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252750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致青年教师读后感1000小学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读后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致青年老师读后感1000小学老师读书心得致青年老师读后感读书笔记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老师一书,之前总觉得教育理论的书比拟深奥看不懂,而致青年老师单看它的目录就比拟新颖、独特更符合我们青年老师的胃口,作为老师资历不深的我,这些珍贵意见可以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吴非老师以平易的语言,将那些典型、生动的案例娓娓道来,在工作中给我们以启示,在生活中给我们以指引,在阅读时就如同与一位智者在促膝交谈。记得有人说结缘教育是一生的幸福。然而,工作以后我却总是自怨,总找不到身为一名老师的幸福感。在边读致青年老师一书的时候,我边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与思想,却不由的有些汗颜。是啊,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我有很

2、多地方都与作者对青年老师的期待相距甚远。作为一名青年老师,我只是一味地专注于适应工作环境,在被动中进步着自己的教学和业务程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老师这一职业根本就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划,而在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无不折射着作者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吴老师在书中通过“做个有胸襟的老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仁慈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老师应该具有的理想和素养。如在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里,吴非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所以,当无法抑制自己的的冲动和伤感时,就让我们的眼泪

3、流出来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老师。说实话,面对学生,我笑过,也哭过。我曾为学生那纯洁仁慈的心灵感动得流泪,也曾为他们中一些同学的不争气而伤心落泪。事后,我还抱怨自己太没长进,感情太脆弱,但看了吴非老师这篇文章后,我明白这是我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性中最美妙的情感。作为老师,就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和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冷眼处之的人。假如我们教出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么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关注人性中最美妙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当好

4、学生们带路人,我们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原。老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所以说,老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我们不能事事斤斤计较,不能嫉贤妒能,不能心胸狭隘,我们不妨也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做一个专业知识和才能很强的老师。工作中只有爱我们自己专业才可能成

5、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而优秀老师一定是一个与书为友,勤奋好学,博才多识的人。只有这样,我们心里的底气才足,我们也才能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为学生照耀他们的人生之路。如今的孩子承受的信息很多,很快,知识面很广,兴趣很多,假如我们老师还停留在原来所学的知识层面上,不多一些一技之长,那就会变成我们自己与学生不合群,从而被学生所疏远,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老师的专业知识和才能素养应当远远高于学生,还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十八般武器,不需要样样精,但起码能通一些。在当前新大课改的形势之下,我们老师更应当表现得比学生擅长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树立典范,用我们的智慧照耀学生面前的道路。当然,读吴非老师的文字,更多地是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妙和希望。让我们教着、学着、考虑着、努力着,期待着那一天。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