的活动场所3) 建筑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对象,而指抽象的物的结合4) 为人所造,供人所用1 建筑构造研究各部分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构造方法2 建筑的基本属性A建筑的时空性(1)建筑的空间性:建筑是一种空间存在,是实的部分和空的部分的统一(2)建筑的时间性:建筑的存在有时间性对建筑的使

2、用始终在时间内的存在中进行建筑的使用功能可能随着使劲的变化而改变对建筑的审美有时间因素B建筑的物质性:建筑的存在形式是物质的建筑的构成手段是物质的建筑的使用是通过物质构成的空间C艺术性:既是适用对象,又是审美对象,是一种造型艺术D社会文化性:民族性 地域性(空间维度) 历史性 时代性建筑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3 建筑的构成要素A建筑功能:指建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必须满足的使用要求B建筑技术:是建筑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技术、结构技术、施工技术、设备技术C建筑形式:相同的功能和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形式三者是辩证的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但又有主次之分,建筑功能(精神和物质的)是目的,起

3、主导作用,技术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条件,技术对功能又有约束和促进作用,这两者统一就完成建筑的物质存在,形式是功能的技术的反映。第二部分 建筑设计原理一什么是建筑设计?1人对建筑的要求A物质活动的要求人的生理要求:室内的采光和照明,窗地比,眩光,节能(遮阳),自然通风,卫生环境,室内气候,开窗面积,人体尺度,人体功效学B精神活动的要求人的心理要求:安全感,私密性,社会性(邻里交往)2.建筑设计的内容建造房屋的程序:编制计划任务书审批选勘和征用土地工程项目建筑设计设计招投标施工及验收后交付使用工程回访工程项目的建筑设计是设计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A建筑设计(狭义)B结构设计C设备设

4、计D概预算编制3建筑设计程序A设计前的准备工作B建筑方案设计C扩大初步设计D施工图设计4建筑设计的依据(规范)5建筑设计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安全二建筑设计方案建筑平面图: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切图。1)每层大约在人眼高度的地方将建筑物水平剖切后往下看所得到的水平投影图。2)它反映的是建筑物水平方向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剖面图:在适当的位置将建筑物从上到下垂直剖切开得到的投影图。它反映的是建筑物中垂直方向上的组合关系,比如不同空间的高度,建筑层数等。建筑立面图:建筑物在某个方向上的外形投影图。它反映的是建筑物的造型特征。建筑总平面图:它反映的是建筑在其基地上的位置,以及和周边建筑,周边环境之

5、间的相对关系。建筑效果图、轴测图:它反映的是建筑在建造后的形象。1. 建筑平面的功能组织和平面组合设计1) 使用空间的平面设计A 主要功能空间:明确使用功能的要求了解人体尺度,常用家具的尺寸确定所需设备和家具数量以及布置方式确定房间面积,房间形状,房间尺寸确定门窗位置和大小B 辅助使用空间:原则与主要功能空间一样,注意隐秘性C 总体要求:满足高峰时段人流(物流)所需的安全尺度符合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要求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D 走道(长,宽)门厅:过渡空间,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的作用过厅:建筑内部各空间之间的联系部分,也是人流集中交汇之处,起缓冲作用2) 垂直交通联系空

6、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要求:能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楼层确定数量:建筑类型(大流量,小流量)确定位置:靠近主要出入口,布置均匀楼梯是紧急情况下唯一的逃生和救援通道3)功能分区 例:P24各部分使用顺序和交通流线组织平面组合方式-串联:多用于厂房车间,展览馆,机场,车站-并联:有中心公共部分,其他使用空间均与之相连-混合:两者结合,整体使用一种组合方式,局部使用另一种2.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和剖面设计1)建筑各部分高度的确定层高与净高层高:露面与上层楼面之间的距离。包括上层楼板的结构厚度,不包括装修的面层厚度净高:楼面至吊顶底面之间的距离是空间实际使用需要的高度确定净高的考虑因素家具、设备的使用

7、和安置高度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满足生理、心理需求的其他因素:通风,采光节能要求相对标高:底层室内底面高度0.00 单位:m2)建筑总高度和层数的确定一些需要牢记的基本规定:-民用建筑:超过24米(除单层建筑外),为高层建筑。100米以上为超高度-住宅:3层以下为底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30层为高层住宅影响确定建筑物层数和总高度的因素:-城市规划要求-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选用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城市消防能力3)建筑物剖面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利用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原则:结构布置合理、有效利用空间、建筑体型美观-分层式,分段式建筑空间的有效利用-利用空间,丰富建筑形体

8、3.建筑体型组合和里面设计1)建筑体型和里面设计须遵循的要求a.符合基地环境和总体规划要求b.符合建筑功能的需要和建筑类型的特征c.符合建筑所选用结构系统的特点及技术的可能性d.合理应用视觉和构图的规律e.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和经济指标2)建筑立面的设计建筑形式美的几个要素:统一的均衡:统一:简单建筑,单一几何体:金字塔,鸟巢复杂建筑,主从关系,色彩材料的协调成对比均衡:平衡和谐 稳定比例和尺度韵律和节奏对比和变化3) 建筑体型的组合几类手法:对称式布局水平方向上拉伸,错位、转折等手法:形成不对称布局垂直方向上切割,加减等手法:形成建筑的雕塑感4.建筑在总平面中的布置1)建筑物与基地红线的关系基

9、地红线:是工程项目立项时,规划部门在下发的基地蓝图上所圈定的建筑用地范围红线的拐点用坐标标明,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建筑与基地红线之间的关系:5点 P532)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设计建筑物并不能孤立的只看建筑本身建筑物与周边物质环境的关系a 充分考虑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气氛b 建筑物的布置应结合交通组织综合考虑c 考虑消防问题,注意防火间距,消防通道的设置建筑物与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a日照时间 b.通风条件 c.绿化3)建筑物与基地高程的关系当建筑基地内部有坡度时,建筑师必须根据坡度的情况来决定建筑物的布置方式当坡度较小时,建筑可以采取平行于等高线布置的方法当坡度较大时,

10、建筑可以采取垂直于或斜交于等高线布置的方法第三部分 建筑结构造型建筑结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荷载,保证建筑物在受力、变形等方面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一 墙体承重结构适用的建筑类型1. 有关墙承重结构体系定义:P61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砌体墙承重体系:主要用于底层和多层建筑-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根据墙体布置分为: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2. 砌体墙承重体系特点:建材来源丰富,施工方便,对建筑平面适应性强,造价低廉砌体以受压为主要力学性能 (与材料性能有关)3. 钢筋混凝土墙承重体系1) 预制装配式特点:构件尺寸标准化,固定化对装配节点有严格的结构

11、和构造方面的要求要求建筑平面较为规整现场施工速度快、干作业(干净)使用不用灵活适用建筑类型:一般学校、宿舍、住宅、旅馆、办公(重复单元多)如果加工、运输、施工条件允许,还可在工厂将墙体和楼板预先加工成盒子,再到现场组装2) 现浇式特点:整体浇注,建筑结构整体性好现场施工,湿作业需要预支模板能适应不同形状的构件,墙体布置较为灵活需要养护,周期相对较长对环境有依赖:气温、湿度等适用建筑类型: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办公室,旅馆、病房、住宅等住宅一般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这样承重墙的布置可以相对灵活,有利于建筑空间的组合短枝、剪力墙体系较之更能增加建筑空间在使用中变动的可能性二 骨架结构体系适用的建筑类型

12、与前者主要区别:P68释放了大量空间,内外墙均不承重,只起维护作用,可以灵活分离空间和处理立面1. 框架体系最常见的骨架体系。承重构件:板、梁、柱特点:有柱网对位关系,一般为正交,也可以为斜交要选择合适的柱距,形成合适的主次梁关系使用建筑类型:内部需要大空间,空间平面对位较规整,或上下层空间难以一一对应的建筑2. 框剪、框筒体系是框架体系的改良:框架体系整体刚度弱几种形式及特点:-框剪体系:框架中适当布置剪力墙。剪力墙位置应符合结构需要,又能发挥框架体系的灵活性-框筒体系:加密周围柱距,外围成一个筒。立面处理受限制将垂直交通枢纽集中布置在中间,成为一个刚性核心筒。周围形成大面积灵活使用空间,立

13、面处理自由。适用建筑类型:框剪体系:条型建筑框筒体系:点状建筑3. 板柱体系直接用柱子支撑楼板的体系特点:没有结构梁减少建筑吊顶的需要增加了净空高度,可降低层高室内空间分隔自由度大板面荷载在一定范围内才经济结构柱距在5-7米适用建筑类型:荷载合适的商场、图书馆、仓库、多层轻型厂房、住宅、办公也分现浇和预制装配式4. 单层刚架、拱及排架体系1) 单层刚架:梁柱之间为刚性连接特点:平面受力体系每榀刚架的位置布置、尺寸可相对独立,容易造成活泼的建筑造型跨度不宜太大(18m),高度不宜太高(10m)适用建筑类型:小型室内体育场,展示场所,客运站,库房等2) 拱特点:以轴为主,受力合理,能充分发挥材料的

14、性能结合钢筋混凝土,钢等现代材料,能做较大的跨度产生水平推力适用建筑类型:大型体育场,中庭屋顶3) 排架:梁柱之间为铰链连接特点:排架之间水平和垂直方向都需要添加支撑结构能承受大型起重设备运行时的动荷载适用建筑类型:重型单层厂房三 空间结构体系适用的建筑类型前面介绍的都是平面受力的结构形式。空间结构各自受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因而结构自重小,是大型空间的理想结构形式。1. 薄壳结构:空间薄壁结构2. 网架结构:空间网状结构,相当于网格化的薄壳。由很多小杆件组成,自重小3. 悬索结构:利用钢材良好的受拉性能,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差4. 膜结构:相当于加密的悬索结构。受拉构件,材料必须是高层纤维的交织物特点:充分发挥材料性能覆盖面积大形状富于变化,有利于建筑空间和形态的构成适用类型:适用面广,大到体育场,小道建筑小品或建筑局部第四部分 建筑结构(一)地基与基础1什么是基础 什么是地基1)。基础:指建筑物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部分。是建筑的组成部分2)。地基:指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不是建筑的组成部分分天然地基,人工地基3)。基础承受建筑物的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