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251380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所有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交流识字方法、复现、辨析指导等,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通过观察插图、角色体验、语言品读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 3.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唤起不迷信权威、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学的话,也不定都是对的”的含义,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1.动手实践,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疑问。 2.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课件教学时间

2、: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动手做做看。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师: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就与动手做实验有关。(板书课题)二、聆听故事,整体感知1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聆听精彩的故事吧!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范读或放课文录音)2交流第一个问题。(1)“动手做做看”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妈妈、科学家郎志万对伊琳娜说的。)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如:妈妈对伊琳娜说:“不能光想问题,你动手做做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怎么想的、伊琳娜怎么做的呢?继续听。郎志万对伊琳娜说:“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

3、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2)结合生字教学:“郎”、“伊琳娜”。3.辨析:郎良,并组词 。(“伊”在汉语中表示人的姓。)(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那么,妈妈和科学家要伊琳娜做什么呢?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打开课文,认真读一读。要求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后反馈瞧,小鱼带着生词娃娃来了,你会读吗?(有条件可用课件显示:哎呀 漫出来 哄骗 鱼鳞)请两个孩子来读,注意把音读准。(用学生教读、教师范读等方式正音)3通过质疑、解疑的方法理解“漫出来”的意思,生活中你看见什么时候水在哪里漫出来?(水烧开时,水从茶壶里漫出来;汤盛的太满了,水会从碗中漫出来。)4去掉音

4、节,只剩下单独的生字,这样你还会认吗?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记的,把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交流各种识字方法。如换偏旁的方法、猜字谜等。) 5现在老师又要考考咱们在座的智慧小星星了,这些生字,你都会认了吗?请我们乘着小火车出发吧。(出示生字卡片,抽一个小组开火车读生字) 6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我们已经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里去了,它们正在邀请我们去做客呢,打开语文书,翻到第58页,去美美地享受一下这篇课文吧。四、再读课文,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jRB xgD/S/21H3 1 师: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给大家听?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在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Ef | BT|1%4-(生读后

5、交流内容。) Xnl 4L_ XgC N0 ;Wt(6 9;:s 2师:你心目中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 WvHhoLtla tivX-mvvvo /h r7O 3师:看来同学们都很崇拜科学家。那科学家说的话,你信吗?科学家朗志万就向几个小朋友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谁知道是什么? dT7C| LXxuoG (抽学生读,出示有关句子。)一个杯子装满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这是为什么? $3x,y| bo+wFyY 师:如果你就是其中的小朋友,对于科学家的话,你会怎么解释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aP= U)e|sgO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 h7B+E

6、T7*d KxiN) D TqQjR4n444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呢? *Qu (生读句子) 7:J3b.k 师:我认为这两个小朋友的话应该读出想也不想的感觉来。想也不想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词来代替?(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出示词语,积累。并把“不假思索”和“毫不犹豫”填入句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另一个孩子(毫不犹豫)地说:”(生个别读,分组角色朗读。)5过渡:事情是不是我们想象的这样,伊琳娜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下课后去探讨,那么说了这么久,也该动动我们的小手了。五、写字指导1无论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生活中的每一个发现和发

7、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现在,就让我们来动动脑,动动手。下面我们练习写“提”和“题”这两个字,比较一下这两个字,你能发现什么?(生辨析两个字字形上的异同。)2字形不一样,字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你会做下面的练习吗?选字填空 提 题(1) 你有什么问( )吗?(2) 老师向我们()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3指导书写:(1)两个字中的“是”写法的不同。“提”字里的“是”最后的捺写得短一些,“问题”的“题”里的“是”那一捺要写得长一些。(2)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么运笔和安排结构的。(3)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帮助(4)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的作业,写得漂亮的就夸夸他,你觉得谁没

8、写好就帮帮他。 六、生字本,书写本 第二课时o U1zR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二、体味感悟,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上节课,老师让你们去思考伊琳娜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现在,你的小脑袋里有答案了吗?生:伊琳娜觉得他们说得都不对,但自己也想不出道理来,于是回去问妈妈。师:妈妈说 生:“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2师:你如何理解妈妈说的话?(投影出示这句话) (1)换词理解“光”。 (2)指导朗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鼓励的语气) (3)你怎样评价这位妈妈? 三、研读课文,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1师:你听到

9、一位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提出一个问题,通过你自己的实验证实与他说的不一样,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伊琳娜也是这样想,这样做的。在文中找一找这样的语句,你怎么理解? 想:“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 指导朗读“哎呀”,感受伊琳娜的惊讶。换词理解“漫”。 做: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早就去问朗志万:“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抽生读。 师: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生:因为伊琳娜觉得自己被朗志万哄骗了,朗志万说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不会漫出来,可结果伊琳娜试了一下,水却漫出来了。师:你被别人哄骗过吗?当时什么感受?(联系自身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师:伊琳娜觉得自己被哄骗

10、了,也非常地生气。你能通过看图进一步理解吗?生:我看见水漫出来把桌布都打湿了,水还流到了地上,多糟糕啊!生:伊琳娜张大了嘴,眼睛睁得大大的,很吃惊,也很生气。师:你们能用朗读把伊琳娜生气的样子表现出来吗?注意读出质问的样子。 师:那么“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引导学生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进行表述。) 师:“第二天一早”又说明了什么呢?3体会朗志万话的意思: 师:朗志万是不是真的在哄骗小朋友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来。?(学生在书上划出相关句子。)出示句子,理解意思: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他说:“

11、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1)品读“哈哈大笑”。(会心的笑,善意的笑,为有孩子敢于挑战权威而笑,为自己的启发下有孩子去验证而成功的笑。) (2)比较:妈妈:“你动手做做看!”(板书:你) 朗志万:“要动手做做看。”(板书:要)妈妈是提出的建议和鼓励;朗志万是启发同学们应该怎样去做;伊琳娜由听了科学家的话的迷茫,到得到妈妈的建议到自己亲身(板书:亲身)去实践,已经证明了个深奥的道理。 (3)师:伊琳娜明白了朗志万的话吗?想想她以后会怎么做?(帮课文续编小故事) (4)你读懂了这句话吗?谈一谈你的理解。(学生交流:“ 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 。”师小结

12、: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的话。对待别人说的话或提出的问题,不光要动脑筋想一想,而且还要动手做一做。五、书写指导:“喝、哄”:口要写得高、小一点。“喝”指导好关键笔画,里面是个“人”。“朗”:左边不是“良”,指导好关键笔画:“点”。六、作业:丛书,复习课文板书设计 13动手做做看听懂 生气高兴 动手做提出问题追问科学家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教学反思14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目标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了解一些关于邮票的知识,积累运用表示数量的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

13、创造的机会。3初步学会能抓住重点词句和想象补白来感悟人物的品质、课文的真谛。教学重点认识文中13个生字,书写12个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能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语卡片、实物投影仪、简单的PPT课件。学生:集邮册,搜集一些关于邮票常识的文字资料,一张画着多张无齿孔邮票的白纸。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猜谜激趣 欣赏铺垫1.猜谜语:小小一幅画,无脚走天下。寄信必用它,无它信不发。请打一物。2.板书“邮票”。你知道关于邮票的哪些知识吗?3课件图片演示:一边

14、出现各种邮票的画面,一边补充介绍邮票的知识。二、比较理解齿孔,引出课题1.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无齿孔,一张有齿孔。比较这两张邮票有何不同?板书:齿孔。为什么把这些小孔叫齿孔?随机认识“齿”,牙齿的齿。2.邮票的四周为什么会有齿孔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课,板书完整课题。3.齐读课题。三、初读课文 感知故事自由读课文,标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力争读通课文。交流反馈:课件出示以下语句,指名朗读,及时正音。(1)每枚邮票的四周没有齿孔,许多枚邮票连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得用小刀裁开。 出示生字卡片“裁”,与“栽”“载”作比较。(2)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阿切尔到伦敦的一家小酒馆喝酒。 随机出示生字卡片“酒”,与“洒”作区别。出示词语卡片“伦敦”,补充介绍伦敦是英国的首都。(3)邮票便很容易地被撕开了,而且撕得很整齐。四、研读课文 感悟人物1课文中讲到了哪两个人?板书用别针刺邮票的人和阿切尔。2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用别针刺邮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