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2490859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DOC 28页)(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12 施工进度计划13 施工组织14 施工工艺、施工方法24.1 施工工艺34.2 施工方法34.3 施工注意事项95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16 确保安全的措施126.1 组织机构126.2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126.3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136.4 安全管理制度136.5 安全保证措施137 确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的措施147.1 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措施147.2 水土保持措施157.3 文明施工措施168 冬季施工方案16陡兴场互通AK1+022.5匝道桥桩基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位于公安县狮子口镇陡兴场村境内,桥梁中心里程

2、为AK1+022.5,起讫里程为AK0+784.96AK1+260.04,桥长475.08m。该桥以主跨(28+48+28)m连续梁跨越荆东高速及(325+40+225)m连续梁跨陡兴场互通B匝道。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下部结构型式为:0#台采用肋板式桥台,17#台采用坐凳式桥台;1#16#墩采用桩基础,薄壁式桥墩。其中0#台17#台桩顶设置承台。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0#台17#台桩基础工程数量有:1.2m桩基200m/8根,1.5 m桩基1040m/24根,1.8m桩基360m/8根,设计均为摩擦桩。其中C25混凝土2980.16m3,HPA235钢筋26013.92 kg,HRA335钢筋143

3、527.86 kg。桥址地质情况从上至下依次为:素填土、种植土,粉质黏土,粉土,粉砂,卵石土。2 施工进度计划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0#台17#台桩基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02月15日,完工日期2012年04月30日,工期76天。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施工进度横道图进度项目开始日期结束日期工期(d)2012年2月2012年 3月2012年 4月129131130桩基2012.2.152012.4.30763 施工组织3.1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队伍安排为加强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桩基施工管理,确保按期完成桩基础施工,根据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桩基施工特点,安排架子一队桩基一工班负责本桥桩基施工任务。3.

4、2 资源配置3.2.1 管理人员配置为了加强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的施工管理,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确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全面实现建设目标,针对陡兴场互通A匝道桥桩基施工特点,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见“管理人员配置表”。管理人员配置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邓小青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施工管理2刘豪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施工技术、质量、安全3李兴勇项目工程部长负责施工方案制定及技术交底4赵兵项目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检测工作5蔡勋林二分部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管理6乔玉良二分部副经理负责现场管理及资源调配7卢国军二分部总工程师负责施工技术、安全、质量8赵春二分部安质部长负责施工安全、质量及环境保护9张耀二分部工程部长负责施

5、工方案制定及技术交底10王小林二分部测量队长负责测量工作11代民二分部试验室主任负责试验工作12周小辉二分部物资部长负责施工物资的调配13刘志明二分部设备部长负责施工设备的调配14闫振鹏二分部主管工程师负责现场技术指导15薛建峰二分部技术员配合现场技术指导16崔顺利二分部试验员配合试验工作17张克乾二分部测量员配合测量工作3.2.2 机械设备配置根据施工进度要求,计划投入机械设备见“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功率及型号备 注1旋挖钻机台42混凝土输送车台88m33混凝土搅拌机台2HZS120、904泥浆泵台25汽车吊台225t6运输汽车台27变压器台1630KVA8发电机台22

6、00KW9电焊机台2AX1-50010钢筋切割机台22.2KW/A40C11钢筋弯曲机台24.3KW/AW-4012直螺纹滚丝机台6HAS-4013水泵台4QY-104 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根据陡兴场A匝道桥地质情况,桩基础旋挖钻机施工,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所有钢筋加工实行工厂化加工制作,采用电脑数控加工。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简单的拼装,调整、加固。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水泥砼拌合站集中生产,砼输送车运输。4.1 施工工艺旋挖钻孔桩施工工艺见“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地下管线的探测注入泥浆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钻机就位埋设护筒钻进清孔检孔泥浆净化选取钻具换浆沉渣弃除膨胀土

7、调制泥浆吊装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组拼及检验导管安装导管备制及运送砼测量沉碴厚度灌注水下砼拔除护筒截除桩头制作砼试件质量检测 4.2 施工方法(1)场地布置及平整根据墩台位置及现场情况,合理布置电路、水路、场地,设置泥浆循环和净化系统,旱地桩基可在原地适当平整并填土压实形成工作平台。(2)桩位测量及埋设护筒根据桩基布置情况导引测量控制点,以备校核桩位之用,该控制点应设保护标志。桩位测放后,先用8钢筋作四角护桩标志,经复测后,据此埋设护筒,并把四角控制桩引到护筒上并用十字线标明钻孔的中心,钻机据此对正孔位。为了保持孔壁稳定,防止钻孔坍塌,必须埋设孔口护筒。护筒采用钢板卷制而成,内径大于桩径至少200m

8、m,壁厚应能使护筒保持圆筒状且不变形。护筒埋置深度24m,高出地面0.3m。护筒埋设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并应保证护筒垂直。开挖埋设的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口周围设十字定位桩。(3)泥浆配置准备足够数量的造浆原材料,选用优质膨胀土配置低比重的泥浆。泥浆的配合比、泥浆性能指标及工业纯碱质量指标按照施工规范设置。现场设置泥浆池和沉淀池,使泥浆得到充分利用,沉渣清除外运之指定弃渣场。施工中采用泥浆做到以下几点:泥浆配比由试验确定,黏度应控制在1822Pas, 泥浆含砂率4%,泥浆比重为1.021.10。初次使用的泥浆根据试验充分搅拌,要求搅拌时间2min。开钻时

9、(地表下5m以内)时,轻压慢进,适当延长钻进时间,并及时将优质的膨润土泥浆注入孔内,平衡地层压力,并在孔壁四周形成护壁,通过钻头旋挖切削土体,提出孔外,打开钻头底盖倒土至铲车斗内运至指定地点。严格控制孔内液面高度,采取储浆池通过泥浆沟与钻孔相连,及时补充泥浆到孔内,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泥浆面不低于护筒底部50cm以上,并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进尺过快造成坍孔埋钻事故。(4)钻机就位钻机安装就位之前进行检查和维修,钻机对位与设计钻孔中心位置误差不应超过50mm,就位后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栓牢拉紧,以使钻机保持平稳。安装泥浆泵接通电源试机下沉后,开始钻孔作业。(5)钻孔向埋好护筒已被挖进的孔内注入泥浆

10、,开动钻机,先低速钻进,钻至护筒底后,再调至正常速度。钻进过程中,先用螺旋钻切土,然后用旋挖斗捞取钻渣,同时取渣样并检查泥浆指标,注意土层变化,以便及时对不同地层调整钻速、钻进压力和泥浆比重。开钻时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正常钻进。钻机在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泥浆面不低于护筒底部50cm以上,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避免进尺过快造成坍孔埋钻事故。钻斗的升降速度宜控制在0.750.8m/s,在粉砂层或亚粘土层中,升降速度应更加缓慢。泥浆初次注入时,应垂直向桩孔中间进行注浆。(6)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高程,及时对孔径、孔深和倾斜度进行检查,满足表“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要求

11、后方可清孔。钻孔灌注桩成孔质量标准序号检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孔的中心位置(mm)502孔径(mm)不小于设计3倾斜度(%)14孔深(mm)不小于设计规定清孔用抽碴筒配合吸泥机进行,清孔后沉渣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对直径1.5m的桩,沉渣厚度不大于200mm,对直径1.5m的桩,沉渣厚度不大于300mm。在吊入钢筋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要再次检查孔内泥浆的性能指标和沉渣厚度,若超过上述规定,必须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严禁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7)钢筋笼制作与吊装在终孔之前,即要提前将钢筋笼制作成型。钢

12、筋笼根据情况在钢筋加工场内整体或分段加工制作,运输至孔口处利用吊车来完成吊装。为使钢筋笼下到孔内时不靠孔壁而有足够的保护层,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笼主筋上每隔2米对称设置四个“钢筋耳朵”。钢筋笼主筋均采用剥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套筒长度7cm。连接套筒相关质量要求见表“套筒尺寸偏差及精度要”、“套筒出场质量检验要求”。套筒尺寸偏差及精度要求套筒直径D(mm)外径允许偏差长度允许偏差螺纹精度500.50.56H/AA197-81500.01D0.56H/AA197-81套筒出场质量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量具名称检验要求1外观质量目 测表面应无裂纹和影响接头质量的其它缺陷2外型尺寸卡尺或专用量规长度及外

13、径应满足图纸要求3螺纹尺寸通端螺纹塞规能顺利连接套筒并达到旋合长度,止端螺纹塞规允许从套筒两端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滚压直螺纹连接的工艺要求A 滚压直螺纹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且不得小于20mm。 B 受力钢筋滚压直螺纹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的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a、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50%;b、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的百分率不应超过50%;c、受压区和装配式构件中

14、钢筋受力较小部位,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C 根据待连接钢筋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套筒的型号、丝扣的方向,并及时调整因在下料、加工丝头、随机切断抽验检验而切短了的钢筋。滚压直螺纹连接施工方法A 工艺流程:下料、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检验利用套筒连接接头检验完成。B 接头施工a 切割下料:对端部不直的钢筋要预先调直,按规程要求,切口的端面应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因此刀片式切断机和氧气吹割都无法满足加工精度要求,通常采用砂轮切割机,按配料长度逐根进行切割。b 加工丝头:将待加工钢筋夹持在设备的台钳上,开动机器,扳动给进装置,动力头向前移动,开始剥肋滚压螺纹,等滚压到调定位置后,设备自动停机并反转,将钢筋端部退出动力头,扳动进给装置将设备复位,钢筋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