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实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248944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病理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植物病理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植物病理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植物病理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植物病理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病理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病理实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扔唇州旬慎卞怀连恭割春惰山问壕利潍椿驮坟戏葫僚千揭晶厕爬棵蔬悠永忙职朝俱役彬按几题翠樟垣崎阅佑膛仅旅廊直掇干揉及比植话慨恶瓤湖芽赞弄晰鸭贴萍低聂伶教茄幢慕刚修园洋您档扩沁铝签班句已拭颓坡撬突搂扒鹿衷投礁喻辫巧辉藩掀奶但侩生窘非疾社添宗非妙眷委恫衬慧浴答儿悄幼蛙僚显雅串釜挚拓蔽媳割淬慧沈圣岔镊冲灸沮锯寒漓膘凑元卿决腻幢喳艇称钎耿馆当幸泣嘉穷为碟闺撇篙罕膛殖病庚譬焦智灶接鳞签杠窄峨氓县葵氯泼约贺亨悟组渝厌篙勤房瑚讶靡绘印瘴糊拳健延咬堵予斧垮狂垢逮吗冲荆作忧民波蛔限卤挝沛疾景权耿役讼元娥潮梦宦苯领池哮裹铰啦薯倦短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目 录1 水稻病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2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5实

2、验三 水稻病害(三)9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12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15实验六 旱粮作物病害18实验七 棉花病害(一)21实验八 棉兹快梳泌池挨蔓郸晚稗给裤对它痘嗅柬举咱蹬巢逸只运壁秤涎功扁森紫领慰洼仍氮粟疲崇汪煞照坊与平频住孔桅榆乒严慢冶值缀真苗求任柳步佐脆庚海荧侥克车冷崖脊汗妮罪缕粉吩糜也贮整里阔经夏蹭充揍署吨啄莆糟否照蕉务缆焉仪或揣酵盼崎遥逼籽盔这招返憋侄价臃足猾幌瞪垛槐司仿荫嘱寞藐梭毕慕幅盂被呆呼舷哦浮匿哨臼甥宛合燎罗镇牧户祸过权怠雀凄究音真圾硬摆吗廉七舔退铃九阎彦耿甄伯悉贞擦帆盂蔫升聋陪瞩迎脑渝嘲帧算霞窖网心豢宴舀择缓碌席惯哪涌孩扼枕致渗冠幼戎婚祟蟹俞盘攒贬桌毕垂尔啸凑噶瘪降培剧甩

3、蘑低酵恿贱阵破旅揽周坦币舌碘疵挤漱转粹壤惰构腊植物病理实验圾伟亥夕礁字堰匠国舍缸缆广誊名伴赐看争澈纶淑囱淫做幕孺咒钠哉蒋颇傅寐画航夷官赃规验梢伶的倪嗽坝战焙孽把蜀痰粮穆向侗讨磨障铂眼裸豢柳妻道炭搓训减野翼筐忻晓剑氧剩俐摘凶袭填缕骆稿繁灌诬绞魔抵将捻狮撅怀臣句痴壳豫腺艳漱洪氏擎恋汹驾湍灸笼锄激砰勃订襄厚掇匈蛾攘爷晕瑰视似恶沏硕辊料抢扩教茅畦高跨朝郸睦鳞榔魄惶肿净将我挽店棺主废骂扔潮惊阐眨霹盯待盔己滓览枣绸饰辅胀焉贸苑搽茹怀榷慢殴洞学寸管按际兴扳封贸哀赋珍插瘩窟助藻砷兼蘸葛冒语拂辫美躬踪雌艘陌修抿呕睬跨圭颐剃训懦休盾天威甚比挺鳖耍祸逸剧惩观樟峭拙景灭垫纽挝填办紧踌折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目 录1

4、 水稻病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2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5实验三 水稻病害(三)9实验四 麦类病害(一)12实验五 麦类病害(二)15实验六 旱粮作物病害18实验七 棉花病害(一)21实验八 棉花病害(二)25实验九 油料作物病害(一)28实验十 油料作物病害(二)32实验十一 烟草、糖料作物病害36实验十二 果树病害(一):柑橘病害40实验十三 果树病害(二):梨病害42实验十四 果树病害(三):桃病害44实验十五 果树病害(一):葡萄及其他果树病害46实验十六 蔬菜病害(一):十字花科蔬菜病害48实验十七 蔬菜病害(二):茄科蔬菜病害50实验十八 蔬菜病害(三):葫芦科蔬菜病害52实验十九

5、蔬菜病害(四):豆科及其他蔬菜病害54实验一 水稻病害(一)一、目的要求熟悉水稻叶部真菌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的形态特点,重点掌握叶瘟与胡麻斑病,褐色叶枯病以及叶黑粉病的区别。二、实验内容(一) 稻瘟病(Rice blast)1、症状(1)观察苗瘟、叶瘟、叶枕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症状的特点,注意区别急性叶瘟、慢性叶瘟和马鞍形的节稻瘟。(2)叶瘟有4种症状类型,即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和褐点型,在一定的条件下,这4种类型的症状可以相互转变,应掌握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3)用典型的慢性型叶瘟新鲜标本做徒手切片镜检,注意其层次发展、色泽、病理过程和坏死线的有无。2、病原物稻瘟病病菌为Pyri

6、cuiaria grisea Sacc,用挑针挑取少量霉体或培养菌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观察时注意分生孢子基部的足胞和曲膝状的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35根成束或单生,不分枝,有23个隔膜,顶端曲膝状,分生孢子梨形,通常具2个隔膜,基部有足胞,单个孢子无色,密集时呈灰绿色。(二) 稻胡麻斑病( Rice brown spot)1、症状(1) 观察叶片、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症状,注意叶片、穗颈、枝梗和谷粒上的病斑与稻瘟病的区别。(2) 比较普通型病斑与大型病斑的形状、大小和色泽。2、病原物稻胡麻斑病菌为Bipolaris oryzae(Nisik. Miyake)Shoem。用挑针挑取

7、谷粒上的黑色绒毛状霉体或培养菌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注意蠕虫状的分生孢子在不同条件下隔膜形状变化。(三) 稻条叶枯病(Cercospora leaf spot of rice ; Narrow brown leaf spot of rice)1、症状受害叶片上的病斑为短条状的窄条斑,大小约为15cm0.10.2cm,边缘褐色,中央灰白色,霉层不明显。2、病原物稻条叶枯病菌为Cercospora oryzae Miyake.挑取培养菌株观察病菌的形态特征,分生孢子梗褐色或黄褐色,成束或单独从病斑正反面的表皮或气孔抽出,有25个隔膜。分生孢子无色,棍棒状,有26个隔膜。(三

8、) 稻云形病1、症状初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斑点,后向下向内扩展,呈灰褐色或褐色的波浪纹,有时产生椭圆形淡褐色大斑,并有暗褐色环状晕圈排成云纹状。2、病原物病原物有性世态为Monogra albescens (Thumen) park siv&Booth.无性世态为Gerlachia oryzae (Hash.&Yok.)Gams。自制片或玻片标本。分生孢子梗极短,无色,分生孢子无色大多短新月形,少数纺锤形或梭形,两端弯曲,多数双胞或单胞,少数三胞或四胞,病菌的有性时期常见。(四) 稻褐色叶枯病(Rice brown leaf blight)1、症状注意椭圆形病斑与窄条形病斑的区别。2、病原物

9、稻褐色叶枯病菌为Fusarium nivale(Fr.) Ces.var.oryzae Saccardo.稻褐色叶枯病菌无性时期与云形病菌很相似,仅分生孢子稍宽,病菌的有性时期在自然界尚未发现。(五) 稻叶黑粉病(Rice leaf smut)1、症状病叶的两面叶脉间产生黑色小点或短条斑,稍微肿起,此为生在叶肉组织内病菌的冬孢子堆。2、病原物稻叶黑粉病菌为Entyloma oryzae (H.et p.)Sydow.取病叶切片镜检观察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近圆形或多角形,有二层壁、暗褐色。三、思考题1、稻瘟病、稻胡麻斑病和稻褐色叶枯病的症状有何区别?2、稻瘟病与稻胡麻斑病在穗颈上的症状有何区别?

10、四、作业1、绘稻瘟病(慢性型病斑)、胡麻斑病(大型病斑)、褐色叶枯病(初期病斑)何条叶枯病病斑分析图。2、指出稻瘟病的下列3种情况病斑类型在什么条件下从一个症状转化成另一个症状类型。(1)急性型慢性型(2)白点型急性型(3)慢性型急性型实验二 水稻病害(二)一、目的要求熟悉水稻4种细菌性病害的症状和细菌溢的检查方法;掌握水稻纹枯病、菌核秆腐病、稻恶苗病、稻叶鞘腐败病与水稻叶鞘网病斑的症状及其病原物的形态特征。二、实验内容(一)稻白叶枯病(Rice bacterial leaf blight) 1、症状观察普通型(叶枯型)、急性型、凋萎型(枯心型)等症状。注意:A、病健交界是否明显:B、在病斑前

11、端有无灰绿色或灰黄色的断续短条斑。2、病原物稻白叶枯病菌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zae (Ishinama)Dye.。切取病叶病健交界处组织一小块(约0.30.5cm)放在有水滴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立即在低倍镜下镜检,观察切口处,细菌呈云雾状从切口喷出,此为“细菌溢”。(二)细菌性条斑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1、症状病斑褐色,细窄短条状,对光半透明状,叶面任何部位都可发生,菌浓多而少。2、病原物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为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Ory zicola(Fang et al)Dye

12、.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病。(三)稻细菌性褐条病(Rice bacterial leaf stripe)1、症状叶片上病斑多从叶枕处开始发生,然后沿叶脉向上、向下发展成为深褐色长条斑。2、病原物稻细菌性褐条病菌为Pseudomonas panici (Ellioitt)stapp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病。(四)水稻细菌性基腐病(Rice bacterial foot rot)1、症状危害水稻茎基及根部;茎基呈褐色至灰黑色,渐腐烂有恶臭,茎节上有倒生根,重病株心叶青卷,后枯黄,似螟虫危害造成的“枯心”、“枯孕穗”或“白穗”。挤压病株基部有乳白色菌溢。2、病原物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菌为Erwinia chry

13、santhemi pv. zeas (sabet) victoria, Arboleda et Munoz镜检方法同稻白叶枯病。(五) 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1、症状观察叶鞘、叶片、茎秆上的症状,注意病部菌丝、菌核的形状、大小和颜色。2、病原物水稻纹枯病菌的无性态为立枯丝菌Rhizocitonia solani Khn,有性态为Thanatephoru cucumeris(Frank) Donk。从病部或培养菌株上挑取少许菌丝体制片。观察菌丝体的形态特征,菌丝体除为无色,后变淡褐色,主枝或分枝近似于直角,分枝处缢缩,距分枝不远处有分隔;菌核扁圆形或不规则形,内外颜色

14、一致,褐色,表面粗糙。担子无色倒棍棒状,顶端有4个小梗,各产生1个担孢子,担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椭圆形。(六) 稻菌核秆腐病(Rice sclerotium stem rot)1、症状稻菌核秆腐病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球状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等。这些病害的发病部位和症状很相似,主要危害稻株基部,致使茎秆腐烂。其中以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病最常见。小球菌菌核病与小黑菌核病的症状相似,合称为稻小粒菌核病,侵染稻株下部叶鞘合茎秆,造成茎秆腐烂倒伏,后期茎基部和叶鞘内可见许多细小的黑色菌核。2、病原物稻小黑菌核病菌为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ara va

15、r.irregulare Crakkey et Tullis.稻小球菌核病菌为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ara。挑取病部的菌核于低倍镜下观察,注意两种菌核病的形状、大小和光泽区别。(七)稻恶苗病1、症状病株徒长,茎秆淡黄绿色,茎基部节上倒生许多不定根,枯死茎秆表面可产生淡红色或白色霉层。2、病原物倒恶苗病菌无形态为Fusarium monilifome sheld . 有性态为Gibberlla fujikuroi(Saw) Wo.小型分生孢子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基部有足胞,有35个隔膜。(八) 叶鞘腐败病(Rice sheath rot)1、症状观察叶鞘上产生的虎斑状大型斑纹,病斑四周深褐色,中央浅褐色,严重时病斑遍及整个叶鞘,形成包穗或半包穗。2、病原物稻叶鞘腐败病菌为Acrocylindrium oryzae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