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251488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 所谓 “四化”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从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学习化、思想内容实践化四个环节入手。此设计从生活动身、又回来生活,既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符合人的逻辑思维特点,又贴近新课程数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现以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为例,谈谈小学数学“四化”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应用。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的起点是培育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应用意识。对于一节课,在设计时,老师就应创设生动好玩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景,把抽象的数学学问与生活

2、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把数学学问转化为生活学问,把数学课堂转化为生活课堂,激起学生探究的爱好,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设计时,一起先便创设了以下情景: 师:中心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老师放一段片头音乐,你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好吗?(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 生:新闻联播。 师: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出的呢? 生1:晚上7时。(板书) 生2:19时。(板书) 师:谁的对呢?咱们一起看看电视,看电视上写的是什么时刻。 (播放新闻联播片头) 生:19时。 师:那晚上7时对吗? 生:也对,19时就是晚上7时。 师:事实上,晚上7时就是19时,他们是两种不同的计时法。 板书:计

3、时法 2.问题内容教学化 学生是主体,但老师不是无所作为。有了问题,怎样来解决问题,便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了。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学问和阅历,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然后在组内沟通,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参加到各组中刚好撷取信息,适时引导调控。此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之处,设计中应更细致。在24时计时法中,我紧扣问题,层层推动,做了如下设计: 师:现在屏幕上出现了两种计时法,这两种计时法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你又较喜爱哪一种呢? (小组探讨,分组汇报) 师:小结事实上,12时计时法在口头沟通中人们更常用。24时计时法在书面上更常用。并

4、且24时计时法更简明不易出错,所以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时间精确性要求高的部门一般都采纳24时计时法。 (展示课件) 同学们看,这是李阿姨的火车票,看到这张火车票,你知道什么?又想到什么? 从上海到苏州,她下午什么时候到上海火车站比较合适? 这是机场的登机时间告示牌,你认为要坐本次飞机的人什么时候到机场合适? 这是邮局的取信箱。你知道了什么? 生活中你还在那些地方发觉过24时计时法计时的呢? 3.教学内容学习化 教学化的学问必需通过学生学习化的行为,才能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问。通过组织学生的小组探讨,提出方案,然后学生个人或小组针对确定的方案进行自主探究,或探讨、或试验、或举例验证自觉矫正

5、错误,逐步得出结论,形成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老师依据同学们存在的共性问题、疑难问题、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组织学生汇报、探讨、沟通,老师进行启发点拨,并引导学生回顾探究过程,归纳总结思索方法,使学生由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建构数学模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既习得学问又驾驭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紧跟学生探讨,呈现表格后,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真是擅长视察的孩子。那再细视察一下这个表格,你能找出两种计时法的相同的地方吗? 生1:在上午时表示同一时刻的数字是相同的。 师(马上)看,上午835,和24时的835是不是一样? 师:从什么时候起计时起先不相同? 生:(可能)说是12时,

6、 师:指着12:37,一样吗? 得出结论:从13时起先,两种计时法同一时刻表示的数字起先不相同。 生2:两种计时法中的同一时刻表示多少分的部分是相同的。 那么,从13时起先,该怎样把12时计时法的时刻转化为24时计时法的时刻呢? 又怎样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转化为12时计时法的时刻呢? 生:12时计时法的时刻转换为24时计时法时只要在整点部分加上12就行了,24时计时法的时刻转换为12时计时法时只要在整点部分减去12就可以了。 结合课件讲解:事实上,在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时针正好走了两圈,是24时。 第一圈是从0时到中午12时,一共是12时(演示);其次圈从中午12时到晚上12时,也是12时。(

7、演示)提示,24时也就是第2天的起先,是第2天的0时。 这样,在学生的视察探讨中,解决重难点,顺当自然。 4.思想内容实践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题解决了,乐趣感受了,但学问能否经过实践的检验呢?在学生享受到学问愉悦的同时,适当的多形式的联系会让学生感受到学问运用的乐趣。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生活中数学相关学问,设计做一些相关学问练习,让学生带着思想倾一直完成问题。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自主性作业,让数学的乐趣延长到课外,让学生体验体验胜利,萌动再次学习探究的欲望。 师:孩子们真聪慧。下面打开书本89页。 (1)议一议 0时的特别性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最终一空填错了,为什么24

8、时就是第2天的0时呢?谁来讲讲? (2)说一说 孩子们动手实力真强,不知道动口实力怎么样?咱们来一个对口令嬉戏好吗?(书本嬉戏) 以上是“四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在设计中,我们还应依据不同年级、不同的内容敏捷处理,做到既规范操作又统中有变,使该设计更富有朝气活力。但在设计中,老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要留意到要有学问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指导者、帮助者。在设计时,老师应正确引导设题,力求设计的问题精确、精练,有针对性;同时,问题要有肯定的开放性。“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根据老师的思路去想,去解决问题,千人一法,有违与新课程提倡的算法多样化,也不利于学生创建性思维的培育。相反,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回答问题,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思索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方法不同,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同,这有利于培育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张华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