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250759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整理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基本步骤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 M 的坐标;写出点 M 的集合;列出方程=0;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检验。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 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直译法。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 定义法。相关点法:用动点 Q 的坐标_,y 表示相关点 P 的坐标_0、y0,然后代入点 P 的坐标(_0,y

2、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 Q 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相关点法。参数法:当动点坐标_、y 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_、y 与某一变数 t 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 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做参数法。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 做交轨法。_直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 P(_,y);列式列出动点 p 所满足的关系式;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 转化为关于_,Y 的方程式,并化简;证明证

3、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第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 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这是我们整个高中阶段里最核心的板块,在这个板块里,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就是二次方程的分布的问题,这是第一个 板块。第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重点考察三个方面:一个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重点掌握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

4、弦定理和余 弦定理来解三角形。难度比较小。第三、数列。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第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 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第五、概率和统计。这一板块主要是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当然应该掌握下面几个方面,第一等可能的概率,第二事件,第三是 独立事件,还有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第六、解析几何。这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是整个试卷里难度比较大,计算量的题,当然这一类题,我总结下面五类常考的题型,包括:第一类所讲的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是考试最多的内 容。考生应该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我们所讲的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

5、这也是 20XX 年高考已经考过的一点;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时往往觉得有思路,但是没有答案,当然这里我相等的是,这道题尽管计算量很大,但是造成计算量大的原因,往往有这个原因,我们所选方法不是很恰当,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我们做题的准 确度,这是我们所讲的第六大板块。第七、押轴题。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应该重点不等式计算的方法,虽然说难度比较大,我建议考生,采取分部得分整个试卷不要留空白。这 是高考所考的七大板块核心的考点。高三数学知识点总结随机抽样简介(抽签法、随机样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主 要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优点:操作简便易行缺点: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6、方法(1)抽签法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 N 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 n 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抽签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总体中的个数不多时。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将总体“搅拌均匀”就比较困难,用抽签法产 生的样本代表性差的可能性很大)(2)随机数法随机抽样中,另一个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是随机数法,即利用随机数表、随机数骰子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进行抽样。 分层抽样简介分层抽样主要特征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使用于总体中的个体有明显差异。共同点: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都相等 N/M。 定义一般地,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

7、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整群抽样定义什么是整群抽样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是将总体中各单位归并成若干个互不交叉、互不重复的集合,称之为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抽取 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应用整群抽样时,要求各群有较好的代表性,即群内各单位 的差异要大,群间差异要小。优缺点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整群抽样的缺点是往往由于不同群之间的差异较大,由此而 引起的抽样误差往往大于简单随机抽样。实施步骤先将总体分为 i 个群,然后从 i 个群钟随即抽取若干个群,对这些群内所有个体或单元均进行调查。

8、抽样过程可分为以下几 个步骤:一、确定分群的标注二、总体(N)分成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部分,每个部分为一群。 三、据各样本量,确定应该抽取的群数。四、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方法,从 i 群中抽取确定 的群数。例如,调查中学生患近视眼的情况,抽某一个班做统计;进行产品检验;每隔 8h 抽 1h 生产的全部产品进行检验等。 与分层抽样的区别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差别很 大。分层抽样要求各层之间的差异很大,层内个体或单元差异小,而整群抽样要求群与群之间的差异比较小,群内个体或单元 差异大;分层抽样的样本是从每个层内抽取若干单元或个体构成,而 整群抽样则是要么整群抽取,要么整群

9、不被抽取。系统抽样定义当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显得较为费事。这时,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要的样本,这种抽样 叫做系统抽样。步骤一般地,假设要从容量为 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 n 的样本, 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系统抽样:(1)先将总体的 N 个个体编号。有时可直接利用个体自身所 带的号码,如学号、准考证号、门牌号等;(2)确定分段间隔 k,对编号进行分段。当 N/n(n 是样本容 量)是整数时,取 k=N/n;(3)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 l(lk);(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 l 加上间隔 k 得到第 2 个个体编号(l+k),再加 k 得到第 3 个个体编号(l+2k),依 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高考数学必考知识归纳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