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2515271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调研报告为认真贯彻区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 精神,根据区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区卫生局 领导班子除完成区委要求的蹲点调研企业和村以外,还对*街道的农村卫生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针对街道农村卫生 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出加快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一、基本情况*街道下辖40个行政村,地域面积 62.9平方公里,人 口 7.9万,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一 *街道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下有2个社区服务站、27个村卫生室和1家民营医 院。*街道卫生院有正式职工 5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38人,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27人。*街道卫生院承担全街

2、道基本医疗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任务。XX年底,卫生院门诊人次达 53095人,业务收入378.81万元。近年来,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 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卫生服务年活动的通知 等文件,明确了农村卫生工作的任务和重点。*街道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在每个村设立公共卫生 联络员,建立责任医生驻村团队,公布姓名和联系电话,为 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卫生服务,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XX年,我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工作,*街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方式方法,进 行层层发动和广泛宣传,调动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 积极性。据统计,XX年,

3、*街道参合农民54223人,参合率 达68.6 %。XX年度,参合农民补偿人次26694人,补偿总金额328.9万元,受益率达45.8 %。改厕工作逐步推进,新 农村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环境逐步改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街道农村卫生工作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调研情 况看,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与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和日 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卫生经费短缺,保障机制不健全。财政对*街道卫生院的投入数虽然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由于基数少,占财政支出 的比例仍然不高。由于投入不足,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和基本 医疗服务设施改造及设备更新进展较为缓慢。人才匮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卫生技术人才

4、不足、质量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农村卫生院表现的尤为突 出。*街道卫生院现有正式在编职工5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8人。从职称情况看,中级职称有11人,占28.9 %;初级职称有27人,占71.1 %;无副高职以上职称人员。按 学历情况看,本科以上学历 7人,占18.4 %;大学专科学历 18人,占47.4 %;中专学历8人,占21.1 %;高中及以下 学历5人,占13.2 %。由于基层生活条件苦、工作环境差、 工资待遇低,造成卫生院人才引不进、能力难提高等难题。农民卫生意识落后。农民的健康常识和自我保健知识缺 乏,对卫生保健知识、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了解甚少, 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

5、健康的生活方式。近几年来,流 行性出血热疫情在*街道有抬头趋势,占全区总数的 61.7 %。农民参合率低。至去年年底,全区参合率已达 91.03 %, 而*街道近3年的参合率分别为 62%、71.2 %、68.6 %,导 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 *经济发展滞后于其他街道,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 *街道群众的风险意识比较差,缺乏自我 保护意识。村卫生状况亟待改善。*街道从XX年开始实施农村改 厕工作以来,通过拆除露天粪坑、改造户厕、建造公厕和净 化沼气池等措施,已经有 19个行政村进行了改厕,共建设 净化沼气池1520立方米,建造公厕 56座。截至目前有 21 行政村还未实施改厕。*街道的自来水

6、普及率虽已达到98%,但部分村级简易供水站,以浅表地下井或依靠天然蓄 水为水源,极易污染的饮用水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暴发。三、加强我区农村卫生工作的建议*街道农村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我区农村卫生工作 的一个缩影。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提升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的生命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我区新农村建设 进程。增加政府投入,完善保障机制。“新医改”出台后,对 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要求逐步提高政府卫 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 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新医改”提出,政府卫生投入的重点要向公共卫生、 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因此要增强对农村卫生投入,

7、逐 年增加对卫生院基础设施、卫技人员、农村传染病防治等工 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 增长幅度,使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让农民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村级卫生服务。实施农村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建立新型服务关系,实行“上门服务、预约 服务、随访服务、随时服务”的驻村医师制度,重视农村妇 女的孕产期保健和妇女病检查及农村儿童的健康保健,特别 是对65岁以上老人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 难群体,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由社区责任医生 开展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实施农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 每个村落实公共卫生联络员,重点履行

8、好辖区内公共卫生相 关资料的统计、健康宣传资料发放、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了解困难群体及重点疾病患者基本情况等公共卫生任 务。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保障能力。“新医改”政策明确, 明年我国将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120元,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 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 6倍以上。因此我区要进一步加大 对“新农合”的投入,政府应较大幅度提高对新农合基金的 补助,农民个人出资也应相应提高,以此提高筹资水平,提 高对农民的保障能力。同时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每季度向 各村公布报销受益情况,保证参合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 监督权。积极做好对参加合作医疗的

9、农民每两年一次的免费 健康体检,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人才是卫生事 业发展的前提,要根据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和卫生院 职能的转变,逐年增加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人员的比例,按 核定的人员编制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加强人才培养,提 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继续抓好新招考录用的医学生上岗前到 区级医院进修制度,积极研究和改进基层卫生人员的在职教 育、知识更新、进修等方式方法,加大区级医院对基层卫生 人员的业务指导力度,健全区级医院牵手社区和万名医师支 援农村卫生及定期下乡义诊等各项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系 统而富有实效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提升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常识。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和上街义 诊咨询、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开展公共卫生及其相关法 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疾病预防和健康知识,培养农民科 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 动,积极推进改水、改厕进程,消除“四害”,把疾病预防 控制在源头,改善农民的居住卫生环境,减少疾病,促进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