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521694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要1关键字1Abstract1Keywords1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义2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21、村镇银行发展状况22、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33、小型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3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障碍4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障碍4(1)农村信用环境差4(2)政策扶持力度不够4(3)政府监管不到位,监管难度大5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障碍5(1)资金来源有限5(2)金融产品单一5(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5(4)盈利能力相对较差6(5)多种风险问题突出6四、 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相应策略61、解决外部障碍的相应对策6(1)完善信用体系

2、,优化农村信用环境6(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7(3)加强政府监管82、解决内部障碍的相应对策8(1)拓宽资金来源渠道8(2)注重金融服务创新8(3)引进与培养金融人才9(4)制定灵活的利率定价机制,提升盈利水平9(5)提高风险控制能力10结语10参考文献10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自2006年国家鼓励设立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进行增量改革以来,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后续资金不足、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的困扰,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政策预期目标难以实现,发展规划难以落实。随着我国农村新政策的推广不断加深,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有的甚至已经找到了适合的生存土壤,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并逐步实现了规模的扩大。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仍然存在着资金规模有限、缺乏技术支撑、风险隐患突出、监管力度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本文将在分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扶持对策和方向。 关键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可持续发展 问题 Abstract:Since 2006, the State encourages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typ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incremental reform

4、,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obtain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met follow-up insufficient funds, low social recognition of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a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olicy is expected to realize the goal, development pl

5、anning difficult to implement. With the promotion of Chinas new rural policy unceasing deepening,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in the vast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some even have found a suitable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soil, to alleviate the inadequate supply o

6、f rural finance, and gradually realize scale expansion. But in some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still limited capital scale, the problem of the lack of technical support, risk, supervision and lack of prominent,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

7、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problems put forward the supporting strategy and direction.Keywords: the new type of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sustainable development,problem 一、新型农村

8、金融机构定义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指出:农村金融在我国一般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的存款、贷款、汇兑、保险、期货、证券等各种金融服务,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即民间金融。然而,本文描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同于以上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根据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新设立的各类金融机构有三个,一是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二是农村地区的农民和农村小企业也可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民主管理的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三是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

9、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金融机构。 第一类是村镇银行,它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村镇银行可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村镇银行还可代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第二类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

10、融业务。它实行社员民主管理,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独立的法人,对社员股金、积累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资产所形成的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第三类是贷款公司,它是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正规金融体系大部分分布在城市地带,农村的金融布局还存在很大的空白。于是银监会于2006年12月20日出台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揭开了帷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

11、村镇银行在南方一些省市发展相对较快,在北方地区仍旧以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农村信贷机构。 1、村镇银行发展状况 自2007年3月1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在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正式挂牌开业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和成长起来,机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9月底,我国已组建村镇银行数量为799家。这与2012年5月银监会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有很大的关系,它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为15%,并明确在村镇银行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后,主发起行可以与其他股东按照有关原则

12、调整各自的持股比例,使得民间资本涌入村镇银行,成为其组建的主要力量。据统计,民营资本直接和间接持股村镇银行的比例高达74%。截至2013年10月,已实现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份村镇银行全覆盖,全国1880个县市覆盖面超过50%,中西部地区组建620家,占比62%,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和服务充分性明显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村镇银行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金融之间的供求关系,对供求关系起到了良好的调节作用。但总体来讲,我国村镇银行的资产状况较为良好,业务品种趋向多元化。例如,初期建立的村镇银行业务范围狭窄,覆盖范围少,但随着村镇银行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村镇银行开始创新业务品种

13、。由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创新研发“兴业宝”、“现贷通”、“农家乐”、“车得利”等16项信贷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问题;安徽长丰科源村镇银行针对农户推出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养殖专项贷款以及农户安居按揭贷款;澳洲联邦村镇银行推出了针对农户的无抵押贷款,针对农村企业的订单贷、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解决农户抵押难问题。 2、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状况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中国银监会在2007年的时候开始推行的,放宽农村贷款标准的试点工作。该工作首先在青海、四川、甘肃、内蒙、湖北等六个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但是到2013年6月末,全国共有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获得金融许可证,由此可见农村资金

14、互助社的发展情况远远不如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目前,我国真正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资金互助社,它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有三个方面:社员、社会捐赠和其他商业银行借贷。相对于村镇银行而言,发展滞后和缓慢。这导致农户信贷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 3、小型贷款公司的发展状况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不断推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资本逐渐充裕,小额贷款公司在县级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浙江省为例,在2010年5月以前,浙江省就有117家符合国家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营业,总注册资本达到187亿元,但是在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小额贷款

15、公司注册资本较少,活跃程度也远远不如浙江等地区。截至2013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68亿元。从2008年底的不到500家,到2013年底的7839家,短短5年小贷公司增长达14.6倍之多。小额贷款公司多以三农政策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作为主要服务范围,并推出了多款与当地三农政策相匹配的贷款产品,并在抵押政策上进一步放宽条件。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障碍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外部障碍 (1)农村信用环境差 信用环境是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的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农村整体信用环境欠佳,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对不讲诚信的贷户缺乏有效的惩戒、制裁措施,由此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环境建设滞后。其中,农村信用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信用秩序混乱、诚信缺失等现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农户提供的信息不够真实,违背了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初衷。二是农户信用档案信息系统还不够完善,缺少农民其他收入信息,例如外出务工收入、经商收入等,导致对农户的评分不够准确。三是农村征信系统推广缓慢,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尚未有效发挥在推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中的作用。目前,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尚未完全覆盖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