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251127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学习:为何“初一相差不大,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经典古诗文诵读是现今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其声情并茂的独特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与之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更为浓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出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现代新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诗文,不仅要有意识地积累,而且要有自己的感悟、理解,要能灵活的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鉴于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非常迫切的任务。针对本次“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的展开,

2、我们设计本次问卷调查,以期能全面、准确、具体地了解与掌握初中生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现状,为本课题提供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整体思路(一)设计目的 此次问卷调查目的:了解初中学生古诗文诵读习惯的一般状况,包括诵读兴趣、诵读原因、诵读时间、诵读范围、诵读方式、诵读效果以及诵读环境七个方面。为“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同时也为当前的古诗文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减少语文阅读教学的盲目性、低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二)设计依据 问题的设计,一是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的方向与目的;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阅读习惯的若干个基本逻辑顺序;四是根据中

3、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习惯及方式。(三)设计内容 针对目前初中生经典古诗文诵读情况,设计了20个题目。依序涉及诵读兴趣调查、诵读原因(目的)调查、诵读时间调查、诵读范围调查、诵读方式调查、诵读效果调查、诵读环境调查七大方面。基本做法(一)问卷形式本次问卷调查采用集中性不记名式调查。(二)问卷结构问卷包括问卷标题、样本资料、调查说明、调查题目四个部分。1.问卷标题中学生古诗文诵读现状调查问卷2.样本资料随机选取宜君县第一中学初中三个年级三十七名学生,包括各个层次。3.调查说明在调查问卷发放时以亲切、商量、平等的姿态,简要地说明确调查的主题,说明调查的要求,同时在卷头印制答题说明。4.调查题目20道

4、客观选择题,一般按由高到低的层次顺序设置了四个选项或三个选项,目的是尽量使调查结果科学化、准确化。(三)调查取样本次问卷调查的样本,是随机选取的宜君县第一中学初中三个年级三十七名学生。问卷分析(一)中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兴趣分析(1).你喜欢欣赏、阅读古诗文吗?选项喜欢不喜欢一般很讨厌人数170200百分比45.9054.10 (2).你喜欢背诵古诗文吗?选项喜欢不喜欢一般很讨厌人数173170百分比45.98.245.90 (3).你是否主动背诵古诗文?选项主动背诵老师要求背诵不太认真背诵不愿意背诵人数132220百分比35.1 59.45.50(4).你对诵读课本以外的古诗文的态度是?选项很

5、有兴趣兴趣一般偶尔感兴趣不想去读人数42580百分比10.867.521.7 0 针对此方面,调查设计四道问题,调查结果显示:45.9的学生喜欢欣赏、阅读古诗文,并有54.1的学生态度一般,在背诵方面,喜欢背诵古诗文的学生占45.9,59.4的学生只在教师要求下进行背诵,5.5的学生不愿意或不想去涉猎课外古诗文。可以看出:初中学生对于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普遍不高,且以应试及教师要求下被动学习者居多,不愿意涉猎课外古诗文。究其原因,一是古诗文本身的语言环境缺失及古诗文本身难度较大。二是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用于古诗文方面的时间相应不足。三是古诗文教授的问题,部分师生将背诵、默写作为终极目标来对待,只重视

6、背诵、默写的结果达成与否,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记诵积累的过程”。 容易使背诵在部分学生眼中变成一项繁重枯燥的任务,致使他们对背诵心怀恐惧,甚至影响到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此,在诵读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些如何编码、记忆所学知识的方法与策略,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记忆效果,获得成功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要给学生的背诵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生的诵读欲望。(二)中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原因(目的)分析:(5).你诵读古诗文的原因是什么?选项大有益处一点点比较少不知道人数32221百分比86.45.45.43.8(6).你认为学习文言文对你的学业是否有益处?

7、选项大有益处一点点没有益处有害人数33400百分比891100 (7).在写作或者生活中,你认为文言文_选项很有用偶尔有用没有用.不太清楚人数152002百分比40.554 04.5 (8).你认为要背诵一篇古诗文花费的时间与现代文相比较?选项比较多一样多比较少不知道人数1110124百分比29.72732.410.9 关于此方面的调查显示:86.4的学生,即大部分的同学认为读古诗文的原因是对他们的学习的益处较大,而盲目阅读古诗文的同学比较少,只占3.8%。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意识到经典古诗文对他们学业及生活方面的积极意义,但有一部分同学目的不太明确。这反映出当前的教学评价制度尚有不足,古诗

8、文学习的功利性较为突出。根据目前的教师教学评价目标和内容、评价结果和结果应用的现状,最大问题在于应试教育的观点依然根深蒂固,尤其是试卷的命题改革力度不大,往往逼着教师围绕着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有鉴于此,宜通过研究、实践,寻求易于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并能取得良好诵读效果的活动形式,激发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并探索出一条既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又能开拓学生古诗文学习的诵读经验,促进学生“诵读生活化”。(三)中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时间分析:(9).你一般在什么时间诵读古诗文?选项早读课上自习课上晚上在家闲暇时间人数192414百分比51.45.410.937.8 对于诵读时间的调查,本问卷侧

9、重了解学生在校内与课外的诵读时间比重,结果显示,51.4的学生主要在早读课上进行诵读,自习课诵读的占5.4,晚上在家诵读的占5.4,另有37.8的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诵读。调查数据表明:在校内,教师留给学生诵读的时间主要在早读课上,早读课历来是古诗文诵读的主阵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古诗文阅读,这种学生属于自制力较强且对古诗文兴趣较为浓厚的学生。针对阅读时间的分布,语文教师应对早读课进行合理安排,并制订古诗文诵读的内容与目标,优化课堂内诵读。同时应沟通课内外,与各科任老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留出在家诵读的时间,尽量为学生提供较为富裕的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诗文兴趣,争取使古诗文诵读

10、成为学生的一项自主活动,使之成为精神的享乐过程。(四)中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范围分析:(10).你喜欢哪种类型的古诗文?选项诗词曲赋人物传记史记轶闻经典名文人数129511百分比32.424.313.529.8(11).诵读时是否有时感到高兴、兴奋,有时感到伤心、痛苦?选项经常有偶尔有从来没有人数4249百分比10.864.924.3 (12).你能背诵多少篇古诗文?选项020篇2140篇4060篇60篇以上人数161920百分比43.251.45.40 (13).平时你有没有诵读一些课本之外的古诗文?选项很多一般一点儿根本没有人数017191百分比0465142.6 古诗文诵读范围调查设计四道

11、题目,包括诵读偏好、诵读篇数、课外古诗文诵读情况和情感体验四个方面。结果显示:喜欢诵读诗词曲赋与经典名文的学生分别占32.4与29.8;关于是否能用心品读并获得情感体验的问题,回答经常能的占10.8,偶尔能的占64.9,从来没有的占24.3;在古诗文背诵篇目上,43.2的学生只能背诵20篇以下,60篇以上的几乎没有;大部分同学能背诵20-60篇,占总数的51.4。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并据此提出阶段目标:12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12、,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56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标重视学生的记诵积累,不仅在于古诗文背诵的数量结果,还特别强调诵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语感培养等。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选择易于背诵的诗词曲等古诗词,接近一半的学生不能获得情感体验,以调查样本为据,大部分学生不能

13、达到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这一现状应引起重视。鉴于此,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发掘古诗文魅力之所在、通过学习各类古诗文拓宽视野,并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体味,真诚投入地与经典古诗文展开心灵对话,与作者心灵发生碰撞、交流、融合,才能实现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层面的交往,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积淀,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五)中学生经典古诗文诵读方式分析(14).你背诵古诗文的方式是什么?选项熟读背诵先抄后背理解背诵死记硬背人数121240百分比32.42764.90 (15).你是否经常摘抄,并主动积累古诗文名句?选项经常主动积累在老师提醒下积累偶尔积累一些从不积累人数1211140百分比32.429.837.80(16).阅读欣赏古诗文你有没有圈点勾画的符号系统?选项经常有偶尔有从来没有人数14203百分比37.8548.2 (17).你阅读古诗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么办?选项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别人猜读或凭感觉理解跳过去不读人数3610百分比97.22.80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学生能进行理解背诵;能主动摘抄,并积累古诗文名句的学生占32.4,29.8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提醒下进行积累,另有37.8的学生偶尔积累;能经常按照自己固定的符号系统进行诵读的学生占37.8,62.2的学生偶尔有或从来没有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