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2492412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学期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05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艾蒿(ho) 甄别(zhn) 赭色(zh) 按捺不住(ni) B绮窗(q) 颠簸(b) 箕踞(j) 汗流浃背(ji)C灰烬(jng) 追溯(s) 蕞尔(zu) 恪尽职守(k)D涟漪(y) 摇曳(y) 召唤(zho) 熠熠闪光(y)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宛若 寒暄 慈详 根深蒂固 B丰腴 沉缅 震撼 含辛茹苦C吞噬 磕绊 徜徉 事不两立D恢宏 饿殍 发轫 金碧辉煌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3D大片阿凡达上映时,电影票非常难买,电影院内中途退场的观众也

2、是凤毛麟角。B我在自修课上睡着了,老师看到后对我说:“最近你参加学校活动比较多,自修课睡一下也无可非议,但我更希望看到你战胜疲劳的意志。”C周日,我在保俶山上俯首而望,雷峰塔直刺天空,西湖平滑如镜,断桥上的柳树像一把把绿伞,伞下行人熙熙攘攘一切都历历在目。D由于高速免收通行费,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杭城旅游业特别火热。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绝如缕。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干旱是最常见、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我国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和其他经济损失占气候灾害损失的50%左右。B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工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

3、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C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情不再发生。D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画横线处补出得体的话语。(3分)小张和小李住在不同宿舍楼,相约次日天一亮就到操扬会合,一起晨跑。小李睡过了头,迟到了好一会儿。小张含蓄地批评说:是不是_。小李幽默地回应说:不是_,_。二、文言文阅读(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4、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5、。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节选自韩愈师说)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2分)无长无少_ 则耻师焉,惑矣_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其隙也,则施施而行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其皆出于此乎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其声呜呜然

6、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老师的作用,进而论述了为什么从师和以什么人为师的道理;在韩愈看来,从师的标准是“道”,而非地位、年龄等。B作者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的士大夫与耻师的士大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等三组对比,揭示并批判了社会不从师的风气。C第三段,作者引孔子的言行作证,说明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老师和学生是相对而言的,每个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可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D选文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使人心动。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

7、近谀。(3分)_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B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C召忽死之

8、 死:为死D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多:增加11用斜线()给下面的语段断句。(3分)鲍 叔 既 进 管 仲 以 身 下 之 子 孙 世 禄 于 齐 有 封 邑 者 十 余 世 常 为 名 大 夫 天 下 不 多 管 仲 之 贤 而 多 鲍 叔 能 知 人 也。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_三、现代诗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316题。(14分)有一种情感叫沉浸 朱以撒又一杆毛笔走到了使用的尽头,锋残毫损。我照例把它投入书桌里边那只大笔筒里。那只笔筒已经搁置了许多这一类毛笔当它们不再被使用,就没有什么价值,理应废弃。我想起

9、隋人智永,许多用过的烂笔头珍惜地集中着,庄重地埋了起来,名曰笔冢,一定有一种感情附着于上。笔筒里这些旧笔,时日长了落满灰尘,蜘蛛在上边爬过,牵起网络,旧笔储存了我生命曾经走过的那一段过程,或者说,许多时光在毫端的挥洒中过去了。旧物,失去使用价值之后依然不忍舍弃,准是另一种价值开始了它的旅程。我又一次见到青衣江了。已经有些寒意,青衣江流过的这个小城,永远是水气迷蒙,潮气华滋,高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本植物。枯水时节,青衣江缓缓地流,和我上次见到的汹涌气势已经不同。此时,我面对着它,按说是没有太多特色可供描绘,只是一条江有这么一个名字,远远超过了人对于河流本身的想像。书上说,青衣是一个人,叫蚕丛,曾经

10、教会了蜀人祖先农耕蚕桑,使游牧民族的动荡转为安顿。若水河畔,青衣移动的身影多起来,若水遂名青衣江。蚕丛,我乐于这样想象,是一位体态丰盈言行朴实的少妇吧。青衣,后来成为我们眼中的舞台人物,幽怨、哀婉、凄美。静观这条江的眼光如水,听到旁人用食指指着波光粼粼叫道:“看,青衣江”,心弦莫名地弹了一下。那一年,我在青衣江边走,夏风习习,草木爽快,我却纠结在一个问题里,脱不出来。那个问题今天看来已十分简单,上不了哲学台面,时间一过去也就迎刃而解那是一个技巧性的问题。在江边的同一条路两次走过,思路远远拉大了岔道,无法叠合。一辈子去过一次的地方,令人惋惜的是,无法从回味中看到自己改变了什么,或者坚持了什么。一

11、座熟悉的城墙拆毁了,一条熟悉的街巷消失了,对于拥有体验并一直习惯地享用它的文化气息的人,不论书生艺人,还是引车卖浆者,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空洞。至少,他们不能在清晨聚会一起松动筋骨,叙一叙寻常百姓的小小乐趣。后来,欧式的建筑耸立起来,内心的空洞却丝毫没有填上。一个独到的城市,是由久居其间的居民行止来体现的说话的口气、神情还有动作。他们被老城市的气息熏染着,老城市成了一个巨大的储存器,储存着浓郁的民风、礼仪;街巷、门楣、梁、匾额透露着和居住者同样的情调。而新兴城市是多元的,没有一种和谐的秩序,需要很长久的磨合,人和城市才能交融如水乳。一本书,一本帖,时间长了,外表的品相卷了毛边,掉了封皮,里边任我随

12、意地画了许多记号,随手翻,就到了我要的那一页、想看的那个字。一本簇新的书就没有这般便利,它停留在陌生状态上,像一匹野马,没有被骑手驯服,书页边缘带着机器切割的锋利和油墨的味道。没有翻动,生分得生出一段距离。一次又一次翻动,甚至卷起、袖起,随主人走天下。带着温度的手指时常指动,它温顺起来。边角的锋棱磨钝,品相越来越老,蕴含越来越多,手泽、目光、笔迹,甚至有一次不小心掉落在泥泞里。有的书的观念的确改变了我,同时我也把一些不愿苟同的意思标明在空白处,构成另一个走向。这样,待我翻到它老了时,渗透了我太多的精神。一些旧书让人痴迷地收藏,就融入了阅读者这一部分情调。纸本太经不起折腾了。但也是这种最柔弱的纸

13、,薄如蝉翼地承载起沉重无比的文字那些性命攸关的生死状、家庭纠葛的契约、情爱的表白,都由一纸墨气固定下来。像一位稚嫩孩童挑起千斤重担,还不让她松懈下来。没有哪一片纸的存在不受剥蚀。纸质酥了,干脆了,字迹一脸沧桑,却不会淡去。这时,真怕有人不慎失手,字迹随纸裂为碎片。这样的纸片,尺牍大小,沉重千钧。家庭的后人对先人的认识,包括感恩或怨恨,大都缘于这些纸片。没有这些纸片的人,回忆先人,满目空洞。我十分感慨保存完好的家庭,从一代一代文字的积累中,见出一个家庭的悠久;从昏黄的纸色中,展开寂寥广大的世界,任想象去填充。其实,一张能够幸运躲过战乱、水火、迁徙磨难的纸,即便空白,也是一个幽深的海。时间一直向前,像不停歇下来的马车,奔走中崭新的车厢成为陈旧,盛满过往的陈渣。每个人在面向前方的同时,另一方面正对着过去,感受着旧物,牵挂着旧事时光没有消逝,正是由于它们的韵味,真切地沉浸在遥远之处。13“有一种情感叫沉浸”,从全文看,作者沉浸在哪些旧事物中?(3分) _14结合全文,谈谈“旧物,失去使用价值之后依然不忍舍弃,准是另一种价值开始了它的旅程”这句话的作用。(3分) _15指出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在江边的同一条路两次走过,思路远远拉大了岔道,无法叠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