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2487372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4 四个太阳【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四个太阳A教学目标1. 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旁2个偏旁,会写“太、阳”等7个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教学重难点读好长句子的停顿和问句;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院教学策略1 .识字写字(1)识字。充分利用学生己学知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如:熟字比较;随文识字。(2)写字。“金”和“为”的笔顺是难点,可以采用示范书写,学生书空,帮助学生掌握笔顺。“阳”的书写是教学难点,由于双耳旁是学生第一次学写,应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笔画横撇弯钩的书写要点。2. 朗读指导(1)通过教师

2、范读,引导学生发现:顿号的停顿比逗号的停顿更短促一些。(2)长句子停顿的练习,可以有序推进。第一步,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关注停顿。第二步,借助停顿符号的帮助,读好停顿。如:“我画了个/绿绿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第三步,自由练读,根据句子的意思作出判断,读出恰当的停顿。(3)指导读好问句。“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 ”句中出现了两个“春天”,读第2个时要加强语气。读句子时语调微微上扬,读出疑问,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模仿中读出正确的语气和语调。3. 理解运用全文语言优美,结

3、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要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我”分别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在太阳的照射下,“我”又分别看到了什么美好的景象,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明显的信息。,教学准备1. 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等。A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1. 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会写“太、因”2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A教学过程板块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1. 猜谜激趣,引出课题。(1)猜谜语。课件出示:有位老公公,一副圆面孔。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是刮风。(2)出示词卡“太阳”,指导读准字音。2. 板书课题。(1)板书

4、:太阳。(2)教师引导:一年四季里,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一样的吗?你对每个季节的感受一样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四个太阳。(板书:四个)(3)齐读课题,思考:你由课题想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既能复习识字单元关于猜字谜的方法,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一举两得。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2)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带读。课件出示:tai yangdao songma ngchong xiangtian wennudn gai yan yin太 阳道 送忙 尝 香甜 温暖 该颜因(3)去掉拼音,自由练习朗读。2. 指导方法,识记生字。

5、(1)熟字比较:太一大;因一回。(2)加一加:阳、送、香。(3)在语境中整体识记,在文中句子里认读,或组成词语认读,如:应该、五颜六色、尝一尝、温暖。【设计意图】识记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读懂课文内容。板块三 观察比较,指导书写1. 猜谜引入。(1)课件出示:大口框里有个“大”。(2)生猜出谜底后讲解“因”字的书写:全包围结构,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适中,笔顺规则为先外后内再封口。(3)(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园”)学生观察比较:“园”与“因”哪里长得像?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2.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1)教师范写“因”,讲解书写要领

6、。(2)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先让学生有所发现,再进行书写指导,能让学生记得更加深刻。板块四感悟理解,入情朗读1. 再读并理解。(1)学生再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接读课文。(2)思考:你们知道文中的小男孩分别为四季画了哪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吗?用“”在文中画出。(3)指名发言,指导练读“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 “红红的太阳”“彩色的太阳”。(4)同桌互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季节的太阳。2. 感悟体会。(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 课件出示长句子:课件出示: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 借助语段拓展,引导学生理解“到处”。绿绿的太

7、阳照着高山,高山一(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一片清凉)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一片清凉)(2)学习第2自然段。 指名读。 课件出示长句了:课件出示: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指导学生把句子读通顺,读好停顿。 引导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香甜的水果?(3)学习第3自然段。 指名读。 课件出示图片: 你能用动作告诉我你现在的感觉吗? 所以,我们要给冬天画个一红红的太阳。(4)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读。 你们看到的春天的色彩都有哪些? 师生合作读。【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

8、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课文。此环节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突破了重点。第2课时A课时目标1. 会写“阳、校”等5个字和横撇弯钩1个笔画。2. 能从文中找出明显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教学过程板块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复习词语,温故知新。(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高山果园田野碧绿金黄火红清凉香甜温暖(2)分组进行摘苹果的游戏,看哪一组的同学摘的苹果多。(3)开火车读词语。2. 养成习惯,规范书写。指导书写“阳、为、校、秋、金”。(1)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阳:左耳旁高且小,“日”字写中央。示范写横撇弯钩一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 为:笔顺是

9、点、撇、横折钩、点,注意起笔是点。 校:“交”的长撇起笔对准上方点的中间,捺的起笔对准短撇的尾部,撇、捺要写舒展。 秋:回顾禾字旁,联系“火”字复习书写笔顺。 金:撇、捺要舒展,起笔在竖中线上相连,中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撇、点分别在竖中线两侧,最后的横要稍长。(2)学生书空。(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评价。【设计意图】把写字带进课堂,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节课的要求。在书写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字形,掌握结构:教师示范和个别指导灵活运用,再伴之以激励性评价,这样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板块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1. 正确读文,质疑问难。(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2

10、)各组依次展示。(3)提出疑问,小组内解答疑问。2. 品读感悟,理解课文。(1)分夏、秋、冬、春四个小组讨论: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要画这种颜色的太阳?(要求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2)汇报交流。 夏天组。A. 夏天组的同学为什么画了绿绿的太阳?(课件出示绿绿的太阳挂在天空,到处一片清凉的景象)B. 因为绿太阳能带来清凉,所以夏天要画个绿太阳。C.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秋天组。A. 秋天组的同学画金黄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B. 出示课件。图片展示:金黄的太阳照在结满各种果了的果园里,金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到池塘上。C. 请同学们表演“邀请” 一词。D. 自由读。 冬天组。A.

11、 冬天组的同学画红红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B. 出示课件。图片展示: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小朋友冷得直发抖,红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快乐地在雪地上玩雪。C. 指名读,评读,齐读。 春天组。A. 春天组的同学画彩色的太阳的原因是什么?B. 出示课件。图片展示:万紫千红、鸟语花香、泉水叮咚的春天景象。C. 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春天,如唱春天的歌、背春天的诗、说春天的词等。D. 齐读。【设计意图】用“因为所以示范引路,规范学生的语言: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想象,激发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活跃课堂气氛。板块三 拓展延伸,口语交际1. 画一画。(1) 画“我心中的太阳”: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要这样画?想表达什么心愿?(2) 学生汇报展示。2. 说一说。(1)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2) 小结:课文中的小朋友把美好的心愿送给每一个季节。同学们把美好的心愿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也有一个心愿,就是送同学们一个快乐的太阳,希望同学们每天都快快乐乐的。【设计意图】抓住机会,在阅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个性,让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院板书设计四个太阳清凉H乍业设计A教学反思豆M香甜疆早温暖(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