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519592 上传时间:2023-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氧和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内容摘要:水质对养殖的水生动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的养殖水体(未被工业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5项指标。重金属、农药、化工污水等污染的水源,如超出渔业水质标准,则不能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对养殖用水,必须定期进行全面科学检测。如果片面检测或仅凭经验主观判断,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一 、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好水养好鱼”。水是鱼、虾、蟹、鳖、龟、蛙等水产养殖动物的生活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影响到产量和经济效益。每一种水产动物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水质若能

2、满足要求,养殖动物就能顺利生长发育。如果水质的一些基本指标超出生物的适应和忍耐范围,轻者养殖动物生长速度缓慢,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下降。重者可能造成养殖动物的大批死亡,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恶化的水质不仅有害于动物机体的健康,甚至还危及它们的生命。众所周知水是一种优良的溶剂和悬浮剂,它可溶解各种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氨和硫化氢等,也可溶解各种盐类,如亚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还可悬浮尘埃、有机碎屑、细菌、藻类、小型的原生动物以及各种虫卵等。水体中溶解和悬浮的种种有形或无形的物质和成分,其中一部分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是必需的,有一些是无益的,而另一部分则是有害的,或者在

3、含量较多时有害,同样,它们对水体中的其他生物,也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特别是某些成分对养殖动物生长和健康不利,而对一些病原体(如病原菌、寄生原生动物)的繁殖、滋生以及产生毒力等是必需的,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水质对养殖的水生动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常的养殖水体(未被工业污染),影响水质的主要指标是pH值(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5项指标。重金属、农药、化工污水等污染的水源,如超出渔业水质标准,则不能用于水产养殖生产。对养殖用水,必须定期进行全面科学检测。如果片面检测或仅凭经验主观判断,可能招致灾难性的后果。科学的检测的可得出正确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告诉养殖者水质的状况,从而判

4、断水质是否满足水产动物生长的要求,以及是否会引起动物发病。水质检测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改善水质、鱼病用药提供依据,减少因施肥、投饵、用药等日常管理造成的鱼类死亡损失。因此,水质检测是保证水质健康的必要,也是水产健康养殖的基础。二、溶解氧水产动物生命要素同人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不同的是人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而水产动物呼吸的是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体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塘致死。1. 养殖(育苗)水体溶氧要求一般来说,养殖(育苗)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mg/l(ppm),至少应保持3mg/l以上。各种鱼、虾类的需要溶解氧条件如表1。表1 各种鱼、虾类所需溶氧范围(mg/l)品种适宜范

5、围开始浮头窒息死亡鳜鱼6-81.50.8大口鲶6-91.40.7鲢5.5-81.750.6鳙4-81.550.4草鱼5-81.60.5鲤5-81.50.3鲮鱼4-81.60.5日本鳗鱼4-91.40.6团头鲂5.5-81.70.6罗非鱼6-91.50.2梭鱼5-81.80.4鲫鱼4-51.00.1中国对虾6-81.40.4斑节对虾5-81.20.3罗氏沼虾7-91.50.5河蟹52.51.5轻度缺氧虽不致死,但鱼虾生长会变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上升;水中溶氧过高会引起鱼类气泡病。2. 造成溶氧不足的原因(1) 高温。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温由10上升到35

6、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由11.27mg/l降至6.93mg/l,高温会引起水体中溶氧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他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增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 养殖密度过大。水体中众多生物的呼吸作用增加,生物耗氧量也增大。(3) 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缺氧。(4) 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如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的溶解氧。3. 引起鱼、虾浮头的原因(1)池塘或水库上、下水层温差产生急剧对流。在夏、秋高温季节,精养塘水质肥浓,白天上、下水层氧差很大,至午后,上层水溶氧饱和,下层水严重缺氧,由

7、于水的热阻力,加之风平浪静,使上、下水层不易对流。傍晚以后,如果突然下雷阵雨或刮大风,使表层水温急剧下降,造成上、下水层急剧对流,上层溶氧量较高的水迅速对流至下层,很快被下层水中的有机物耗净,偿还“氧债”,从而使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迅速下降,造成缺氧浮头。(2)水质过肥或败坏而引起。夏、秋高温季节,池塘或水库温度较高,加以大量投饵,使池水很肥。如果久晴不雨,又长期不加注新水,易使水质过肥(水色转黑)或败坏(因浮游植物繁殖过度而导致大批死亡,水色转浑发臭),引起鱼类浮头。(3)光合作用不强而引起。由于阴雨连绵或大雾,致使光照条件差,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溶氧补给量少,而池水中各种生物呼吸和有机

8、物分解又不断地消耗氧气,以致水中溶氧供不应求,引起鱼类缺氧浮头。(4)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引起。由于水蚤、轮虫等浮游动物过度繁殖,大量滤食浮游植物,使池水转清,水中溶氧主要靠空气溶入来补充,远远不能满足耗氧需求,引起鱼类浮头。4. 鱼虾缺氧时的反应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躁,水面明显看到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虾头部浮于水面,鱼虾呼吸加快;严重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甚至死亡。如武昌鱼和白鲢在0.6mg/l溶氧时开始大量死亡。长期处于1.0-3.0mg/l溶解氧时,鱼虾摄食基本停止,生长速度极慢,抵抗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经常浮头的高产池塘,饲料系数高、经常发病的原因。5. 溶氧与其它有毒物质的关系保持

9、水中足够的溶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转化和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例如: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氨和硫化氢,在有充足氧存在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耗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成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被转化成硫酸盐,变成无毒的最终产物,并被浮游生物光合作用所吸收。因此水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对水产养殖非常重要。如果缺氧,这些有毒物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据测定,当水中溶氧由1.54mg/l提高到2.2mg/l时,NH3 的含量由0.4mg/l降到0.2mg/l,亚硝酸盐可由0.04mg/l降到0.01mg/l。6. 如何增氧?最好的办法是经常注入新水,晴天中午或后半夜经常

10、使用增氧机,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新,经常泼洒微生物水质改良剂(如底改白+黑、特效底爽、粒粒活水菌/农村致富经网 /、三效救星等)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增氧方法。缺氧浮头时泼洒活性氧水质改良剂(三效救星)是水体缺氧的应急措施,但化学增氧剂从根本上解决不了水体缺氧的问题。无论何种增氧剂固体含量不能超过13%,液体含量也不能超过18%。如1亩池塘(平均水深1米),泼洒1公斤增氧剂,其溶氧也不过增加0.25mg/l,而鱼开始浮头死亡到正常的溶氧之间的差距达2mg/l以上。因此,通过适当降低放养密度、平时多注水或开增氧机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粒粒活水菌、光合细菌等)等措施

11、是水产养殖浮头或泛池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三、pH值水质状况的晴雨表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这是因为pH值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如NH3 和H2S等有毒物质,由于pH值的不同,其毒性也不同。1. 水质pH值的控制标准海水养殖pH值一般应控制在7.5-8.5之间。水体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pH值的变化对水产养殖动物和水质均有很大影响。2. pH值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直接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对水产养殖动物都有直接危害,甚至致死。酸性水中(pH值低于6.5)可使鱼虾血液的pH值下降,削弱其载氧能力。造成生理缺氧症,尽管水中不缺氧但仍可使鱼虾浮头。由于耗氧

12、降低,代谢急剧下降,尽管食物丰富,但鱼虾仍处于饥饿状态。pH值过高的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鱼虾大批死亡。如鳗鱼在pH值低于5时,鳃变红褐色黏液分泌增多,呼吸衰竭而死亡。pH值在低于4或高于10.5时,鱼虾不能存活。3. pH值对水质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使水中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不易分解。pH值高于8,大量的铵(NH4)会转化成有毒的氨(NH3)。pH值低于6时,水中90%以上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总之,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增大水中有毒物质的毒性。4. 如何调节水体pH值水质偏酸:当pH值小于7时,可全池泼洒20ppm生石灰提高pH值0.5左右。水质偏碱:当

13、pH值在7-8.5之间时,适宜于鱼虾生存,当pH值大于9.0时,可采取措施降低pH值,降低pH值的最好方法是换水或注入新水。也可全池泼洒降碱灵来降低pH值。但每亩每次泼洒不得超过1公斤,宜采用少量多次的办法。四、硫化氢(H2S)水体中剧毒气体1.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H2S)是一种可溶性的毒性气体,带有臭鸡蛋气味。有两个主要原因导致产生硫化氢:一是养殖池底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二是异养菌分解残饵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2.水体中的硫化氢的控制标准水产养殖(特别是育苗)生产中,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应该严

14、格的控制在0.1ppm以下。3.硫化氢的毒性硫化氢对于水产动物是种剧毒物质。大约0.5ppm的硫化氢可使健康鱼急性中毒死亡。当水中的硫化氢浓度升高时,鱼虾的生长速度、体力和抗病能力都会减弱,严重时会损坏鱼虾的中枢神经。硫化氢与鱼虾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降低血液载氧能力,导致鱼虾呼吸困难,造成鱼虾中毒死亡。硫化物在水中能常以HS 和H2S两种形式存在,S的量极微,HS 和H2S的比例受pH值调节,转化形式如下:H2SH+HS- H+HS- H2SH2S有毒,HS- 无毒。等量的H2S,pH值越低,毒性越大。按H2S的离解常数,当pH值为9时,约有99%的硫化氢以HS- 形式存在,毒性

15、小;当pH值为7时,HS- 和H2S各占一半;当pH值为5时,则有99%的硫化氢以H2S的形式存在,毒性很大。由于海水的pH值较高,所以海水养殖受到硫化氢危害的机会比淡水养殖小。4.维持池水硫化氢不超标的方法(1)充分增氧,高溶解氧可氧化消耗H2S,并可抑制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与繁衍。通过泼洒高效增氧剂如三效救星,加开增氧机可达到增氧的目的。(2)控制pH值:pH越低,发生H2S中毒的机会越大。一般应控制pH值在7.8-8.5之间,如果过低,可用生石灰提高pH值,但应注意水中氨氮的浓度,以防引起氨氮中毒。(3)经常换水:使池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降低,同时向新水中添加Fe、Mn等金属离子能沉淀水中的H2S。(4)干塘后彻底清除池底污泥,如不能清除,应将底泥翻耕曝晒,以促使硫化氢及其它硫化物氧化。(5)合理投饵,尽量减少池内残饵量,定期施用浓缩光合细菌及粒粒活水菌和清水素等。五、氨(NH3)水产动物的隐形杀手1.氨的来源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而产生。氨对水产动物是种剧毒物质,养殖池中由于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2.水中氨的控制标准氨对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由于个体和品种差异而安全浓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